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李元元(资料图)

长江日报融媒体11月1日讯(记者杨佳峰 朱建华)记者11月1日下午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吉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元元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2014年起担任华中科大校长,今年63岁的丁烈云院士卸任。

2003年,45岁的李元元出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2011年升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15年的时间里,他先后从华南到东北再到华中,李元元的任职经历在全国大学校长中并不多见。

与之前华中科大校长多在华科大求学或工作过不同,李元元之前的履历与华科大并无交集。不过,李元元曾任校长的华南理工大学,简称一直是“华工”,而华中科技大学前身的华中理工大学、华中工学院的简称,也一直是“华工”。

1952年院系调整后,国家组建了八大工学院,其中教育部直属的有四所重点工学院,分别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

华科大制定的发展目标

今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第四次党代会召开,提出的奋斗目标是2021年初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部分学科进入世界一流;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

10月30日,U.S.News 2019全球最好大学排名正式发布,华中科技大学全球排名260位,同比上升22位,列内地高校第9位。U. S.News全球最好大学排名于2014年10月28日首次发布,迄今已发布5届。与五年前相比,华科大在这一榜单上的全球排名提升了数十个名次。

据报道,无论是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还是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一直都很重视高校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吉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能为吉林省提供的新增产值达到一千亿元左右。”

华中科技大学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在60岁时接任华科大校长的李元元,如何推动华科大的建设与发展,成为师生的期待。

李元元简历>>>

李元元,1958年10月出生,广东梅县人。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铸造专业,硕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铸造专业,后在职读了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的博士。2003年9月至2011年12月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2011年9月起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2013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元元长期从事粉末冶金、材料加工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在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和有色合金材料的制备成形理论与技术研究、材料-工艺-装备-产品一体化研究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1999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华科大之前历任校长有何特点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华中科技大学自2000年组建以来,先后担任校长的有周济、樊明武、李培根、丁烈云。他们之前都曾在华中科技大学求学或工作过。

周济硕士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留校工作后曾任华科大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副校长;樊明武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电机制造专业;李培根硕士就读于华中工学院,后曾任华科大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副校长;丁烈云曾任武汉城建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华科大副校长。

原华中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华中工学院。1988年1月,华中工学院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华中工学院的首任院长是查谦;朱九思自1953年到1984年,先后任华中工学院副院长、院长、院长兼党委书记等职;黄树槐1984年12月至1993年1月担任华中工学院院长、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1993年1月至1997年6月担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

华科大历任校长的另一个特点是,他们多出自机械学院,具体如黄树槐、杨叔子、周济、李培根。

不过,近年来“双一流”名校校长异地提拔或交流任职的情况也较为普遍。具体如,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曾任中国科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曾任南开大学副校长,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湖南大学校长段献忠都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

华科大领导班子今年已有多人调整

2017年底,邵新宇接替路钢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

邵新宇,1968年出生,江苏靖江人。2006年1月当选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委员;2008年7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2011年5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3年7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

今年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党政班子成员已有多人调整,涉及6人,具体如下:

6月20日,教育部党组发文:谢正学任中共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常委、副书记;

同一天,教育部发文:任命张新亮、解孝林为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9月4日,教育部发文:任命湛毅青为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免去其华中科技大学总会计师职务;

10月9日,教育部党组发文:马小洁同志任中共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常务副书记;

同一天,教育部发文,免去骆清铭的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职务。骆清铭已调任海南大学校长。

李元元是“最具亲和力的大学校长”

在中国教育在线2012年推送的《最让中国人难忘的大学校长》的盘点中,李元元被列为“最具亲和力的大学校长”。

2010年6月,时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的李元元与毕业生围坐一圈,在浓浓的咖啡香里,畅谈毕业生对未来的憧憬和担忧。

这次“校长有约”,共有16名毕业生与校长面对面。他们是从800多名报名同学中抽签选出的,校长与学生的“咖啡约会”就在校内的一间水果吧质朴地进行。

李元元对即将走上社会的学生们说:“当年我们上山下乡的时候,就是当农民,什么农活都干过,哪里敢想还有机会上大学呀!”

