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沉痛的消息传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牟阳灵于2019年10月19日因病去世,年仅45岁。
牟阳灵教授,中组部“青年千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脑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主要运用电生理、光遗传学、动物行为学、病毒示踪、双光子/共聚焦显微成像等技术手段研究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环路和细胞学基础,近期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Reports,PNAS,Elife,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
牟阳灵老师的离世,让我们沉痛、惋惜,也再次警醒我们高校老师和科研工作者们,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千万要注意身体。高校老师和科研工作者因过劳等原因发生身体意外的事情,近来已经发生好几起了。
今年6月29日,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医师王辉博士在家中突发心脏骤停,被送到朝阳医院急诊后,但抢救无效,于6月30日凌晨去世,年仅32岁。
王辉,男,住院医师,毕业于北京大学,眼科学博士,曾于日本名古屋大学附属病院眼科进修学习,擅长眼外伤、斜弱视、白内障、青光眼等疾病的诊治,任北京同仁医院团委副书记,曾获2016年“全国十佳优秀住院医师”称号。
5月15日,天津医大二院王一博士突发脑出血于离世,年仅41岁。
王一,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2010年6月-2011年6月赴日本近畿大学研修(有相片)主要研究方向为泌尿系肿瘤靶向治疗及预后研究。临床方面从事泌尿系肿瘤微创手术及其他疾病诊疗等。
去年10月份,曾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有两名青年学者突然离世。
一是10月11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教师赵艳云在华中科技大学旁听拓扑学课程时突然心脏骤停,不幸去世,年仅35岁。
赵艳云,1983年出生,西班牙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统计学博士、西班牙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经济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硕士、北京工商大学金融学士,研究领域为贝叶斯计量经济学、理论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等。
赵艳云
二是10月6日,另一位青年学者——上海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系系主任金煜,也因病医治无效在医院逝世,年仅39岁。
金煜,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系系主任,复旦大学经济学士、硕士,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主要为金融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
金煜
一周内,两名优秀青年学者不幸离世,都才30多岁。这些年纪尚轻的学者突然离世,提醒我们应该重视科研圈普遍存在的过劳问题。
据悉,这些身体出现问题的青年学者,有的为了科研经常熬夜,被认为是部分人出事的原因。
从事科研工作压力之大,众所周知。很多青年学者经常过着5+2、白加黑的生活状态。笔者曾经和复旦大学一位青年教师聊天时,对方表示,因为科研压力的原因,自己基本上没有夜里12点前睡觉的情况。
拥有高学历的青年群体,往往都有很高的自我要求和自我期待,在优秀是一种习惯的同时,经常透支身体往往也是这个群体不可忽视的问题。针对最近发生的这两起事件,应该引起大家对于健康问题的警觉。
因为一旦你的健康出现问题,不但于自己来说是一种不幸,同时也是学校的损失,更会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悲痛。
高知群体过劳早逝的情况还有很多。去年5月,一位年轻的经济学博士陈锦旗不幸猝然离世。去逝后,他的亲人给公众写了一封信,名为《歇一歇,拥抱下转身就在的幸福吧》一度刷屏。这里也奉劝大家在奋斗之路上,经常能够歇一歇,拥抱下转身就在的幸福,切莫过度透支健康,透支生命。
参考资料:
http://wls.zuel.edu.cn/2016/0407/c3776a83879/page.htm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05985
https://baike.baidu.com/item/金煜/22911787#viewPageContent
http://www.wuhanews.com/read/3428.html
http://www.sohu.com/a/280934734_741918
http://www.sohu.com/a/280404636_99911507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6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