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优才多少钱(香港优才多少钱能办下来)

香港身份的爆火,比想象中来得更早一些。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截至今年6月末,香港各项输入人才计划一共收到了10万份申请,其中获批的,超过6万宗。

这大概是个什么水平呢?

回想去年年底,港府大开引才之门,当时的目标是在2023-2025年间,每年吸引3.5万名留港12个月以上的外来人才。

如今,短短半年多时间,香港身份规划从业者遍地开花,无数内地精英和中产跃跃欲试。

别说港府今年的KPI,连明年的KPI,都已经完成大半了。

这种吸引力,是从哪里来的?

或许对于一代人而言,香港从来都不只是一座城市,更像一个流光溢彩的文化符号。

但当单纯的文化符号上升为生活方式的选择,这场事关身份的双向奔赴背后,显然,藏着更隐秘的谋划和考量。

几万块,给孩子一个plan B

“要拿HK身份,除了优才和高才,也可以去香港读个硕士,晚上和周末上课,有意者可以私聊。”

周一一大早,伟楠就进入了撩客模式。

为此,他还特意把自己在微信群里的昵称,改为了“在香港”。

一年多前,伟楠投身香港身份规划行业,见证了香港招揽人才的疯狂。

2022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公布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等多项人口发展的新举措,自此,这座超一线城市正式大开闸门。

从那时起,公司团队逐渐变得忙不过来,每天加班加点与客户沟通是常态,聊天软件常年躺着99+条未读信息。

高强度的工作时长带来了丰沛的回报——

最近,公司每个月能接十几甚至几十单香港身份的申请。

如果按平均每单4-6万元的咨询服务费计算,一年下来,营收能轻松突破千万。

他们的主力客群很明确,一线城市的高净值人群,以及互联网大厂的中高管。

但其中,几乎没有人真的打算去香港长期生活。

“主要是给孩子一个plan B。”

在往年的经验里,只要孩子能获得香港的永久身份证,就可以以华侨生的身份参加高考,在这个以“公平”为第一要义的考试里,获得重大的优势——

要进入同样的985和211,录取分数线能比内地考生低平均150分。

此外,如果目标是“出海”,也有捷径,参加香港DSE考试,进入香港前八大高校的概率也会高很多。

咨询机构宣传资料

和动辄几百万的学位房、费钱费妈的鸡娃攻略一比较,花几万块咨询费就能给孩子铺个康庄大道,性价比似乎就很高了。

除了香港身份以外,伟楠也做起了海外资产配置,卖起了理财和保险。

说来也并不奇怪,毕竟这是一条产业链上的事。

“现在国内的投资渠道太有限了,基金、股票和房产的收益率都不行,有了香港身份,没有那么多掣肘,配置资产就方便多了。”

最后,伟楠给了个心领神会的表情。

申请优才的200多天后,我后悔了

递交完香港优才申请的200天后,北北想放弃了。

他从是去年11月开始着手准备的,当时正值疫情居家封控,处处不方便,北北脑子一热,就交了2.5万的首期中介费。

和伟楠的大部分客户一样,北北的需求很简单,就是想给3岁的孩子铺路,十几年后,有机会享受华侨生联考的“红利”。

中介费交上去之后,北北迎来了第一个难题——

在资料清单中,要求有50万的存款证明。

这一点,中介没提过,此前博主分享的攻略里也没有,北北不由得慌了一下。

好不容易凑齐了数目,又要上传个人陈述书。

简单来说,就是对个人履历和申请原因做详细的阐述——

过往取得的成就,具备的专业技能,以及为什么要去香港,能给当地带来怎样的贡献。

咨询机构提供的大致撰写框架

北北有点不知道怎么下笔,想要个模板做参考,但中介以不能透露其他客户隐私为由,只愿意给个粗略的框架。

北北只好靠自己,好不容易在网上搜了一个可以借鉴的版本,硬着头皮写完,就交给机构处理后续了。

40天后,北北拿到了申请的档案号信。

但此后,就渺无音信了。

究竟是审批通过了还是失败?没有个准信儿,在等待的过程中,北北逐渐冷静下来,思考了很多——

如果真的申请下来了,怎么续签?做好去香港生活的准备了吗?

