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914 年,梁启超在清华演讲时引用《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后这 10 个字成为清华校训。
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励志格言。“自强不息” 在清华是 “死磕到底” 的科研精神 —— 两弹元勋邓稼先在罗布泊隐姓埋名 28 年,用算盘算出原子弹核心数据;如今清华芯片团队连续 5 年攻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让 “卡脖子” 领域有了中国方案。
“厚德载物” 则藏在细节里:老校长梅贻琦 “一生为教育”,拒绝当国民党高官;如今清华毕业生中,每 3 人就有 1 人选择基层、国防等 “硬骨头” 领域,他们说 “校训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二、北京大学校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这 8 个字没有刻在石碑上,却刻在北大人的骨子里。1919 年五四运动中,北大学子举着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的标语上街,“爱国进步” 是血与火的呐喊;上世纪 80 年代,“民主科学” 的旗帜推动思想解放,成为改革开放的精神火种。
今天的北大,校训有了新注解:援鄂医疗队里,北医师生用专业守护生命,诠释 “进步”;人工智能实验室里,团队研发的 “悟道” 大模型,用技术普惠践行 “科学”;西藏墨脱的支教点,北大研究生教孩子学编程,让 “爱国” 有了更具体的模样。
三、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这句源自《论语》的校训,藏着复旦 “做实事” 的底色。“博学” 不是贪多求广,而是像陈寅恪说的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复旦中文系既研究甲骨文,也开 “网络文学课”;医学院既攻克癌症,也研究社区养老,让学问接 “地气”。
“笃志” 则体现在坚守中:病毒学家闻玉梅 80 岁仍带队研发疫苗;哲学系教授陈来深耕儒学 60 年,说 “做学问要像老和尚撞钟,天天撞”。疫情期间,复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一句 “党员先上”,正是 “切问而近思” 的生动注脚 —— 不空谈大道理,只解决真问题。
四、浙江大学校训:求是创新
“求是” 二字,是浙大从 1897 年建校就有的基因。竺可桢校长曾问新生:“诸位到浙大来,想做什么样的人?” 答案藏在他自己的选择里 —— 放弃美国优渥条件,回国建气象站,哪怕战乱中带着仪器跑遍大半个中国。
“创新” 则让这所百年老校始终年轻:从培育出世界首例试管山羊,到研发出 “嫦娥” 探月车的避障系统;从创办全国首个 “人工智能竺可桢学院”,到把实验室建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帮商家搞智能设计。浙大师生说:“求是是根基,创新是翅膀,缺了谁都飞不高。”
五、南京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南大的校训自带 “厚重感”。“诚朴” 是不搞花架子 —— 物理系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论文,却坚持 “不唯影响因子,只看真贡献”;历史系教授们用 20 年编完《南京大屠杀史料集》,说 “诚就是对历史负责”。
“雄伟” 则藏在担当里:上世纪 50 年代,南大主动拆分学科支援 10 多所高校;如今,环境学院团队在长江边守了 30 年,让太湖蓝藻从 “年年爆” 变成 “年年少”。正如老校长匡亚明所说:“大学要养‘大器’,不造‘小器’。”
六、中山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这 10 个字源自《礼记》,却被中大读出了 “岭南味”—— 灵活而务实。“审问” 不是抬杠,而是像陈寅恪提倡的 “怀疑精神”:医学院团队质疑国外 “新冠后遗症研究结论”,用 2 万例本土数据得出更精准的结论。
“笃行” 则体现在 “敢闯” 里:改革开放初期,中大率先与香港高校合作;如今,深圳校区的 “无人船实验室”,把科研船开到南海岛礁,用技术守护蓝色国土。岭南人说:“中大校训像老火汤,慢慢熬才出味道。”
七、武汉大学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珞珈山下的校训,带着楚文化的 “霸蛮” 与灵动。“自强” 是抗战时西迁乐山,在庙里办学也不辍;“弘毅” 是钟扬教授 16 年扎根西藏,收集 4000 万颗种子,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拓新” 则让武大总能踩准时代节拍:从研制出国内第一台激光器,到成为 “樱花季直播” 的顶流;从创办全国首个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到用 AI 修复敦煌壁画,让古老文化 “活” 起来。
八、哈工大学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这八个字像东北人的性格 —— 实在、较真。“规格严格” 到什么程度?上世纪 50 年代,学生画图差 1 毫米,被教授当场撕掉重画;如今,航天学院造卫星,每个零件要过 “三查四验”,说 “太空不允许返工”。
“功夫到家” 则藏在 “硬成就” 里:从参与 “两弹一星”,到研制 “天宫” 空间站机械臂;从把机器人送上月球背面,到帮雪龙号破冰船升级导航系统。哈工大人说:“我们校训没那么多文采,但每个字都能砸出火星子。”
这些校训,其实是中国人的精神缩影:有 “为天地立心” 的家国情怀,有 “板凳甘坐十年冷” 的治学态度,更有 “敢为天下先” 的创新勇气。
今天的年轻人总说 “迷茫”,或许可以回头看看这些校训 —— 它们从不是挂在墙上的装饰,而是前人用百年实践写下的 “人生说明书”
你母校的校训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哈。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7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