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医学院2024年的录取分数线,临床医学八年制居然超过了清华协和!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依托着附属的瑞金医院、仁济医院这些响当当的三甲医院,它的科研实力确实就摆在那里,直接对标国际水平的。
说到上海交大,那个船舶与海洋工程是绕不开的话题。这专业在全球的排名,一直是第一,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学生毕业了,出路也清晰得很,不是去中船集团,就是去海事局,基本都是这个领域的头部单位。这背后,是整个学校在这个方向上长年累月的投入和积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分数线这个东西,在不同省份看,感觉完全是两个世界。就拿文科来说,云南的考生要考到660分,才能排进全省的前93名,这个分数才能摸到交大的门槛!可是在宁夏,分数线是626分,对应位次是52。这么一算,差了34分,这背后是完全不一样的竞争环境。理科也一样,内蒙古的分数卷到了693分,全区排名才55,招生名额就那么几个,压力可想而知。
新高考省份的玩法就更多了。
浙江的分数线直接突破了700分大关,定格在702分!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能考到这个分数的学生,在浙江基本上可以横着走了。
北京的情况又不一样,那个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组,也就是01组,分数线就降到了676分。这种合作办学项目,有时候确实提供了一些新的可能性。比如交大自己和密西根学院搞的那个双学位项目,上海本地的考生去报,录取线就比普通批次低了15分左右。这算不算是一种信息差带来的“福利”?或者说,是一种地域性的博弈技巧?
总有人在说一句老话,“交大工科强,文科弱”。。。这个观念现在可能需要更新一下了。就说它的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里面的金融学专业,妥妥的文科招生大户吧?就业率达到了98%,毕业生的起薪水平,在全国的财经院校里都是能排上号的。不能再用老眼光看问题了,时代在变,学校也在发展。
还有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看法,很多人觉得“含金量低”,似乎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事实呢?交大和巴黎高等商学院联合培养的那个项目,毕业的学生里,有百分之六十的人,最后都进入了世界500强公司。这个数据,比很多名校的王牌专业还要亮眼。这说明,这种培养模式出来的学生,在国际就业市场上的认可度很高。
有些特殊的招生渠道,分数真的让人意想不到!
比如通过高校专项计划,宁夏理科有名考生460分就被录取了,读的是护理学专业。这个分数和前面那些六百七百分比起来,简直就是两个次元。这说明,只盯着普通批次的分数线看,会错过很多信息。
“3+1+2”模式的省份,也有类似的机会。河北省的物理类考生,如果走国家专项计划,654分就能上,比普通批次低了19分!湖南省的历史类考生,走专项计划也只要625分。这些分数差,对于处在边缘的考生来说,就是决定性的。这些信息,往往藏在招生简章的角落里,需要自己去挖掘。
现在AI专业的热度,大家有目共睹。圈子里都在猜,这股风这么大,交大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分数线,明年会不会跟着往上涨个5到8分?毕竟这个专业和华为、中芯国际这些行业巨头合作紧密,保研率超过35%,吸引力太大了。医学类也是一样,热度一直没降过,特别是临床医学八年制,在新高考的省份,大家都在估摸着,690分可能都打不住了!
政策的风向也在变。中西部专项计划要扩招10%,这对甘肃、广西这些省份的考生来说,是个好消息,意味着位次要求可能会稍微放宽一些。学校自己也在搞创新,新开了一个“智能船舶”实验班,第一年招生,谁也不知道分数线会是多少,这就像开盲盒,说不定就有“捡漏”的机会。
填报志愿,看的就是个匹配度。如果你是全省排名0。3%以内的学霸,那没什么好犹豫的,直接冲工科试验班,比如那个“吴文俊班”。如果排名在前1%左右,想求个稳,那医学院的五年制是个很好的选择。要是排名在前3%,想有个保底的,农学院的提前批也可以考虑一下。
上海本地的考生,手里的牌就更多了。除了前面提到的密西根学院项目,还有综合评价这条路。面试成绩的比重占到了30%,而且通过这个渠道录取的学生里,上海本地生源的比例超过40%。这种“主场优势”,确实是外地考生羡慕不来的。
对于非上海户籍的考生,还有一条比较迂回的路子,就是“民族预科班”。读一年预科之后,第二年转入主修专业,没有分数限制。这算不算是一种“曲线救国”的策略?这需要符合相应的身份条件。
信息太重要了。青海就出现过国家专项计划理科578分被录取的情况。这个分数,在很多人的想象中,是完全不可能和交大挂上钩的。到处都是高不可攀的分数线,但仔细找找,到处也都是缝隙和机会点。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7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