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留学圈最扎心的现实出现了——罗素集团这个英国"常春藤联盟"里,居然有大学开始放下身段抢学生了。当格拉斯哥、约克这些老牌名校把录取线一降再降,当诺丁汉、伯明翰对双非学生敞开怀抱,看似机遇的背后其实藏着全球教育市场的大震荡。对于预算有限又想要名校文凭的普通家庭,这波操作究竟是救命稻草还是甜蜜陷阱?
仔细看格拉招生政策,表面上是学校大发慈悲,实则是被财政压力逼出来的自救策略。公开财务报告显示该校国际生学费收入占比超40%,中国学生人均贡献2.5万英镑学费。英国大学校长委员会最新数据显示,受脱欧影响欧洲生源断崖式下跌63%,印度生源集体转向澳洲,这才有了今年格拉预录政策的大放水。不过去年格拉商学院300人讲座课变成800人大课堂的新闻还挂着,这种扩招到底是镀金机会还是注水教育,真得打个问号。
约克大学在QS排名150位徘徊这事,现在反而成了招生利器。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数据实锤:约克传媒专业毕业生起薪中位数£28k,教育专业本地就业率91%,这数据比某些前50的学校都耐看。但要注意的是,约克计算机系今年突然把雅思要求从6.5提到7.0,看似门槛低的学校也有暗藏的专业雷区。选保底校要是只看综排不看专业,很可能掉进"名校水专业"的深坑。
现在盯着诺丁汉、伯明翰这些"备胎校"的申请者该清醒了。英国留学签证政策刚调整,授课型硕士家属陪读权被取消,这些原本靠性价比吸引留学生的学校,现在面临20%的申请量下跌。教育咨询机构HESA预测,明年这些学校可能会用更激进的奖学金政策抢人。但别被数字游戏迷惑,去年谢菲尔德工程系扩招30%后,实验室设备预约已经排到凌晨两点,这种硬件跟不上的扩招无异于耍流氓。
保底校选择本质上是个风险对冲游戏。既要盯着学校的财政健康状况,又要看专业毕业生真实就业流向,还得算计未来两年可能的政策变动。那些宣传"三本随便申"的中介不会告诉你,今年南安普顿商科突然新增视频面试环节,双非学生实际录取率暴跌15%。与其无脑冲所谓好申请的学校,不如研究目标专业历年录取曲线,看看哪些学校在稳定扩招哪些在暗戳戳收紧。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5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