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夫茨大学最新情况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仇恨犯罪在美国急剧上升,反犹攻击正一步步升级,从涂鸦、威胁,升级到枪击、纵火,甚至谋杀。

教授预言:“下一场屠杀或许已在路上。”

数据显示美国反犹事件激增成趋势

数字是冰冷的,可当它翻倍出现,就藏着滚烫的警报。

联邦调查局最新统计显示,从2021年到2023年,美国反犹仇恨犯罪增长超过一倍。

2024年仍在加速,这个速度,不是“偶发波动”,是连续上扬的趋势。

在美国,每个群体都可能遇到仇恨犯罪,但按人均计算,犹太人成为受害者的概率最高。

高于穆斯林,高于非裔,高于亚裔。

2023年,FBI登记的仇恨犯罪总数为11862起,比前一年增加2%,增幅看似不大,可在反犹类别中,却是暴涨。

光看全国平均,还不够。拉近到城市,画面更刺眼。

加州大学仇恨与极端主义研究中心披露,2023年全美十大城市报告的仇恨犯罪数量全面上升。

暴力事件,越来越近了。

在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一名男子对和平游行者纵火,只因对方举着“释放以色列人质”的标语。

华盛顿犹太博物馆,一对年轻夫妇离开展览时遭枪杀,枪手至今未归案。

这起案件,连执法人员都承认带有明显“针对犹太人”的意图。

在宾夕法尼亚州,州长乔什·夏皮罗的官邸被投掷燃烧瓶,夏皮罗是犹太人,事件发生时他一家正在屋内熟睡。

芝加哥,一位正在前往犹太教堂的39岁居民,从背后中枪,没有抢劫,没有争执,只有一颗子弹,从仇恨里飞出来。

这些全都发生在过去两年之内。

安全感,正在流失。

美国各地犹太社区不得不自我加固,犹太教堂雇佣武装安保,主日礼拜必须持证入场。

学校则配备专职保镖、撤离演练程序,甚至安排专人在校车接送点巡逻。

一批数字情报专家组成的志愿小组,在社交平台追踪潜在暴力信号,主动向警方预警,成功阻止多起袭击。

他们的工作原本不属于日常,如今却成了生存必需。

你或许以为,这只是个别州的问题。可FBI的地图上,红点正从东海岸一路蔓延到中部与西南。

反犹主义,不再是边缘极端者的“疯言疯语”。

它正在大白天、在普通街区、在清真寺旁、在超市门口,慢慢扩张。而这正是历史上每一场灾难的前奏。

校园抗议引发反犹争议

如果说街头暴力是明火执仗,校园抗议就是灰色地带。

2024年,哥伦比亚大学的草坪上突然出现了一个营地,约50顶帐篷组成了“加沙团结营地”,口号是和平,表达的是反战,指向却是以色列。

很快,耶鲁、哈佛、MIT、纽约大学等名校纷纷跟进。

抗议声浪穿透图书馆、教学楼、礼堂讲坛,学生高举“停止种族灭绝”“以色列是占领者”。

运动像极了1968年的反战潮,可这一次,被指控的目标不再是越南,而是犹太国家。

事情迅速失控。

纽约警察局进入哥大,强行拆除营地,100多名学生被当场逮捕,社交平台瞬间爆炸。

有人拍手叫好,说终于恢复秩序;有人怒斥镇压,指责打压言论自由。

特朗普政府随即发出重磅回应。教育部长麦克马洪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大学想继续拿联邦钱,就必须遵守反歧视法律。”

点名对象?哥伦比亚大学。

新政打响第一枪:大学不能纵容反犹氛围,否则失去资助。

这时候,校园内部开始撕裂。

有犹太学生站出来说,他们在校园感到“极度不安”,一些抗议者的口号直指犹太人,场面压迫。

也有参与抗议的犹太学生反驳,称活动并非针对族群,而是政策。他们甚至认为校方把犹太人当政治筹码,只选取部分声音代表群体。

一名叫伊拉娜·科恩的犹太毕业生说:“我不相信他们真正在乎我们,这一年,我觉得犹太声音只是被摆在棋盘上。”

一个校园,两个犹太声音,一个事件,两种叙述。

谁在反犹,谁在反战,谁在借题发挥,谁在浑水摸鱼?