他建议大学毕业生不要太急功近利,毕业后首先得想办法让自己活下来,找到生活的立足点,也不要在乎刚毕业时的起薪是高是低,而要看发展空间。

校长的话语,犹如一股暖流温暖着毕业生的心。如此说话实打实的校长,被学生们认为很亲民。

拼一流实际是拼人才 吉大出现人才回流

2011年9月,李元元从华南理工大学升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人才是第一资源,拼一流,实际也是拼人才。”2017年全国两会,李元元带去了《关于规范高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建议》。

李元元认为,人才流动是正常的。从世界来看,哪个地方是经济发展中心,往往也是教育的中心、科技的中心,人才也会相应地汇聚。不过,李元元也承认,在西部和东北地区,确实存在高校人才流失的情况。

在他看来,高校人才的不合理流动,会导致人才发展的“负和博弈”,即此消彼长、此消彼不长。但是,从国家层面和高校长远发展来看,高校人才流动必须合理有序,这需要政府、市场以及人才自身三个层面的有效联动。

据澎湃新闻报道,从2015年开始,吉林大学已经出现人才回流,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回流。

2016年一年,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在内,吉林大学新增近50人次的国家级人才,这是前面3-4年的总和。

积极推动高校科技成果本地转化

无论是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还是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一直都很重视高校科技成果本地转化问题。

中国新闻网曾刊文介绍:华南理工大学在广东十个地级市建立了十所成果转化机构,在从“广东制造”到“广东创造”的转型浪潮中,打造大科技平台体系,助推地方经济蓄劲发力。

对于华南理工大学的定位,李元元表示,提高科研创新能力,要懂得“落地”,要加大对地方服务的力度。

“我们省要建立一个科技创新的特区,是一个政策特区、人才特区、机构的特区和企业的特区,希望科技创新成果,尤其是首创的成果能够在吉林省转换,真正地为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做贡献。”2011年就任吉林大学校长后,李元元也一直在推动高校科技成果本地转化问题。

据吉林《新文化报》报道,李元元初到吉林大学时,对一件事儿觉得有点儿不适应。以前,他在华南理工大学做校长时,企业家、老总都在他办公室外面排队等着见面,希望他把手中的科研项目或者科研成果推荐给他们。

但是,来到吉林大学,却没有企业的人来找他。“吉林大学是这样一所资源丰富的大学,怎么会没有人来找呢?”他当时确实觉得很费解。

“要实现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最根本的是创新。”“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吉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能为吉林省提供的新增产值达到一千亿元左右。”

2016年,李元元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东北的大部分企业欠缺创新能力,东北必须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来实现经济发展中创新的引领作用。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元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吉大的科研成果每年应用在吉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新增产值超过100亿元,除了传统的支柱产业,新兴的医药产业、生产服务业等,绝大部分新的增长点都有吉林大学的贡献。

李元元在吉林大学时,具体是如何推动成果转化的呢?李元元介绍,根据国家和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优惠的具有激励作用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促进教师和科技人员把科技成果优先在吉林省转化落地,规定凡是在吉林省转化的成果,收益部分不低于70%归于技术发明人和课题组,根据成果特点做到上不封顶。

他称,“这个激励政策在全国都是很先进的”。

【编辑:祝洁】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5884.html

(0)
上一篇 2025年9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9月4日

相关推荐

  • 麻省理工学院公开课光学

    2000 年,由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提出、7 个“千禧年大奖难题”一一摆在了我们的面前:NP 完全问题、霍奇猜想、庞加莱猜想、黎曼猜想、杨 – 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缺口、纳卫尔 – 斯托克方程和 BSD 猜想。 随着人类正式进入 21 世纪 20 年代,这份来自千禧之年的“数学大礼包”,是否有更多的可能被层层拆开? NP 完全问题排在百万…

    2025年3月13日
  • 纽约大学早期教育

    2023年3月,上海纽约大学(以下简称“上纽大”)在位于上海浦东的前滩新校区迎来了建校十周年庆典。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在新学期开始前已陆续返校,2025届学生安妮·丘奇(Annie Church)来自美国西雅图,第一次来上海,“我大一时留在了纽约校园,每学期都在不同的校园度过。我想在中国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做以前从未做过的事,这也是我当初选择来上纽大念书的…