香港优才不能一蹴而就,从优才获批到转永居前有七八年的时间。为了给孩子拿到身份,大部分人需要经历两次续签,期间的开销,不是一个小数目。

大多中介提出的建议里,“通关”的方式,包括居住在香港和不居住两个选项。

如果不居住在香港,没有与香港“保持良好的沟通来往”,就需要祭出“钞能力”。

此时,可以选择公司进行挂靠,按照前期的经验,一年大概需要10万港元左右。

而如果居住,那前后至少要在香港呆足一年,也就是说,需要准备至少一年的生活和租房费用。

作为全球房价最高的城市,在香港随便租个能生活的房子,光是月租金就要一万多港币,这还没有加上伙食和交通费用。

粗略算下来,如果人在广东,几年下来,三十万左右勉强够用,但如果在其他省份,加上来回的交通成本,可能预算就得再往上提了。

回到北北身上,虽然他和妻子都是自由职业,时间相对灵活,但一想到后期诸多额外开销,他就感觉到由衷的压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北的心态也开始不一样了——

“现在这个大环境,小孩高不高考、考不考得上好大学好像也没什么所谓了,我也变佛系了,一切听天由命吧。”

身份红利,会被稀释吗?

以上,都是当下香港人口争夺战下的时代缩影。

香港的大放水,终究是因为太缺人了。

2019年末,香港人口的临时数字来到750万人,随后开启了连续三年下跌的态势。

从2020年7月到2022年底,香港居民经机场离港的净移出数量超过40万人,这些人大部分流向了新加坡、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地。

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少了,所以需要引才,能给人才提供的是香港特有的身份便利,比如税费优惠、免签多国、公费医疗等等。

尤其是教育。

但这种优势,未来也有不确定性。

就拿家长们最关心的华侨生联考来说吧,2023年,联考的报名人数增加到7300人,比去年涨了近一半。

参加今年联考的港籍学生,大约是在2004-2005年出生的港宝,未来,随着前些年“双非”婴儿数量的增加,会给联考带来庞大的考生数量。

这种升学压力,在2030年前都会比较明显。

从更长远的时间看,如今香港引入的大批人才,对后续教育资源也会存在挤压。

虽说香港的出生人口从2016年开始下滑,加上近些年新获得香港永居身份的人数不多,看上去参加华侨生联考的港籍学生会有所下滑。

但按照今年这个态势发展下来,如果半年香港就能够吸引6万人,以后的竞争压力会不会倍增?

或者,十几年之后,升学制度会不会改革?

那就不好说了。

一场错位的选择?

除去教育红利,如今的香港真有那么好吗?

80、90后这一代,基本都是看着TVB和香港电影长大的。

当时,粤语红遍大江南北,一首《狮子山下》,演绎的,是这座城市的底色——

小人物也能翻身,无论前途多么崎岖,也绝不轻易放弃。

那时,香港人都普遍相信,只要努力就有机会,只要奋斗就能成为下一个明日之星。

时过境迁,现在的香港似乎出现了空心化的迹象——

GDP增速放缓,楼市不振,大批港人北上“捞金”,一些港星接受采访时不禁感叹:

“你能想象吗,我在内地直播一周赚的钱,比在香港一年赚的钱还要多。”

与此同时,反向代购兴起。

随着跨境电商、内地免税店的日渐成熟,香港的关税优势几乎不复存在,反倒是两地相差甚远的生活成本,令港人羡慕不已。

于是,每到周末的深圳商场和地铁站,总会出现这样的身影——

用粤语夹着英文的港人,拎着大包小包的奶茶、鲍师傅、盒马采购的食物,出发回程。

我们熟悉的那个属于香港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了。

今天,如果内地精英的争相赴港,只是为了一次教育投机,那么,港府所期待的双向奔赴,到头来怕不是竹篮打水——

一场空。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63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9月25日
下一篇 2023年9月25日

相关推荐

  • 马耳他共和国简介

    我们经常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一个名称,那就是联合国观察员,里面就会偶尔提到马耳他骑士团这个名字,而在欧洲的地中海中间,也有一个名字叫做马耳他共和国的国家。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究竟这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为什么都是用的“马耳他”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跟随历史的脚步,探寻两者之间的“某种关联”。 按照历史的时间来说的话,最早先有的就是马耳他骑士团,但事实上,马耳他…

