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玛利亚

戈达尔1930年出生于巴黎,大学时对电影产生兴趣,毕业后和一群年轻电影人共同发起了法国电影新浪潮。 (视觉中国/图)

让-吕克·戈达尔用安乐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2022年9月13日。他没有什么重大的疾病,他只是想走了。戈达尔是一位导演,一位影像的革新者,一个曾经试图用电影挑战世界资本主义秩序的人。对中国影迷来说,他是教科书上的一个符号,是青春期沉迷电影的一段回忆,也是两年前对着全世界直播的穿着绿色背心的矍铄老头。

在那次直播里,他精神很好,思路清晰,依然是个话痨,偶尔自嘲记性不好。视频里他烟不离口,生活中也一样,但他的肺坚挺到了91岁。他谈论语言和影像,关心时疫和世界的未来,“怀疑是我们的激情,激情是我们的任务”,这是他的作品《电影社会主义》里的一句话。

喜欢戈达尔的影迷,会毫不介意地承认他的电影并不“好看”。他用影像挑战观众的观看常识,不给他们的眼睛吃冰淇淋,不喂饱他们急于获取影像刺激的头脑,他说他这样做不是傲慢,也不是对观众的敌意。他只是想把观众放在平等的位置,给予观众充分的自由空间。典型的好莱坞电影没有给观众这份尊重,他说。

1962年,戈达尔正在执导《随心所欲》。 (视觉中国/图)

他对好莱坞电影充满矛盾。那些窝在法国电影资料馆的日日夜夜,让他痴迷于好莱坞传统影像所释放出的摄人魅力。年轻的他无所事事,除了看电影,就写电影评论,在巴黎为黑色电影呐喊。在他拍《筋疲力尽》之前,美国的黑色电影在法国的影迷圈流行,伽利马出版社 (Gallimard) 的“黑色系列”小说潮流方兴未艾。巴赞和影迷朋友们创立了一个叫“镜头四九” (Objectif 49) 的电影俱乐部,专门放映黑色电影。他还记得,当他在拍《筋疲力尽》时,还以为自己是在拍黑色电影,等到片子剪完,他才发现他把它引到了另外一条道路。

《筋疲力尽》没有规则可循。当时没有电影去街上拍,戈达尔就是要上街手持摄影机;当天写完剧本念给演员听;他说他也不懂特写镜头的意义,但他好像在哪里听说,特写镜头看起来很厉害,于是他拍了很多特写。它唯一的规则是:所有的规则不是假的,就是被误用。这些东西如今听来熟悉,很多青年导演的电影好像就是这样拍出来的,他们所走的路,是戈达尔开辟的。

这条道路前无古人,来自他内心深处对好莱坞电影的爱恨交织。他厌恶好莱坞的资本与权威,同样厌恶好莱坞对多样性的扼杀。这样的矛盾贯穿了他早期的电影。《筋疲力尽》很卖座,事实上是他所有电影中最卖座的,这是因为他在里面加了点故事,也加了一点流行的“意义”。普通观众喜欢他早期的电影,这些流行元素让它们得以面对大众。它们已经很自由,但还没有自由到他想要的地步。

那是“新浪潮”的后期,他的朋友们帮助他拍完了这部电影。这群朋友对电影做的一切已经被严重神化,其实他们只是拍自己要拍的电影,他们觉得电影就是笔,导演就是作者,挣脱工业化,我手写我心,这不难理解。历史上很多文艺形式都经历了自发到自觉,再到自我表达,电影也不例外。他们站在历史洪流的潮头,为电影做了这件事,他们曾是先锋。“新浪潮”的涟漪波及世界各地,东欧、香港、巴西的年轻人以他们为榜样,做了和他们一样的事情。“新浪潮”的本质是权力斗争,年轻电影人要从大制片厂手中夺回电影的主导权。

但他的一些朋友离他远去,他不喜欢看到曾经一起战斗的朋友向主流妥协,向资本主义妥协,他和特吕弗决裂。如今,他的朋友们都走了,轮到他来做最后的谢幕。他选择安乐死,他说他已经筋疲力尽。

他与资本主义缠斗良久。他生于富贵,却脱离了自己的阶级,以及那个阶级的趣味。他紧握他的影像之矛,向看似牢不可破的影像风车挥舞。这套体系有自己的成熟语法,背后则是好莱坞多年经营的视听体系。于是“吉加·维尔托夫小组”成立了,他们要一种更激进的电影风格,电影在他们手里就是对抗资本主义的武器。