    2025年1月23日
  • 马里兰大学校长(马里兰大学校长陆道逵家世)

    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一下“关注”,这样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也让我了解您的需求,感谢您的支持! 赴美留学的云南女孩杨舒平出生在云南昆明,这个城市四季如春,清新宜人。可是六年前,杨舒平却在自己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诋毁昆明,声称国外的空气清新甜美。杨舒平的演讲被台下激愤的同学录下来发布到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杨舒平为什么要在演讲中贬低自己的家乡?六年过去了…

    2023年11月11日
  • 英国留学怎么样

    最近吐槽英国有点多了,得换个角度来看待英国留学了,今天我们就聊聊英国留学的优点。 为什么选择英国,而不是其他国家?为什么英国是大多国内学生的选择,而不是其他?其实原因很多。 一、英国没有蚊子 去留学的学生你们自己有没有发现,留学公寓或你自己租的house是没有蚊子的。你看国内现在大夏天的,蚊子嗡嗡嗡到你想哭,尤其是在户外。 但英国真没有,毕竟英国一年四季,大…

    2024年5月14日
  • 教育部留学学历认证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公告,对于2023年春季学期(南半球秋季学期)及以后仍采用远程方式学习(包括新入学和继续学习的情况)所获国(境)外文凭证书,中心将不再提供认证服务。具体如下: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跨境远程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和高等教育文凭暂不在我中心认证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中心坚持把留学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对于受疫情影响,被迫选择通过在…

    2024年1月30日
  • 伊利诺伊大学全美排名_伊利诺伊大学usnews排名

    全美大学综合排名前50院校,中国学生数量占比如下: ​​​1普林斯顿大学5.6% 2麻省理工学院7.2% 3哈佛大学4.5% 3斯坦福大学7.1% 5耶鲁大学6.4% 6宾夕法尼亚大学7.7% 7加州理工学院9.1% 7杜克大学8.6% 9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2.0% 9西北大学6.7% 9布朗大学6.1% 12芝加哥大学10.1% 12康奈尔大学9.5% …

    2024年3月15日
  • 格拉斯哥大学教育学排名

    英国是现代高等教育的起源地之一,教育专业一直是英国的强势专业,在全球享誉盛名,在英国留学热门专业中,很多中国学生也更倾向于选择就读英国教育学专业。 作为英国最知名的大学排名之一,TIMES英国大学排名具有相当的专业性和极高的权威性,一直以来都是英国留学选校的首要参考。以下是2021年TIMES英国大学教育学专业排名。 从入围名单来看,除了剑桥、爱丁堡大学、格…

    2025年8月23日
  • 墨尔本大学mba(墨尔本大学mba申请条件)

    澳洲的八大大学在全球范围内广为人知,以其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和专业排名著称。然而,除了这八所大学外,其他澳洲大学也有各自的优势专业。 今天,我们将为您整理一些澳洲院校中最出色的专业领域。 01 RMIT的设计专业 提起澳洲的设计专业,人们很快会想到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在国际上,RMIT在设计领域享有显赫声誉,堪称澳洲设计界的领导者。根据最新的QS世界…

    2023年11月19日
  •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女生就业

    女儿被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录取了,不知道将来就业怎么样,怎么考公务员? 这是一位家长在平台上的留言,首先祝贺这位家长有如此优秀的女儿,考入中国司法行政系统的最高学府。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被誉为“司法警官的摇篮”,是司法行政系统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司法行政系统领导干部和高级警官培训基地。是全国最著名的三大警官学校之一(中国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2024年8月14日
  • stem专业

    何为STEM教育?学习STEM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根据2021年最新《美国门户开放报告》(Open Doors 2021 report)数据,2020—2021年,54%的美国留学生攻读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相关领域)方向专业。报告称,工程学是最受国际学生欢迎的专业,有21%的国际学生在该领域攻读学位。 作为一种注重实践、注重学科融合的教育理念和教…

    2023年11月18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