    2023年12月17日
  • 一次核准5个核电项目!四代反应堆商业化或提速 产业链公司回应来了

    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江苏徐圩一期工程等五个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要不断提升核电安全技术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全链条全领域安全监管,确保核电安全万无一失,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随后,中国广核公告,山东招远1号及2号机组、陆丰1号及2号机组、苍南3号及4号机组已获得国务院核准;中国核电公告,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核…

    2024年8月21日
  • 超400家上市公司参会!干货来了!看好数字经济战略性资产配置机会

    11月14日—17日,申万宏源·2024年资本市场投资年会在深圳举办。14日的主会场座无虚席,现场参与人数超过500人,会期期间超400家上市公司参与交流。 申万宏源集团和证券公司董事长刘健出席会议并致辞,证券公司执委会成员汤俊及相关业务条线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特别邀请了重量级专家学者、国内外主流金融投资机构、行业大型龙头企业等共聚一堂,一起探讨中国科创战略…

    2023年11月15日
  • 铭传大学研究生院

    中新网安徽新闻7月12日电(乐果 章纯)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李剑与施丹教授率研究生团队赴铭传乡开展“头雁”项目回访调研。通过实地探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为学员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指导,强化其专业技能与知识,助力“头雁”学员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及孵化带动能力,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实地探访找问题。调研期间,该乡带领调研团队参观国家4A级景区“铭传故…

    2024年11月16日
  • 实务韩国语考试签证

    不同国家向外国人颁发不同类型的签证。我身边大部分来留学的朋友,身边外国人的签证上都标注着D-2。如果你检查当前的签证,就读语言学校的朋友的签证都是 D-4的。 你知道为什么签证有多种类型以及每种签证之间的区别吗?你需要根据你来韩国的目的申请合适的签证,你知道你应该申请什么类型的签证吗? 根据韩国出入境管理局制定的法律,每种签证允许在韩国进行的活动范围有所不同…

    2023年11月30日
  • 韩国人身份证号码(韩国人身份证号码怎么看)

    说起韩国,大家都不会陌生,在我记忆里最受到触动的便是当年火遍亚洲的人气偶像团体EXO,啊当时的全民喜欢的热潮也让韩国为人熟知。但是关于韩国的身份证大家可能就没有那么熟悉了,因为韩国人的身份证上他们的格式是用韩文写一遍自己的名字,额外再用一个括号里面标注上自己汉语的名字。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 韩国人的身份证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他们,属于自己自作自受的典范。我们都…

    2023年11月26日
  • 华南理工大学mba招生简章

    华南理工大学金融MBA项目信息 招生通知详情 华南理工大学金融MBA招生简章 —— 2024级 ——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在职金融MBA项目,致力于培养有情怀的金融引领者。 项目将在具有深度和广度的金融知识课程的基础上,引入全球政治、宏观经济、管理学与科学前沿课程;在金融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全方位探讨最新金融实践和热点问题;商业伦理将贯穿所有课程,强调金…

    6天前
  • 金融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工资

    每年报考金融工程专业的人数很多,但不少同学听说千万别学金融工程,害怕金融工程专业很难就业。下面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金融工程专业毕业后可以干什么,包括金融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和方向等。 金融工程专业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结合了金融、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旨在培养具备金融模型建立和金融工具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金融工程专业除了可以在金融机构从事投资风…

    2024年1月9日
  • 美国大选地图(美国大选地图2020)

    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11月7日11点20分,美联社、纽约时报、CNN等美国主流媒体陆续报道,随着摇摆州宾夕法尼亚州翻蓝,美国民主党候选人乔·拜登拿下超出270张选举人票,在美国第59届总统选举中获胜。尽管最终结果与各大民调机构此前的预测一致,但过程中的翻转不断,让这场举世瞩目的权力之争显得格外胶着。记者在丰富的选举数据中,筛选出了九个维度,带你回顾“权力的…

    2023年11月9日
  • 国际排名前十的大学

    新京报讯(记者徐彦琳)2月18日,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声誉排名正式揭晓,清华大学在学术声誉排名方面位列全球第八名。 根据该排名,哈佛大学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世界前十大学中有6所来自美国。牛津大学位列世界第二,是自2015年以来英国院校的最高排名。虽然中国高校尚未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十,但清华大学在学术声誉排名方面保持全球第八位。慕尼黑大学、鲁汶…

    2025年3月26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