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仅录取50人的大学,真的值8亿元吗?
有人可能会说,一年只招50个本科生的学校,有什么好说的?可当你看到这个学校的“开局牌面”,你可能会愣住——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大学,而更像是中国高等教育版图上的一次“孤注一掷”的实验。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2025年首次本科招生,面向福建、河南、江西、湖南、广西五地,仅录取50人。这是一场彻底“反规模思维”的尝试,每位学生背后,是超过1600万元的年度投入。如果你还觉得这是夸张,不妨看看它的骨架、血肉、灵魂。
谁在打造这所“新物种”大学?
表面看,这是由河仁慈善基金会出资创办的一所民办大学。其背后的发起人是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一位因公益而广为人知的企业家。
他曾言:“不从汇率考虑,我们办学的花费跟斯坦福一样。”而这所学校正是对标斯坦福的战略产品。
校长是谁?王树国,曾执掌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两所“双一流”高校的大人物,退休后“零工资”再出山,义务担任校长。他说:“创办一所引领未来的研究型大学,其价值高于一切。”
不按套路招生:只招精英,只做未来
2025年,福耀科大五省共招50人,投档线高得惊人:
河南:投档线658分,最高683分;福建:投档线629分,最高657分;湖南:投档线635分,最高649分;江西:投档线617分,最高640分;广西:投档线616分,最高635分。
这不是谁都能进的“富人大学”,而是高分段考生的少数特权。每位学生都有专属编号FYUST20250001~50,校长亲签录取通知书,还未开学就被赋予“创业者”“新时代开拓者”的身份标签。
师资堪比“诺奖预备队”:7位学院院长亮相即封神
福耀科大的核心院系均由国家级或国际级重磅学者担任院长:
智造与未来技术学院:沈卫明,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运载与智慧交通学院:邱毅,国家特聘教授。计算与人工智能学院:罗军舟,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蒋建中,浙江大学资深材料专家。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徐飞,曾任交大、西南交大高管。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谢维,认知疾病领域权威。文理学院:朱佐农,数学可积系统专家。
这批人本可继续在“985”舞台上呼风唤雨,却选择来到这座全新的学校,某种意义上也是一次理想主义的联合冒险。
教育理念上的彻底颠覆:从“工厂模式”到“个性工坊”
“我们从本科开始,就按兴趣制定个性化方案。”
这句话不是噱头,而是福耀科大的本硕博贯通8年制的核心设计逻辑——从大一就开始规划未来研究路径,而不是等本科毕业再考研读博。
教学模式也彻底摆脱传统灌输:
大一、大二:文理学院打基础;大二下学期:四个方向自由选择(计科、智造、车辆、材料);大三:专业课;大四:赴海外名校联合培养。
本科即双学位,硕博继续,学术路径一次性规划到底。
出国费用谁来掏?奖助体系全兜底
福耀科大明确承诺:任何学生不会因经济问题中断学业,包括国外学习交流。
学费每年5460元,住宿费1200元,堪称“高配低价”。在奖助体系加持下,不让“寒门”错过与剑桥、牛津、MIT并肩学习的机会。
这是学校,还是未来社会组织的“试验场”?
我们到底该如何定义这所大学?
它的设定,比肩国际、理想主义爆棚、资源逆天,但它真正的意义,或许不只是高等教育的新物种,更是中国社会在探索一种新型人才生态系统的起点。
它给我们带来的问题是:
教育可以脱离体制设计吗?公平与精英教育之间是否存在平衡?一所大学的价值,是从规模衡量,还是从深度锤炼?
王树国说:“历史给了我一个机会,在这个时代做一所引领性的大学,我非常幸运。”他没有说自己有多伟大,而是反复强调“时代的任务”。
而这,或许正是“福耀科技大学”名字背后真正的含义:把希望与光,送入年轻人的生命之中。
FYUST,这所大学值不值得看好?
它或许不是传统意义上“成功”的样本,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次时代的挑战。
也许若干年后,它会如斯坦福一样,成为一代科技浪潮的孕床;也可能,它只是一次精英教育实验的波纹,渐渐淡出公众视野。
但无论如何,它已经撬动了某些旧有教育秩序的根基。
【信息源】
福耀科技大学官方微信每日经济新闻CCTV-4《鲁健访谈》中国福建官方微信号福州晚报九派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描述及图片源于网络,旨在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任何低俗或不良引导。若涉及版权或个人权益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文中若有任何争议信息,经联系后亦将迅速删除或更正。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7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