影像霸权的背后是资本主义霸权。资本主义造就了好莱坞霸权,他想要彻底打倒前者,就从打倒后者开始,因为他熟悉后者,阅片无数,是那个时代多见而这个时代罕见的影痴型导演——也许他要打倒的包括导演这个词本身。《一切安好》中有他对于这一时期的自我剖析。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卷起了左翼的激进狂潮,也卷起了他的影像风暴,他用摄影机支持越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解放运动,他的电影越发意识形态化,人物喊着革命口号,情节是工人和学生的觉醒、战斗,影像上彻底反逻辑叙事。革命激情催生出无尽的创意,但激情过后是虚空。风车还在,他似乎第一次感到疲累,他的革命,和很多人的革命一样,失败了。他出车祸,死里逃生,那是1971年的事情。

从六七十年代的激进狂潮之后回归,他回到影像本体,像玩一个专注而古老的游戏,电影还能变出什么花样?声画的组合还有什么可能性?他在拓展人类对影像认知的边界。他的“影像作品”——电影这个词他要慎重思考——持续输出,像打不完的子弹,去攻克那个堡垒。留下来的一百多部作品,风格千奇百怪,很少人看完,但只要看少量几部,就能知道他对影像的本体所持的严肃态度。

他始终爱说话,尤其喜欢使用语言来评论电影,对他人和自己的电影,他滔滔不绝。因此他毫不在意“言多必失”的警示,他的很多话前后矛盾,不用说相差几年的观点,甚至在同一场谈话中,他的话也矛盾百出。总之,他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不那么在意语言的确切所指,这是他的恶作剧,也是他的辩证法——他热爱矛盾,各种矛盾贯穿他的一生,就如他对好莱坞的爱恨,他绝不踏足好莱坞,但对希区柯克五体投地。更重要的是言说本身。他让对白在电影中大量出现,直到观众被连绵不绝的对白催眠,又吵醒,被激怒,开始咒骂,但据他说,这也是为了打倒好莱坞规则下的影像霸权,他需要的是“打倒”这件事,而不是对白的内容本身。

他说他绝不会重复自己做过的事——幸好人不会死两次。他依然持矛,四处出击,挑动既有秩序,他重述圣母诞子的故事,引起当时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不满(《万福玛利亚》)。八十多岁时,他发布了一部由他的狗Roxy主演的实验性3D电影(《再见语言》),那时候3D电影流行,他喜欢探索新东西。演员是谁不重要,他说。

后来,他想写一部、也拍一部电影史。爱森斯坦想用电影把《资本论》拍出来,戈达尔想用电影把电影史拍出来。在他五十岁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还能赖活三十年。他把五十岁以后的生活都称为生命的利息,由前五十年的本金滚滚而来的利息,便是他对电影和电影史的洞察,那汇聚成他晚年最重要的作品——《电影史》。

他心中理想的电影史,不仅要以时间顺序来叙述,还要用“考古”或“生物学”的眼光去阐释。他试着说明影片中的某种镜头是如何发展成我们看到的模样,就如绘画史家阐述绘画史一样,透视感是怎么被慢慢创作出来的,油画是在何时发明的。他想知道,从格里菲斯的蒙太奇到他的跳切,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他喜欢跳切,那曾被认为业余、不合格、不平滑,影响叙事,但他想要打破的就是叙事带来的霸权,他希望观众看了之后,会想想:咦?镜头怎么往前跳了一步,这不合理,但这依然是电影。电影的本质由此被暴露。

这和一般的电影史教材不一样,那些教材是一条由人物事件组成的线性河流,所有的因果都被稳妥安放,剪去枝桠,形成可供背诵的叙事,但戈达尔的电影史是一个网状结构,任何一个突触都对应着历史上的无数个火花,也启发着后来者的模仿和变异。通过一个当代电影里的常见动作,也许就能触摸到无声电影时代中它的原型,这是第一部基于影像而非文字的电影史。就算没有击倒风车,他已经改变了人们对于电影的看法。

人们渐渐开始默认,去看戈达尔的电影,不是去看一个故事,而是要去看他又有什么新点子,让电影再次陌生化,就像1895年的人类第一次看到银幕上火车进站,惊讶得跳起来一样。其实他的一生都在做这件事。没有了戈达尔,这让人悲伤。有很多人可以拍出很好看的电影,只有戈达尔可以让电影再次变成电影。

他曾经反抗的堡垒是否更加牢固了?他挥动的长矛如今是否已经生锈?2020年他开直播,有人问他,现在人人都有可以直播的终端了,直播会以新颖的角度拍摄,比如镜头现在这样对着你,你有什么看法?他说这个问题超过了他的回答能力。

有人嘲笑媒体太爱用“一个时代的落幕”,其实时代的转换悄无声息,谁能准确说出电影是从哪年开始变得不好看了?谁又能想起“电影已死”的论调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些事情在戈达尔离开之前很久,就已经变得糟糕了,只是他的死才猛然提醒我们,那个时代,确实早已落幕了。

南方周末记者 王华震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60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9月25日
下一篇 2023年9月25日

相关推荐

  • 留学去美国还是英国(留学去美国还是英国好)

