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尼亚Studium于1088年出现之后始终是罗马教会与神圣罗马帝国争夺的焦点,学堂成立之初是由神罗皇帝腓特烈一世(Frederick I)加持的,他在1155年发布了《Constitutio Habita宪章》保证学堂在政治上自由独立,师生的人身安全不受侵害。
教会为毕业生发放工作许可证
1219年教皇奥诺里乌斯三世(Pope Honorius III)通过在博洛尼亚任命一位副主教,专职为毕业生颁发教学许可证(Licentia docendi)开始介入学校运作。
博洛尼亚大学毕业生凭借着罗马教廷颁发的这个证书可以在世界各地任教,学生们于是开始要在“吃饭”和“自由”之间做出取舍,学生对Studium的控制权逐步转移到教师手中。
随后的几个世纪里意大利北部神圣罗马帝国、天主教会、地方独立自治政府和法国入侵等几股势力此消彼长,博洛尼亚战乱不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神罗的势力渐渐减弱,教皇的势力开始坐大,即使发生了1378年西方大分裂,法国君主将罗马教皇和教廷迁至阿维尼翁都未影响教皇对学校的强烈控制欲望。
教会在学校设立神学院
1360年,罗马教廷在Studium设立神学院,从而改变了直到那时学校还仍保持的世俗和科学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思想自由的空间被大幅收紧。
不过正是由于这一时期的政局动荡,罗马教廷的势力曾经两次被起义的民众们赶了出去,博洛尼亚大学产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和学者,其中包括与但丁、薄伽丘并称意大利“文坛三杰”的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a,1304-1374年),他在1320年进入博洛尼亚大学修读法律,却对文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最终成为一代文学大师。
教会将教师纳入公务员队伍由政府发工资
1394年教皇势力回潮改组博洛尼亚地方政府,学校也经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革,那就是教师成为隶属于政府的公务人员,由政府从征收的商品税(Gabella Grossa)中支付工资。结果是大量高水平的外籍教师被挤走,只有博洛尼亚本地出生的教师可以留下任教,教师们为了养家糊口开始被迫进行自我审查,在政治上管住嘴和笔设法与教廷中央保持一致。
由于过往博洛尼亚大学的学术威望,大批毕业生在世界各地任教使这座城市成为欧洲耀眼的舞台。1530年2月24日,教皇克莱门特七世(Pope Clement VII)选择在博洛尼亚为神罗皇帝查尔斯五世(Charles V)主持盛大的加冕典礼。
历史上曾有三位教皇毕业于博洛尼亚大学法学院。其中,教皇亚历山大六世(Pope Alexander VI)毕业于博洛尼亚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加入教会由其叔父教皇卡利克斯三世(Pope Callixtus III)提拔为枢机主教,他本人于1492年当选为罗马教皇。
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修读罗马法和教会法博士学位,毕业于查尔斯五世加冕大礼的同一年。他毕业后留校任教,十年后辞去教职移居罗马加入教会获得晋升机会,1572年当选教皇。
教皇英诺森九世(Pope Innocent IX)进入博洛尼亚大学修读罗马民法和教会法博士学位,于1544年毕业后加入教会成为神职人员,1591年当选为罗马教皇。
博洛尼亚大学成为反对宗教改革的堡垒
博洛尼亚大学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威望和学术成就的高等学府,在文艺复兴后逐步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发生在十六世纪中叶。
天主教会于1545年至1563年间在意大利北部召开的“特伦特会议”决定对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宗教改革运动实施反击,会议通过了反宗教改革的行动方案,将宗教改革的意见视为异端邪说进行无情打击。
1547年教廷开始对学校重组,任命一位枢机大主教为教会监督人,原来的博洛尼亚副主教任校长,设立一个新的四人监督委员会负责审查学校运作,博洛尼亚大学被打造成反宗教改革的堡垒。
教廷同时在博洛尼亚设立宗教裁判所,许多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的研究受到严格限制,有学生和教师被抓捕甚至处决,大批支持新教的日耳曼裔教师和学生逃离了这座城市。
进入十七世纪以后博洛尼亚大学发展几乎停滞,饥荒和瘟疫流行使城市人口大幅下降,教廷却大量增加税收补贴学校,结果使教授的数量不降反升,许多有权有势的人轻易通过关系就可以混上教职,竟然出现了一名学生配置四名教授的现象,课程越开越多,质量却越来越烂。
1796年,在法国大革命的感染下,学生路易吉·赞博尼和乔瓦尼·巴蒂斯塔·德·罗兰迪斯企图推翻教会的专制主义,但未果被捕后遭到处决。
几周后,拿破仑的法国革命军进入博洛尼亚,随后意大利共和国成立,教廷在学校的管理机构被取缔。
新政府颁布法令切断了教会与学校的关系,同时废除了全部“神学”和“教会法”内容的教学,博洛尼亚大学改革后仅保留了物理、数学、医学和法律四个院系,大学校长由教授选举产生。
学校从市中心的大教堂和修道院迁出搬到市区东北部的文化新区——波吉宫(Palazzo Poggi)。
在拿破仑席卷欧洲的革命浪潮退去后,教皇利奥十二世(Pope Leo XII)在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庇护下卷土重来,要求神学、法律、医学以及哲学这四个新成立的学院必须坚持宗教价值观,而当时欧洲其他国家已经接受实证主义的理念。
教皇罢免了教授选出的校长重新任命红衣主教担任校长,恢复思想道德监督委员会检查教师意识形态规范,新入学的学生必须提供一份由教区牧师签署的品行良好证书,签署表格同意完全控制他们公共和私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等等,完全是逆历史潮流而动。
但不论教皇如何想方设法阻止社会的发展进程,但人类进步的步伐已经无法阻挡,各地民众的起义最终使教皇国灰飞烟灭,教会的势力从博洛尼亚大学彻底消失。
#头条创作挑战赛#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7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