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的《2016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在北京地区本科及以上的学生中,哲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最高。
哲学专业学生就业率最高,似乎与长期以来“哲学冷门”的流行观念相左。事实上,就在随后发布的《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中显示,从2010年到2015年硕士研究生各学科(不含艺术学科)招生情况来看,哲学招生规模保持平稳甚至有所下降。
哲学离生活很远,似乎是大多数人对哲学的认识,但哲学真的离生活很远吗?本报专访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胡军,胡军曾撰写哲学常识普及书籍《哲学是什么》。他说:“哲学不是无用,哲学离生活也非常近,不仅是那种平常所说的哲学引领生活,同时它也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只是人们通常并未注意而已”。
哲学无用论错在哪里
已故的哈佛大学著名哲学教授拉尔夫·巴顿维说 “哲学既不平凡朴实也不实际,而且也不是追求成功的手段。哲学的立足点就在常识的不可靠近之上,哲学在庸俗的成功标准的独断专行之外。如果哲学是有利的,那是因为它给生活提供了某种不同寻常的价值,但是衡量哲学的价值标准,不在哲学之内,而在哲学之外”。
这段话常常被解释成为“哲学无用论”,但哲学真的无用吗?哲学和生活究竟是什么关系?胡军说,“对于哲学无用,有两种说法,一种就是无用论,另外一种是无用即大用。我认为是有用的,事实上,哲学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已经极大地改变了这个世界。哲学首先是好奇心,强烈的好奇或惊讶引导我们做深入的研究,而如此强烈的好奇心,并非人人都有,我们每个人都有眼睛,近视眼也不是现代才有的,但是眼镜的发明,却非得深入研究人的感官才行。早在2500年前,毕达哥拉斯学派就专门研究过人的感觉器官,可惜只剩下了零星的残篇。后来也一直没有中断,到文艺复兴以后,研究开始变得非常深入,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照相机,都是模仿人的视觉器官最前面的部分,叫镜体。镜体后面是视网膜,视网膜后面是内传神经,内传神经直接与大脑联系。通过这样的生理学的过程,我们才有可能知道我们究竟看到了什么东西。所以我认为哲学的核心部分,就是认识论。认识论引导我们自己所不了解的,不知道的世界,要去不断地追问或研究”。
科学家都是哲学家
哲学从未离开生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老子、孔子,在他们的时代,他们的学问本身就是经世致用的,他们致力于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状态。胡军说,“但是真正大规模地开始引领生活,是文艺复兴之后的事情”。
这种改变不仅是精神上的,甚至也不仅是生活方式上的,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大规模地产生影响,胡军说,“比如手机,只要进入地铁里,就会看到很多人都低头看手机。于是你就发现绝大多数人的阅读方式变了。为什么变了?知识引领的。又如飞机,古人看到鸟在天空飞翔,他们也想飞。后来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达芬奇曾经动脑设计过怎样使人的身体长出翅膀,能长出翅膀吗?这个思路叫仿生学。到后来在空气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逐渐形成飞机。这些其实都和哲学有关,我是研究知识论或认识论的,深深感觉到在认知科学理论的引领下,我们的生活内容及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科学家改变了人类世界,科学家本身,也多是哲学家,胡军说,“19世纪30年代之前,是没有什么‘科学家’的称谓的。比如哈维、波伊尔、牛顿、道尔顿都不认为自己是科学家,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哲学家,在哲学领域内从事研究。牛顿最伟大的著作叫《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德尔顿的代表作是《化学哲学的新体系》。可见,哲学与科学是密切相关的。或者可以进一步说,科学是源于哲学的,尤其是源于哲学的核心领域认识论的。”