    又是一年申请季,好多大学生又开始申请出国留学。是去美囯呢?还是去英国或者澳大利亚呢? 朋友夫妻俩都是银行的,女儿在国内一家还不错的大学,金融专业。他们根据前期了解的情况,准备到英国或者澳大利亚攻读硕士研究生。一年制的研究生,费用低,有个文凭,将来回国找一个银行上班,最好是政策性银行,压力小点。而且女儿将来也能在身边,方便照应。这是他们的想法。 根据我儿子出国…

    2023年9月22日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211还是98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211还是985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目前,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十一五”期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办学水平提升工程“特别优秀学校”称号。 学校现设有15个学院和136个科研机构,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

    2023年9月20日
  • 雅思多久有效

    雅思成绩有效期通常是2年,根据雅思官方公布信息,雅思考试成绩自考试之日起2年内有效,过了有效期需要重新报名参加雅思考试。当然也有部分院校、机构或使馆对成绩有效期的要求可能略有不同,少部分认可雅思3年,具体需要直接与其联系以确保成绩符合要求。 雅思考试简称为IELTS,是著名的国际性英语标准化水平测试之一,由英语教育协会、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和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

    2024年3月9日
  • 澳大利亚雅思要求

    今年咨询申请24年澳洲留学的人数暴涨! 作为仅次于英国的全球最佳留学国(来源educations.com2023年全球十大最佳留学国家排行),澳大利亚著名的八所大学,也就是我们留学生熟知的“澳洲八大”,在最新的世界排名中表现非常优异。 并且澳洲的申请难度,相比于其他热门留学国家要“友好”许多,尤其是对双非院校的学生来说,只要均分够,还是有机会拿到澳洲八大的o…

    2024年3月7日
  • 儿童语言学校

    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的学校,“口碑”永远都是值得信赖的宣传。日本的语言学校也是如此,小编再理性的推荐也不如前辈留学生们真实的评价及喜爱来的实在。 今天小编收集文案老师与前辈们的反馈,整理了10所受大家喜爱数量最多的日本语言学校~大家可以再选语学校的时候,当做一个参考! 一、HESED东京艺术文理学院(原HESED外国语学校) 关于这所学校,小编想说:音乐专业学生…

    2024年1月8日
  • 美国高校录取托福多少分

    语言成绩作为留学申请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备受关注,想要申请美国大学,托福究竟要考多少分才够呢?ETS官方发布了TOP100全美综合大学托福分数低要求,以及各大学对于托福在家考的认可情况。一起来看看吧! 需要说明的是: 此次排名数据依据为2023 U.S. News美国佳大学排名; 托福数据来自2021年11月的各大学的官网数据,部分学校有更新; 建议学生选择…

    2024年1月15日
  • 裸考托福是什么意思

    托福介绍 托福考试的英文全称为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即“对非英语国家留学生的英语考试”。通过考察听、说、读、写这4个技能方面以体现参与者在学术语言任务环境下的真实学术语言能力。 托福考试被全球160多个国家超过11500所综合性大学、机构和学院认可,范围覆盖全球,并可用于申请澳大利亚等国家移民签证 。 本…

    2024年2月23日
  • 雅思零基础怎么学

    首先,Vicky认为,严格来说雅思并不存在“零基础“的说法”。 零基础有多零呢?本质上雅思考试只是一种英语水平测验,是测验你能不能听得懂、读得懂、写得出来、说得出来。有些同学明明四六级都考过了还说是自己“零基础”,真是自己把自己吓坏了。 请大家放心,只要你正常通过中高考,四六级更好,都不是“零基础”,快速了解这门考试然后系统备考就一定可以考到理想分数的。 准…

    2024年3月11日
  • 如何考托福(如何考托福雅思流程)

    改革后托福考试已于7月26日进行了首考。很多参加首考的考生都表示比以前考完更轻松了,疲惫感大大降低。为了帮助大家在考试当天发挥出最好水平,我们特邀了新东方国际教育培训事业部产品研发总监姚宇西老师,分享关于改革后的托福考试的备考和考试建议,快来听听吧! 根据参加首考的考生的反馈,您对于后面参加托福考试的考生有哪些建议 ? 姚宇西  :首先从首考下来的感受来看,…

    2023年10月5日
  • 去韩国旅游带什么(去韩国旅游带什么礼物回中国好)

    9月就学啦!大家也开始收拾行李准备赴韩开启自己的留学旅程了,楼主为大家准备一份行李清单,大家可以参考~ 01 重要物品(建议随身) • 笔 • 护照+电子签证纸质版 • 机票行程单 • 身份证 • 韩国电话卡+卡针 • 手机+耳机+充电宝+充电线 • 银行卡(visa或者银联标识) • 韩币现金(国内银行兑换2000元) PS:充电宝以及带有锂电池的物品不能…

    2023年9月22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