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一篇小文介绍解放后国家是如何抽调全国资源帮助东北建立高等教育体系,这个话题下很多东北IP过来反驳, 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伪满时期东北的高校有很多, 而且还有些是所谓帝国几大之一,那我稍微分析一下。
我们先看下当时的伪满大中专院校清单
国立新京工业大学:。 国立奉天工业大学 ,国立哈尔滨工业大学 ,新京法政大学 ,新京医科大学。 满洲医科大学 ,盛京医科大学 ,国立哈尔滨医科大学 ,佳木斯医科大学 ,
(开拓团学院不在讨论范围。)
国立奉天农业大学,国立新京畜产兽医大学
一般学院
大同学院,锦州省立医学院 ,东安省立医学院,奉天药剂师养成所,兴安医学院,北满学院,奉天商科学院,国立兴安学院,本溪湖工业实习所,新京王道书院,奉天铁路学院,哈尔滨铁路学院,满洲国新京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兴安学校,陆军高等军事学校,陆军军需学校,陆军飞行学校,陆军通信学校,陆军汽车学校,陆军军医学校,陆军兽医学校,中央警察学校
交通部附设哈尔滨船员养成所:1937年创办
国立师道大学:位于吉林市黄旗屯。前身是吉林大学。1942年3月2日改为国立师道大学。
国立新京女子师道大学,国立师道学院,师道学校: 。奉天师道学校 ,锦州师道学校,安东师道学校,承德师道学校,通化师道学校,四平师道学校,东丰师道学校,吉林师道学校,新京市立师道学校,延吉师道学校,牡丹江师道学校,扎兰屯师道学校,哈尔滨师道学校,齐齐哈尔师道学校,海城师道学校,奉天女子师道学校,北安师道学校,佳木斯师道学校,黑河师道学校,安东临时教师养成所,
关东州
旅顺工科大学:1912年创办。位于旅顺北市街札幌町南満洲工业専门学校:1922年创办。位于大连伏见街旅顺医学専门学校:1939年创办。大连高等商业学校:1935年创办锦州医学院:1944年创办。位于锦州。大连女子医学専门学校:1945年创办。旅顺高等学校旅顺高等公学校师范部:1932年创办旅顺师范学校:1936年创办旅顺女子师范学校:1936年创办。
看起来不少, 但是仔细看, 伪满时代日本为了加强其统治,宣传“”王化“”在伪满境内新办了不少大学院校, 但是为了能长期奴化统治, 这些大学的安排非常有技巧, 第一, 师范, 医学, 农学院校很多, 第二, 大力兴办法政 , 警察,兴办等暴力机关用院校 第三,理工类院校很少。
理工院校不但少, 而且在招生上很有讲究:以当时伪满最高学府, 新京建国大学为例,建国大学每届招收150人左右,其中日本人75人、中国人50人,其他朝鲜、蒙古、俄国共25人。也就是中国学生只占1/3。
再以当时最高理工大学新京工业大学,奉天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 中国学生最多的30%, 最少的10%不到, 而人口少得多的日本, 朝鲜人占比都比中国学生高。这就造成一个结果,中国理工科学生不但数量少, 而且占比也不及日朝学生,在工矿企业上面有日朝高年资人员打压, 横向又被数量更多的日朝同事挤压, 生存空间狭小。
再看看教师情况, 还是以新京建国大学为例
主要教授、教师和职员
作田庄一副校长西晋一郎名誉教授笕克彦名誉教授平泉澄名誉教授森信三教授岩间徳也登张竹风中山优鲍明珍苏益信西元宗助助教授小糸夏次郎助教授福岛政雄専任教授金原省吾铃木重雄伊藤证信 [2]
是不是觉得很辣眼睛?没错 新京建国大学教授基本以日本教师为主,偶尔有一两个貌似中国姓名的。
815之后, 日本教授狼奔豕突, 大部分撤退回国, 建国大学解体1946年10月,校舍被国民政府用于国立长春大学,并在此开设了长春大学农学院。
总结一下, 伪满时期的高等院校看起来数量不少, 但是严重缺乏理工科院校, 这本来是当时中国高教的通病, 但是伪满时期仅有的少数理工科院校中国学生占比也非常少,中国教授更加缺乏, 实质是日本教授学生为根本 , 而中国教师学生为弱支, 日本战败后, 日本朝鲜籍教师撤离 , 这些大学就基本停摆。
所以建国后, 国家在要发展东北工业体系前提下不得不从关内抽调大批专家教授为东北重新搭建工业高等教育体系。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8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