不懂几何的学者请勿入内
柏拉图学园门口写着一行字,“不懂几何学者请勿入内”。在今天,几何已经成为中学必修的课程,而在现实中,则可能是学习最多也用得最少的一门课程。
但在胡军看来,事实并非如此,他说,“我们先看看《论语》中的对话模式。学生有了问题就问老师,老师也就借机直接把答案给了你,比如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直接把答案给了颜渊。颜渊又问怎么来具体实行仁,孔子还是直接回答说:非礼勿视,非礼听,非礼言,非礼勿动。这场对话也就终止,相互之间没有讨论或论辩的过程。与此不同的是,在《柏拉图对话集》里,你很难找到问题的答案。他们关注的是讨论或论辩的过程。‘不懂几何学者请勿入内’这句话所反映出来的正是如此,几何学就是他们讨论问题的基本模式或程序。”
看似枯燥、看似无用的几何,真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思辨的精神、培养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胡军说,“大家都参加过几何学的考试,如果你在考题之后直接写上答案,哪怕是正确的,也不得分,或者得很少的分,因为那是不对的。考试的目的是要考察你解读或论证的过程。哲学的核心要素就是论证。从理性的角度看,要论证或说理就是必须用有论证或说理的方法理论,也就是逻辑学。哲学思想或科学思想都必须要论证,不论证是不行的”。
大型交响乐与“和而不同”
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催生了精神产品的需求,这或许正是哲学专业学生就业率更高的原因之一,因为精神产品的生产,和哲学是分不开的。
如新年音乐会,以前多数人觉得交响乐听不懂,但现在,听它的人越来越多了。胡军说:“交响乐虽然是西方的,但却和我们的传统在某些层面出现了奇妙的符合。我们传统文化讲‘和而不同’,其中涉及到的一些话题没有明确的含义。为此,我略微看过一些关于古希腊的音乐方面的书。在古希腊哲学家们看来,音乐就是数学,数学是音乐的基础。你不懂数学,数学不好,就一定搞不好音乐。正因为有精确的数学为基础,所以西方才出现了关于和声、复调以及以精确的数学计算为基础的乐器,如钢琴等。所以,大型交响乐就是我们传统文化所谓的‘和而不同’的艺术领域内的具体落实”。
哲学是一个庞大的领域,它不仅和许许多多的学科有着不可分开的交集,甚至也为这些学科提供着根本的研究方法。胡军说,“《亚里士多德》中文版全集第一卷讲的不是他的哲学思想,而是题为《工具论》。哲学思维必须有它自己的系统而严密的工具。什么工具?那就是逻辑学。正是因为有这样严密系统的思想工具理论,由此而在漫长的历史上形成哲学思想必须是具有结构性的、系统性的,相互之间有着严格合理的推导论证的关系。历史也清楚地表明了,正是这种以严格推导论证为基础的思想,才形成了现代公民社会的规则”。
中国的科学和哲学
近年来,中国古代的哲学、科技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研究者众。“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科技”这个著名的李约瑟之问也被一再提起。
怎样看待中国古代的哲学和科学?胡军说,“李约瑟认为中国的科技从公元前1世纪到15世纪领先世界16个世纪。但是李约瑟感觉困惑的是,为什么到明朝的时候就不行了?对此,爱因斯坦有过思考并给出两个原因。第一,西方科学文明依靠如下两个要素,首先是古希腊时期的抽象的逻辑理论体系。第二,通过实验发现因果之间的关系。这两点,尤其是第一点是和哲学密切相关的。这就是很多科学家都曾认为自己是哲学家的原因。上世纪70年代北大心理学系和哲学系还在一起,后来分离出来的”。
在今天,哲学教育已经相对普遍,但对于哲学的认识显然还是不足,这或许正是哲学专业招生冷门就业却热门的原因之一。胡军说,“文艺复兴开始将理论性的知识与实验结合起来。这一结合的产物也就形成了后来的工业革命。蒸汽机、电、内燃机、电脑、手机,都是首先有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体系,然后通过科学实验才形成的产品。可以说,似乎是这些工业革命的产品在影响我们的生活,实质上是知识在引领我们的生活。或者更进一步说是哲学在引领我们的生活,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
文/本报记者 迟乾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6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