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冲进QS前20了,结果一看就业市场还是卷成麻花。
2025年QS最新排名公布,麻省理工稳居第一,北大14、清华20、复旦39、上交45、浙大47,五所内地校杀进全球百强。
但说实话,这排名跟实际就业体验根本是两码事。
光看名次进步挺唬人。
北大从去年17蹦到14,清华从24窜到20,一年进步4-5名够猛的。
可翻翻细分指标就露馅了:雇主声誉分确实涨了,但师生比和国际师资这两项拖后腿。
清华外籍教授比例才15%,哈佛是43%,光靠论文刷分终究瘸腿走路。
更魔幻的是专业落差。
QS把工程类排得虚高,人文社科直接隐形。
某理工强校机械工程全球前30,可法学专业连国内红圈所简历关都过不去。
学生吐槽“学校排名涨工资不涨”,三年前硕士起薪1万2,现在还是1万2。
隔壁港校反而实诚。
港大全球21名,金融硕士毕业进投行的占四成。
悉尼大学排19,申请门槛比清华低两档,回国考公还算留学生指标。
难怪清北学霸边刷排名边申海外研,用脚投票最真实。
企业HR早看透了。
某大厂招聘主管私下说:“QS前100当个初筛线还行,招人时更看项目经验和实习履历。”去年招的算法岗,浙大本硕被双非本+港硕反超,就因为人家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混过半年。
说到底,排名就是个招生广告。
看看QS今年把雇主声誉权重从10%提到15%,明摆着讨好企业关系。
真在乎教育质量?
不如看看各校实验室设备更新率,清华某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老化率去年升到37%,学生做实验得排队三小时。
网友辣评:
“清北教授月薪三万招不到海归优青
学生毕业月薪八千抢着当居委会干事
这排名除了忽悠高中生有啥用?”
“亲戚问我侄女浙大毕业咋去卖保险
我把QS47截图甩家族群
群里安静了五分钟
二伯回了句:哦 原来比野鸡大学强”
最扎心的是这条:
“QS前100回国考编不加分
不如直接报西藏定向选调
至少包住宿”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6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