没人能给出简单答案。唯一能确认的是——情绪在爆炸,舆论在撕裂。

曾经最理性、最讲逻辑的地方,正变成仇恨滋长的温床。

哥大的应对策略,是收紧安保,限制集会,提前毕业典礼。可学生情绪没有平复,反而转向地下化。

匿名传单、涂鸦标语、课堂冲突,仍在继续。

仇恨,不再是喊口号的问题,而是扎根人群的情绪链。

学校想维稳,学生要表达,社区要求安全,政府强调责任。多方角力之中,受伤的,仍是普通犹太人。

小寻认为,这些抗议虽然不一定都是反犹主义,可它确实给真正的反犹情绪腾出了空间。

因为在喊口号的时候,没有人再细听“后果”这两个字。

政治极化加剧反犹情绪

火从不只在一个方向燃起,反犹情绪爆发的背后,是美国社会更深层的撕裂。

一边是仇外激进,一边是“沉默包容”,仇恨在这场极化中悄悄被放大。

特朗普多次在公开场合,对犹太选民“发号施令”,要求他们“更忠于以色列”,这种言论不只不当,更被部分极端者,当成“可以质疑犹太人忠诚度”的信号。

再往深挖,极端组织的网络空间,早已泛滥反犹内容。

QAnon、Proud Boys等团体频繁使用“索罗斯”、“犹太媒体控制”等暗号,贴在新闻事件背后,借机煽动。

你以为只是阴谋论?FBI的情报评估明确指出,这类言论在某些暴力事件中是直接诱因。

比如2022年布法罗枪击案,凶手留下的宣言中就包含反犹内容,并引用“替代理论”。

这是一种阴谋逻辑:犹太人控制移民政策,试图“替代白人”,听起来荒唐,却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极端右翼不再偷偷说话,他们开始拿枪,左翼阵营也出现危险的模糊。

在校园,在社媒,在部分抗议圈子中,反以色列和反犹太人这两者的界线被故意打碎。

很多自称“进步派”的群体,会高声谴责对黑人的仇恨,却对犹太人的攻击保持沉默。

塔夫茨大学的一项全国性调研显示,自由派大学生中,回避犹太人只是因为政治观点的比例,比保守派高出2倍。

问题不是意见不同,而是这种“回避”成为一种变相排斥,甚至掩盖在所谓“正义”之下。

为什么这么多校园要站在以色列对立面?为什么很多人能忍受针对犹太人的刻板印象,却对其他种族讳莫如深?

小寻直言,这不叫反战,这是双标。

当你只谴责一个群体的暴力,却无视另一个群体同样的暴力,那就不再是正义,而是偏见本身。

为此国会终于出手。

2025年5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扩大“反犹主义”定义的新法案。

核心内容是,将国际大屠杀纪念联盟(IHRA)提出的反犹定义,纳入《民权法》反歧视条款。

法案通过后,一场关于“言论自由”,与“仇恨边界”的争论也随之引爆。

批评者认为,这会压制对以色列政策的批评。

支持者反驳:没人想剥夺批评权,但不代表你能把犹太人全体钉在耻辱柱上。

你想有空间表达愤怒,就必须承认别人的存在感与安全感,否则,“自由”只会变成少数人的口号,多数人的恐惧。

历史警示与未来隐忧

反犹主义不是今天才出现的,它的历史几乎和文明史一样长。

从古埃及到罗马帝国,从中世纪的驱逐潮到纳粹大屠杀,犹太人始终处于被怀疑、被排斥、被指控的位置。

这是结构性仇恨,爱尔兰政治家奥布莱恩曾说:“反犹主义只是浅眠者,它不死,它只等机会醒来。”

每一次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治分裂,它就像浮在水底的地雷,一旦有人踩中,就会爆炸。

1930年代德国经济崩溃,纳粹煽动“犹太金融霸权”;中世纪瘟疫横扫欧洲,犹太人被指控“投毒水井”;而今,在社交网络的推波助澜下,类似的说法再度冒头。

美国社会正在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群体对立:族裔冲突、政治仇恨、经济焦虑,多种压力交织,极端情绪抬头。

在这样的背景下,反犹主义迅速复活。

更可怕的是,部分人还在犹豫是否承认这件事的存在。

布兰代斯大学的瑞秋·菲什就曾警告,美国人总能看清极右翼的仇恨,可在极左、伊斯兰主义背景下的反犹倾向,却常常被“政治正确”掩盖。

她提出的问题很尖锐:“为什么只对某种反犹警觉,对另一种却选择视而不见?”

历史不会重演,但会押韵。

如果现在的趋势不被遏制,如果社会仍在双重标准中挣扎,如果仇恨言论仍能在平台自由传播——下一次的暴力,不会再只是“单人事件”。

屠杀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是从沉默开始。

我们是不是太晚才意识到,这场沉默已经持续太久?

犹太社区发出警告:他们在美国感到陌生,他们不再相信街角的邮局,不再放心孩子走夜路。他们开始自问:这个国家,还能保护我们多久?

