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QS与U.S. News两大世界大学排名相继出炉,两大榜单在大趋势上惊人一致:美英头部高校继续稳坐“塔尖”,而亚洲,特别是中国内地、香港的高校,正以更猛烈的势头迅速崛起。
01 QS:米理进前百,港校集体上升!
QS2025-2026世界大学排名TOP50
整体上看,QS前10变化依旧不太大,但仍有些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帝国理工守住了第二名的宝座。
仅看设计专业,帝国理工连续两年超越牛津、哈佛并不是没有道理,帝国理工这两年在“AI+设计+工程”交叉学科上集中火力,不仅教得又新又硬核,还好就业。
比如人工智能应用与创新、设计工程、清洁技术创新、与皇艺合办的创新设计工程双学位等项目,还与谷歌、苹果、亚马逊等企业高度接轨。
至于英国其他高校,尽管去年掉队的诺丁汉、谢菲尔德又杀回前百,却拦不住英国整体表现相对疲软。部分院校排名小幅下滑,这一形式主要受全球高校竞争加剧、科研预算分配紧缩等因素共同影响。
而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伯明翰大学、布里斯托大学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除了自身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科研能力增强之外,也离不开英国政府的“钞能力”,比如英国政府斥资上亿英镑购置了两台超级计算机,一台在剑桥,另一台在布里斯托,直接带动了学校在人机交互、数据科学等交叉学科方向的实力。
与此同时,欧洲这边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很多同学梦寐以求的米兰理工大学,一路狂飙闯进前百,位列第98!
作为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最具代表性的理工高校,米理这次排名跃升虽然令很多人惊喜,但也在康石石的预判之中,近些年米理的排名一路走高,在去年就已经升至111名,所以今年进前百,并不意外。
米理排行
这样跃升的背后离不开师资力量、国际化程度、教学设置等多方面的推动,值得一提的是,米理多年来凭借免学费和奖学金在留学圈积累了很高的人气,已经有一年比一年难的趋势,随着这次排名上升,未来想拿到offer,无论是在硬性门槛(GPA、语言成绩、作品集质量等),还是软性要求(获奖、实习经历等),都将会有更高的要求。
中国内地的高校表现则是稳中求进,进入前百的依旧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5所院校。
相比之下,香港高校排名则更为强势,香港大学直接上升6名,位列全球第11名,正在向TOP10发起冲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排名也都在稳步上升,之所以表现如此优秀,其实有迹可循:
近些年,香港的课程体系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设计学科,而是根据真实的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更强调学生的跨界能力与落地性,同时在交叉学科、科研产出方面持续发力。
港大创新设计与技术(IDT)、港理的智能系统设计(ISD)都体现了这一趋势,不仅将工程与设计相融合,还将企业的合作项目纳入课堂,强化了在学术声誉、雇主声誉等方面的实力。
此外,香港也高度重视国际学生的占比,就在不久前,多所港校频频出台针对海外背景学生的招生政策,进一步为国际化指标加分。
因此未来同学们想上港校,不仅要关注硬性指标,还要紧跟各校最新的招生政策,做到精准发力,智取offer。
与港校整体上升的趋势相反,澳大利亚在排名中呈现回落趋势。虽然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大学、澳洲国立大学、莫纳什大学、昆士兰大学仍位列前50,但排名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从教学体系上相比英美以及亚洲各大顶尖高校,近年来在专业上不断调整、优化、更新,澳大利亚高校的教学内容就显得相对传统了一些,大多集中在视觉传达、平面设计、室内设计等方向,缺乏与人工智能、工程、交互等技术的融合,跨学科深度不足,难以在学术声誉上发力。
此外,以往澳大利亚因其友好的移民政策以及环境优势,一直是设计留学的热门地,但近些年受签证收紧、生活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不少同学转向学费更低、签证更稳定的港新或欧洲等地,国际化评分直接受影响。
整体上看,全球教育逐步打破以美国主导的结构,朝着更开放、多元的方向迈进。
02 U.S. News:英美霸榜TOP10,中国创下最佳战绩
U.S. News2025-2026世界大学排名TOP50
U.S. News依旧难掩对美国高校的偏爱:全球前30名中,美国霸占19个席位,包揽“半壁江山”,剩下11个名额则被英国、中国、加拿大、新加坡瓜分。
TOP10的阵容也没有悬念,还是被去年那几副老面孔牢牢霸占,仅在名次上略有浮动,美国主导的局面更加明显,10所中占了7所,其余3个席位则被牛津、剑桥、伦敦大学学院包揽,勉强撑起英国最后的尊严。
上下滑动查看U.S. News TOP10
QS排名第2的帝国理工学院,在U.S. News中直接被甩到了第11名,这一巨大落差归根结底还是评估逻辑不一样。
QS指标中,帝国理工凭借国际化表现、雇主声誉等优势全线高分;而在U.S. News体系下,帝国理工吃亏在了学术上,作为一所理工科为主的大学,虽精且强,但由于学科相对集中,论文发表数量难以与哈佛、斯坦福这类综合类大学匹敌,在“科研数量”上失分严重。
而就在英美暗中较劲的格局下,亚洲高校正以更猛烈的姿态强势上涨,中国高校尤其引人注目,不仅清北、浙大、上交稳步攀升,几乎所有跻身前百的中国高校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势头之猛,令人侧目。
