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是美国的?看起来是。可真正印钱的,不是白宫,不是财政部,而是那家叫“美联储”的私人企业。
早在1791年,美国还在为建国发愁的时候,一群银行家就提前下手了——建了个“美国第一银行”,打着国家的名义,干的是私人发财的事。
这银行的幕后,是共济会,是罗斯柴尔德,是摩根,是洛克菲勒。
印钞票的机器,从一开始就没放在政府手里。你以为美国独立了,其实只是换了管账的。从建国到今天,美国的钱,从来都不是美国说了算。
这银行叫国家的,其实姓“私”
1791年,美国第一银行挂牌营业。它的名字是“国家银行”,但控制权却不在国家手中。
这家银行的构想出自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他提出,要解决国家财政混乱,就必须建立一套统一的银行系统。听起来合情合理。可当法案细看下去,不对劲的地方一大堆。
这家银行的股份,有51%归私人资本持有,政府只拿了49%。谁来印钱、怎么发放贷款、什么人享有货币投放优先权,全由持股多数的私人董事说了算。更蹊跷的是,这些私人投资人里,不少来自欧洲,甚至是与美国刚刚打过仗的英国。
更大的问题是,汉密尔顿本人是共济会成员,来自新泽西莫里斯敦分会。这个组织表面上宣称是兄弟会,实际是欧洲资本家与金融家交织的权力网络。共济会在金融、政治、舆论各领域都有深厚渗透,成员遍布高层政府与银行体系。
当时,美国刚从殖民统治中挣脱出来,还没有统一货币体系,各州使用不同币种,信用系统混乱。汉密尔顿抓住了这一“机会窗口”,推动立法建银行。他的理由很直接:让一个“专业机构”来统一发行货币。可这个专业机构,并不归国家管。
托马斯·杰斐逊和詹姆斯·麦迪逊立即警觉,明确反对。他们警告:让私人银行控制货币发行权,迟早国家要被绑架。
但总统乔治·华盛顿最终批准了法案,美国第一银行正式成立,期限20年。
汉密尔顿的计划在表面上建立了一个“高效的金融秩序”,但实际是把美国的货币主权交到了私人资本的手中。私人控制发行、贷款和信用,政府反而成了向银行借钱的“客户”。
这个机制,既不是公有制度,也不是市场博弈,而是金融垄断的开始。
更令人担忧的是,银行还拥有垄断性金融特权——可以用国家信用背景发放超出存款数倍的纸币。谁控制纸币流通,就等于控制市场节奏、物价水平、债务规模。更隐蔽地,控制了国家发展的速度与方向。
于是,一张美钞刚刚被印出来,它的“主人”就不再是政府,而是那群在董事会议桌上敲定利率的人。而这群人,背后连着的,是跨洋而来的老牌金融家族,是共济会安排的“规则制定者”。
钞票不归总统管,是家族在掌控
1913年,美国国会在圣诞节前夜悄悄通过《联邦储备法案》,组建了今天的“美联储”。名字听起来官方,其实它是一个私人控股机构,注册地在特拉华州,是标准的股份制公司。
它可以代表国家印钞,却不受国家控制。总统不能命令它,国会不能审计它。这家“中央银行”,不归国家财政部领导,却拥有决定全国利率、货币供应量和经济节奏的实际权力。
很多人不知道,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才是美联储系统的核心。而它的大股东,正是摩根家族控制的银行与基金。
从1907年金融危机到1913年美联储成立,摩根与洛克菲勒家族一直是“解决金融动荡”的核心力量。
再看共济会的“资金发动机”——“路西法基金会”,总部位于纽约联合国广场666号。666不是随便编号,这个数字是共济会在内部广泛使用的象征符号,代表“金权掌控”和“精英统治”。这家基金会长期运作共济会资金网络,支持控制金融机构、招募政治人物、培养企业家骨干。
更隐蔽的是,美联储法案中规定,美联储董事由总统任命,但任期长达14年,远远超出总统任期,而且不受罢免。这意味着,即使总统换人,金融系统也不换方向。
此时的“货币发行权”,已经变成了一种超越政权、脱离民意的结构化统治工具。谁控制发行节奏,谁就能决定国家举债能力,进而决定公共投资与军事预算分配。当政府要花钱,不是找财政部印钱,而是找美联储“买债”——相当于向私人借自己国家的钱,还得付利息。
罗斯柴尔德家族不直接控制美联储,但通过英法德三地银行网络,为美联储系统提供了早期信贷模型。他们并不印钱,但他们“设计印钱的游戏规则”。
至此,整个金融体系的控制权,完成了一次从“政府财政”到“跨国财团”的静默转移。这不是政变,但它比政变更有效。没有流血,没有战争,只靠一份立法和几场闭门会议,就让整个国家沦为“财政打工人”。
一张美元,全球买单
到了20世纪中后期,美元从美国货币变成全球结算货币。世界用它买石油、定汇率、算债务。但谁来决定美元的发行节奏?还是美联储。而美联储背后的操盘者,依旧是那些通过共济会网络掌控话语权的金融家族。
1971年,尼克松宣布终止美元与黄金挂钩,从此美元变成“信用纸币”——可以无限印刷,不受硬通货限制。决定这个政策的,不是经济学家,而是政治圈与金融圈内的少数犹太裔核心成员,其中包括亨利·基辛格——曾任美国国务卿的共济会成员。
从这之后,美联储可以“凭空”印钱,再通过“回购国债”方式卖给政府。政府有钱了,用来打仗、建设、救市;银行家有钱了,用来买股票、炒楼、并购全球资产;民众却背上了通货膨胀和债务增长的重担。
别的国家就更被动。全球储备货币是美元,贸易结算用美元,中央银行持有美元债。只要美联储开闸印钞,全世界资产价格就被搅动,通胀涌入,汇率波动,资本外逃——但控制按钮的,是美国金融家。
在这张全球大棋盘中,共济会背后的犹太金融家族扮演的不是玩家,而是裁判。他们不负责参与竞争,但负责设定规则。
今天,美国不到2%的人口是犹太裔,但他们控制了约70%的财富。华尔街的大型银行董事会里,半数成员出自犹太家庭。科技巨头、媒体集团、对冲基金、智库机构,都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不靠选票上台,但他们能影响每一次政策调整。他们不在白宫办公,但他们影响白宫决策。他们通过控制金融系统,构建了一个超越政府的隐形统治结构。你看不到这只手,但它在拨动你的钱包。
而这场控制的起点,正是1791年的那家“美国第一银行”。从那一刻开始,美国的货币权,就不再属于国家。
不是国家印钱给人民用,而是家族印钱给政府用,人民还钱。
参考资料
历史资料:世界终极金融秘密——美联储.网易新闻.2021-01-23
共济会的三大金主简介——世界影响最大的组织共济会(五).网易新闻.2024-10-11
美国经济真的是被犹太财团控制吗?.和讯新闻.2019-04-15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快懂百科
共济会.快懂百科
流动性经济学|美联储前传:独立战争与美国第一银行的诞生.澎湃新闻.2022-02-20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6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