日前,《武书连2016中国大学排行榜》公布。不过,这份高校排名榜单却引起中国矿业大学广大学子的集体声讨,因为在这份报告中,将“中国矿业大学”的校名错说成了“中国矿业大学(华东)。
迫于舆论压力,4月9号下午,榜单的编排者武书连给中国矿大学生会官方微博发私信道歉,显然“小煤球”们对这个没有诚意的道歉并不买账(原来你是这样一个武书连),友谊的小船已经是摇摇欲坠、说翻就翻了。
武书连的这个低级错误让网友质疑榜单排名的真实性、准确性,也再次令“中国大学排名”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近20家机构以不同的指标体系做出了约100个大学排行榜,经过二十多年的大浪淘沙,国内目前最具影响力的一般认为有三个:《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深圳网大公司、中国校友会。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自称是“ 民间学术排行机构”,课题组组长武书连自1993年开始每年发布《中国大学评价》和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包括综合实力、专业实力、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教师绩效、本科毕业生质量、新生质量等分项排名,但其排行的商业性质及负面报道不绝于耳,甚至有人直指其存在“拿钱排名“嫌疑。
深圳网大公司
深圳网大公司自1999年开始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数据来自向院士、学者和校长发放的调查问卷。从2013年之后,网大已经停止了大学排行榜的发布工作。这些大学排行榜其实都是来自于各类民间机构和网络媒体等。
中国校友会
中国校友会则是“一家综合社区门户网站”,据该网站页面介绍艾瑞深研究院研究团队自2003年起连续11年开展中国大学评价工作,侧重从“校友成就”与“学术成就”对中国大学进行选优排序。网站主体写的是深圳艾瑞森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排行榜其实是由该公司具体运作,并无官方背景。
每年高考临近,在众多高校中,如何快速选择一所“好”的大学,往往让家长和考生感到困惑,因此,“大学排行榜”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们了解大学的“快速通道”和挑选大学的重要依据。然而,同一所大学在不同版本的排行榜中,也扮演者不同的角色,让考生和家长看的是云里雾里,甚至引起高校学生纷纷吐槽。举个栗子:2010年排在中国校友会大学综合排行榜前五十名中的十所学校,与《中国大学评价》榜和网大榜进行比较,发现他们所处的位置相差较大。
转自《高校招生》
这些排行榜究竟哪家强?他们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呢?(小编要泼冷水了)
1
所有的排行榜都难以做到“科学性”
东南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仲伟俊说,因为各个学校的特色不同,比如南大偏文理东大偏工科,都按综合类进行排名,就不科学。“各种排行榜之所以有出入,主要是各家参照的标准不同,就像有人吃菜偏好荤有的偏好素一样,由此带来的评价结果必然不同。因此,到底哪个排行榜更权威,这很难说。”正是因为简单的排行榜难以做到完全的科学性,所以官方从来没有发布过类似榜单。
2
榜单不排除有“人为操纵”的因素
教育专家透露,为了在招生中取得更大的主动权,不排除有高校会采取请求游说的方式,以各种途径影响排名过程。国内多数大学排行榜都不公布其数据如何采集,有的甚至连指标体系都没有,只是笼统地“参考”若干别家排名,几乎闭着眼睛列名单,其客观性和真实性难以令人信服。
3
排行榜都是量化的结果
当前我国任何一个排行榜都是量化的结果。但高校的一些硬性指标,如一年所发表的科学论文可以量化,所具有的校址、图书等有形资产也可以用数字来量化,有些如大学的优秀历史传统、校园文化底蕴、优良的学风和底蕴、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口碑等代表软实力的无形资产,却是无法测量的。
4
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
华南师范大学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所所长张敏强指出,现在很少有排名机构公开自己的评价体系,所以很多大学排行榜我都看不懂。“例如科研工作者就可以关注侧重科研指标体系的排行,而考生、家长则可以关注教学指标体系的排行。”
由此可见,网友们的质疑情绪不无道理。既然高校排名榜单有诸多问题,是不是说他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其实,考生和家长应当理性看待大学排行榜,应把它作为择校的参考之一,切不可完全依赖排行榜,以免受到误导,其中的奥秘嘛,小伙伴们只能慢慢体会。
排行榜中哪些因素值得我们参考
1、根据考生类别(文理科或其他)
对于文科考生而言,对那些以院士数量、创造发明数量等作为衡量学术能力主要指标的综合排行榜(如上海交大发布的排行榜)或其他学术资源排行榜、科研创新能力排行榜,大可不必太在意。
对于理科考生而言,可以适度以学术成果排行榜、高校国家重大技术发明奖排行榜等作为参考。另外,体现实验设备情况及科研经费情况的物资资源排行榜也可纳入参考范围。
而对于艺术类等其他类别的考生,则可参考类似艺术类大学排行的榜单。
2、根据专业兴趣
考生在理想、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这就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与自己理想、兴趣、爱好相近的专业。
大学排行榜通常是学校综合实力的排行,但是排在前面的名校不一定所有专业都强,许多排名在后的大学一样有一流专业。有些学校虽然不是985,也不是211,但是设有特色学科,且排名全国第一。举个栗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虽然不是211,但是该校的应用气象学全国排名第一。
3、根据考分
不同分数段的考生可以选用不同的排行榜。对于超出一本线的考生,自然可以在排行榜前一百名、前五十名甚至是前二十名的学校中做选择。但高分考生切忌受排行榜影响,盲目追求热门高校,进入了一个综合排名靠前而专业实力不足的学校,最终因入错行而悔恨终身。
对于二本分数线或其他分数并不理想的考生,在参看普通省市大学排行榜或独立学院、民办大学排行榜时,对于排名靠后的学校,除了看榜单,还可以多咨询在这所学校的学生朋友,他们会对学校的实力有更直观的评价。另外,这些榜单上的名次重要性已经不强了,考生更多要考虑的是兴趣爱好、地域倾向以及家庭经济等因素。
事实上,仅仅了解学校和专业方面的排名指标,还不足以让考生作出最终的决定。大学招生分数水平也是应当重点考虑的方面,高考分数排行榜在这方面对考生和家长而言就会比较有参考价值。
4、根据人生发展规划
大学是人生的转折点,是进一步深造的中转站,更是未来事业的起点。站在大学门外的高考志愿槛上,考生应该好好思考在大学四年后的发展规划是什么?是出国留学、读研深造、还是直接就业?不同的志向应考虑不同的选择。
高考填报志愿,对考生乃至考生家庭来说,至关重要;各大高校也希望通过榜单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高校排行有较强的指引性,尽管它不是由官方编排,但哪怕落实到每一个字上,也应该严谨、客观;此外,相应的监管也要跟上。最后,我们祝愿所有面临填报志愿的高三学生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和专业。
综合:新华报业网、高校招生、社科学术圈、都市晨报
编辑:陶姿璇、周文超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5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