其中,清华大学跃升至第11名,距离前10仅有一步之遥,创下在该榜单上的历史最佳成绩,紧随其后的还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成功跻身世界前50,再次稳固了“全国工科三强”的称号。
此外,挤进前百的内地院校还有: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7所院校。
内地高校进步如此之快,离不开科研硬实力与国家战略的合力推动,从教育部、工信部等部门公开的数据中,清华、北大、上交、浙大等头部高校科研经费动辄百亿元人民币,论文总量、被引用论文数量、出版物等指标飞速上升,直接提升了在U.S. News榜单中的得分权重。
图源:edu.cn
人才培养方面,国家正大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鼓励高校围绕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设立交叉学科,比如清华扩招150人,着重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同时,通过与其他国际高校联合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种种措施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赢得了更高的国际声誉。
而港校这边表现同样亮眼:
■ 香港中文大学上升5名→37
■ 香港大学44名保持不变
■ 香港城市大学上升25名→54
■ 香港理工大学上升9名→58
■ 香港科技大学上升4名→101
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尤其强势,两所高校都在当下最热门的学科上大量投入,比如港理焦距工程技术、设计交叉学科、医疗健康科技等方向,而港城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强势崛起,而且两所高校与行业结合非常密切,产学研模式成熟,这些因素都直接推动了在排名上的跃升。
至于为什么港中文超越港大、港科掉到100名开外,康石石在往期文章里其实早有分析,U.S. News在排名时倾向于科研导向型高校,学术声誉、论文产出、被引次数、顶刊发表等指标在评分中占据非常大的权重,这样一看,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也就不难理解了。
再看亚洲其他国家,依旧是以新加坡两所大学为主:新加坡国立大学卡位前20,南洋理工大学位列第28,而日本、韩国等国家高校均未挤进前50。
至于澳大利亚则维持一贯的松弛感,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莫纳什大学、昆士兰大学5所高校均以稳定从容的姿态留在榜单前50,排名在上下2-3名之间浮动,很有自己的节奏。
03 这些院校,在两大榜单中都是赢家
看完两大排名,有同学纳闷了,同样一所大学在两张都很权威的榜单上,呈现的结果却天差地别,那到底该参考谁?其实很简单,我们找那些都靠前的学校就行。
从教学实力上看,美英头部的教学实力依旧强悍。榜首那几所院校不动如山,如果能拿到以下几所院校的offer,能上就闭眼上:
美国: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约翰霍普金斯、宾夕法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康奈尔、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加州理工、西北大学、芝加哥大学、纽约大学。
英国:牛津、剑桥、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伦敦国王学院、爱丁堡大学。
如果考虑到性价比、政策等因素,那么香港、新加坡是很好的选择,而且两地的排名都在上升,说明港新高校在课程设置、科研投入、国际化视野等方面都展示出极强的竞争力。
但另一方面,香港爆火带来的是上岸难度的指数级增长,新加坡两所院校的门槛又不是一般的高,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国内高校排名的上升,保研正成为越来越多同学的第一选择。
从政策层面看,国内一线城市正释放出大量利好保研生的落户政策,以上海为例,复旦、上交、同济等高校的毕业生,可以直接申请落户;从就业层面看,国内高校大量研究生项目的产学研合作更加密切,通过与企业共建实验室、校企联合授课等方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适配未来职场中岗位需求。
对于榜单,其实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件事,同学们也要有针对性的看待这些排名,比如想了解名校全球口碑,参考QS;想申美国院校,看重学术水平的,看U.S. News,如果想国内保研,还要参考软科。
说到这里,康石石经常提醒同学们不要只按照世界排名去选择学校,但近些年的一些政策变动,也让我们不得不去考虑排名,比如香港高才通新增合资格大学综合名单、上海落户仅针对QS排名前百的院校等。
《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合资格大学综合名单》部分
无论是求职、落户还是移民,一直以来都更偏向于学校排名靠前的同学,虽然在职场上正逐步看重学生的硬实力,但要是想拿到头部企业的offer,背景依旧很重要。
接下来,祝同学们在留学这条路上,既看得见远方,也走得稳脚下,如果对艺术留学、保研、作品集制作、背景提升有疑问,欢迎私信康石石。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5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