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百年名校的它源于 1902 年设立的陕西大学堂,1958 年定名为西北大学,1978 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17 年入选国家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 年进入国家 “第二轮双一流” 建设高校名单。
百余年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十万各类人才,涌现出包括中科院院士、知名学者、行业领军人物等在内的杰出校友。,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作家摇篮”。
部分校友介绍
侯外庐:著名历史学家,也是《资本论》的第一个中文译者。
张伯声:著名地质学家,教育家,西北大学副校长,创立 “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 学说,被公认为中国五大地质构造学派之一。
张殿琳 :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低温下凝聚态的电子基态等相关学科领域创造了数个 “首次”,取得开创性研究成果。
张彦仲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战略科学家,C919 大飞机自主工程总设计师。
崔鹏 :中国科学院院士,自然地理学与水土保持学家,第一位 “泥石流院士”。
舒德干: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2003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徐宗本: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贾平凹: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代表作有《废都》《秦腔》和《古炉》等
迟子建:现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著有《额尔古纳河右岸》《候鸟的勇敢》等作品
孙皓晖:代表作《大秦帝国》(六部),作品被改编为多部电视剧。
优势学科
地质学、考古学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A 类学科(2 个)
A+:考古学
A-:理论经济学
B 类学科(20 个)
B + 学科(4 个)中国史 、化学、地质学、世界史
B 学科(7 个)
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生物学、软件工程、生态学、统计学。
B – 学科(9 个)
应用经济学、法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美术学。
C 类学科(4 个)
C+:哲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C:电子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
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包括地质学、化学、经济学、资源勘查工程、历史学、物理学、中药学、汉语言文学、考古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行政管理。
省级特色专业:有地质学、化学、经济学、文物保护技术、历史学、中药学、物理学、过程装备与控制、汉语言文学、考古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行政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地理信息系统、材料化学等。
其他特色专业:学校还设有多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 基地相关专业,如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地质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等,以及多个品牌特色班,如历史学(侯外庐班)、数学与应用数学(熊庆来班)等,为优秀学生提供了更优质的培养资源和平台。
保研率:
2024 年保研率为 19.77%。
2025年整体保研率约为 21.3%。不同学院和专业保研率差异较大,地质学系保研率较高,可达 38.7% 左右。此外,基地班保研率通常在 50% 左右,实验班保研率在 20% 左右。
就业率:
毕业生整体落实率 2022 届为82.9%, 2023 年为 70.81%、2024 年为81.85%
根据西北大学 2022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体制内就业(包括事业单位、公务员及国企、央企等)比例较高,达到了 52%。
根据《西北大学 2023-2024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达到了 8500 元 / 月。
在 2025 届招聘会中,还有众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现代产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参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 85%。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5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