问题已经来了,选择却还没作出。

美国社会此刻只有两个方向:要么彻底面对反犹主义,正面回应每一起仇恨;要么继续回避,眼睁睁看着历史再一次拉开帷幕。

参考资料:

加州州立大学仇恨与极端主义研究中心《2024年十大城市仇恨犯罪趋势初步数据》

《纽约时报》专栏文章《教授警告美国反犹主义复苏的危险信号》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8078.html

(0)
上一篇 2025年9月16日
下一篇 2025年9月16日

相关推荐

  • 大学管理学学什么_大学管理学学什么课程

    非常不错的做题、搜题神器,收录上万本教材辅助书籍,包含高数、物理、计算机、外语等多种学科,更有考研、公考(国考/省考)、教师资格证等历年真题,在线模考,并配有详细解析,很是好用。 1.试题猪 这个是公众号 号称有6000万的题库,只要输入题目就有相应的显示,响应速度好评。 下方附上一些测试的试题及答案 1、管理最早和劳动进行结合是在( )。 原始社会 封建社…

    2024年3月6日
  • 出国留学中介流程

    作为人生重要的经历之一,留学出国对于许多人来说是首次独自在一个陌生国度旅行。为了更好地准备出国留学,必须办理一系列步骤和手续。 第一步就是办理护照和签证 申请人需要前往当地公安局提供个人身份证明材料,办理护照。如果需要签证,还要根据入境国家的要求提供相应签证材料,例如提供录取通知书等文件供学生使用。在申请签证时,需要提前做好申请材料准备和规划以确保签证申请的…

    2024年1月30日
  • 中央昆士兰大学在澳洲的排名

    2025QS排名是有史以来参与大学数量最多的一次,共计有106个高等教育体系的1500所大学参加,共计有38所澳洲大学跻身QS世界大学排名榜。 以下是2025QS澳洲大学排名详情—— 1-100名:墨尔本大学(第13)、悉尼大学(第18)、新南威尔士大学(第19)、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第30)、蒙纳士大学(第37)、昆士兰大学(第40)、西澳大学(第77)、阿…

    2024年12月20日
  • 澳大利亚专业排名雅思(澳大利亚专业排名雅思多少分)

    澳洲作为留学生们的热门申请地之一,在全球教育网站(educations.com)发布的2023年全球十大最佳留学国家排行榜中位列第二,仅次英国。 说起澳洲留学,大家应该都对“澳洲八大”有所了解,澳洲八大名校指的是:澳洲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昆士兰大学,莫纳什大学,西澳大学,阿德莱德大学。这八所高校中,除了阿德莱德大学外,在最新QS世…

    2023年10月17日
  • 日本留学视频

    今天来试一下烧肉的午间放题。前天晚上找了好几家放题想着庆祝一下驾考合格,结果都是没预约就不接待,给孩子馋的不行了。机器人驾到统统闪开,便宜的套餐吃不到牛舌。上次吃自助过于放肆,撑吐了,接受教训,勤拿少取,认真做人,低调干饭。菜品确实不是很多,不过价格优惠,解个馋还是不错的。烤鸡皮也是香到不行。一个人的战斗力如下。

    2024年1月30日
  • n1成绩查询(n1成绩查询入口)

    今天上午 莆田市2023年 中考省一级达标校录取控制线划定 点击回顾>> 快讯!莆田市2023年中考省一级达标校录取控制线划定~ 刚刚 第一次省一级达标高中校、 五年制师范院校投档结果出炉! 想知道怎么查询自己有没被录取呢? 大家可以通过“莆田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 快捷查询录取结果等情况 方法赶紧get√起来~ 中考查分和查投档结果攻略看这里 …

    2023年11月24日
  • 鲁东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在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大背景下,博诚经纬助力鲁东大学成功建立“华为ICT产业学院”。并于2024年9月29日在鲁东大学隆重举行揭牌仪式。鲁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向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政企教育行业总经理柳迪、博诚经纬科技集团董事长杨光春、博诚经纬科技集团文教总经理邢晓阳等一行人出席活动。此次合作不仅体现博诚经纬科技集团…

    2024年10月15日
  • 澳洲大学预科申请截止日期

    澳大利亚预科申请截止日的具体日期可能因学校和课程而异。一般来说,预科申请截止日通常在每年的**1月、4月、7月和10月**。每个学期的开学前,学校都会发布招生简章,公布具体的申请截止日期和入学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校的预科课程可能会有不同的申请截止日期。因此,建议您提前了解您所感兴趣的学校的招生简章,以避免错过申请截止日期。同时,建议您在申请前提前了解…

    2025年8月19日
  • 爱丁堡大学_爱丁堡大学世界排名

    爱丁堡大学,创建于1583年,位于英国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市,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中国很多名人毕业于这所大学。 自清末起,诸多爱丁堡大学毕业生参与到了中国的发展进程之中,如中国首位留学欧洲的博士黄宽,清末怪杰辜鸿铭,民国学者傅斯年、章士钊、杨昌济、储安平等人,“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和彭桓武,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医学专家钟南山等。 审校:李心雨 美编:晨晨

    2024年3月15日
  • 艺术专业哪个就业前景好一点

    笔者之前专文分析过美术类本科专业毕业生对应职业的薪酬水平状况,其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从事平面设计职业的毕业生获得的薪酬最高,也是所有艺术类专业中薪酬最高的一个,但依旧没有超过6000元的关卡,只有5771元。可能有网友会说,自己看到过的艺术生中,也有薪酬过万的,当然有,但有部分并不属于该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的职业,只具有个别性,并非普遍性,这个需要网友们理解笔…

    2024年1月6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