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夫茨大学最新情况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仇恨犯罪在美国急剧上升,反犹攻击正一步步升级,从涂鸦、威胁,升级到枪击、纵火,甚至谋杀。

教授预言:“下一场屠杀或许已在路上。”

数据显示美国反犹事件激增成趋势

数字是冰冷的,可当它翻倍出现,就藏着滚烫的警报。

联邦调查局最新统计显示,从2021年到2023年,美国反犹仇恨犯罪增长超过一倍。

2024年仍在加速,这个速度,不是“偶发波动”,是连续上扬的趋势。

在美国,每个群体都可能遇到仇恨犯罪,但按人均计算,犹太人成为受害者的概率最高。

高于穆斯林,高于非裔,高于亚裔。

2023年,FBI登记的仇恨犯罪总数为11862起,比前一年增加2%,增幅看似不大,可在反犹类别中,却是暴涨。

光看全国平均,还不够。拉近到城市,画面更刺眼。

加州大学仇恨与极端主义研究中心披露,2023年全美十大城市报告的仇恨犯罪数量全面上升。

暴力事件,越来越近了。

在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一名男子对和平游行者纵火,只因对方举着“释放以色列人质”的标语。

华盛顿犹太博物馆,一对年轻夫妇离开展览时遭枪杀,枪手至今未归案。

这起案件,连执法人员都承认带有明显“针对犹太人”的意图。

在宾夕法尼亚州,州长乔什·夏皮罗的官邸被投掷燃烧瓶,夏皮罗是犹太人,事件发生时他一家正在屋内熟睡。

芝加哥,一位正在前往犹太教堂的39岁居民,从背后中枪,没有抢劫,没有争执,只有一颗子弹,从仇恨里飞出来。

这些全都发生在过去两年之内。

安全感,正在流失。

美国各地犹太社区不得不自我加固,犹太教堂雇佣武装安保,主日礼拜必须持证入场。

学校则配备专职保镖、撤离演练程序,甚至安排专人在校车接送点巡逻。

一批数字情报专家组成的志愿小组,在社交平台追踪潜在暴力信号,主动向警方预警,成功阻止多起袭击。

他们的工作原本不属于日常,如今却成了生存必需。

你或许以为,这只是个别州的问题。可FBI的地图上,红点正从东海岸一路蔓延到中部与西南。

反犹主义,不再是边缘极端者的“疯言疯语”。

它正在大白天、在普通街区、在清真寺旁、在超市门口,慢慢扩张。而这正是历史上每一场灾难的前奏。

校园抗议引发反犹争议

如果说街头暴力是明火执仗,校园抗议就是灰色地带。

2024年,哥伦比亚大学的草坪上突然出现了一个营地,约50顶帐篷组成了“加沙团结营地”,口号是和平,表达的是反战,指向却是以色列。

很快,耶鲁、哈佛、MIT、纽约大学等名校纷纷跟进。

抗议声浪穿透图书馆、教学楼、礼堂讲坛,学生高举“停止种族灭绝”“以色列是占领者”。

运动像极了1968年的反战潮,可这一次,被指控的目标不再是越南,而是犹太国家。

事情迅速失控。

纽约警察局进入哥大,强行拆除营地,100多名学生被当场逮捕,社交平台瞬间爆炸。

有人拍手叫好,说终于恢复秩序;有人怒斥镇压,指责打压言论自由。

特朗普政府随即发出重磅回应。教育部长麦克马洪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大学想继续拿联邦钱,就必须遵守反歧视法律。”

点名对象?哥伦比亚大学。

新政打响第一枪:大学不能纵容反犹氛围,否则失去资助。

这时候,校园内部开始撕裂。

有犹太学生站出来说,他们在校园感到“极度不安”,一些抗议者的口号直指犹太人,场面压迫。

也有参与抗议的犹太学生反驳,称活动并非针对族群,而是政策。他们甚至认为校方把犹太人当政治筹码,只选取部分声音代表群体。

一名叫伊拉娜·科恩的犹太毕业生说:“我不相信他们真正在乎我们,这一年,我觉得犹太声音只是被摆在棋盘上。”

一个校园,两个犹太声音,一个事件,两种叙述。

谁在反犹,谁在反战,谁在借题发挥,谁在浑水摸鱼?

没人能给出简单答案。唯一能确认的是——情绪在爆炸,舆论在撕裂。

曾经最理性、最讲逻辑的地方,正变成仇恨滋长的温床。

哥大的应对策略,是收紧安保,限制集会,提前毕业典礼。可学生情绪没有平复,反而转向地下化。

匿名传单、涂鸦标语、课堂冲突,仍在继续。

仇恨,不再是喊口号的问题,而是扎根人群的情绪链。

学校想维稳,学生要表达,社区要求安全,政府强调责任。多方角力之中,受伤的,仍是普通犹太人。

小寻认为,这些抗议虽然不一定都是反犹主义,可它确实给真正的反犹情绪腾出了空间。

因为在喊口号的时候,没有人再细听“后果”这两个字。

政治极化加剧反犹情绪

火从不只在一个方向燃起,反犹情绪爆发的背后,是美国社会更深层的撕裂。

一边是仇外激进,一边是“沉默包容”,仇恨在这场极化中悄悄被放大。

特朗普多次在公开场合,对犹太选民“发号施令”,要求他们“更忠于以色列”,这种言论不只不当,更被部分极端者,当成“可以质疑犹太人忠诚度”的信号。

再往深挖,极端组织的网络空间,早已泛滥反犹内容。

QAnon、Proud Boys等团体频繁使用“索罗斯”、“犹太媒体控制”等暗号,贴在新闻事件背后,借机煽动。

你以为只是阴谋论?FBI的情报评估明确指出,这类言论在某些暴力事件中是直接诱因。

比如2022年布法罗枪击案,凶手留下的宣言中就包含反犹内容,并引用“替代理论”。

这是一种阴谋逻辑:犹太人控制移民政策,试图“替代白人”,听起来荒唐,却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极端右翼不再偷偷说话,他们开始拿枪,左翼阵营也出现危险的模糊。

在校园,在社媒,在部分抗议圈子中,反以色列和反犹太人这两者的界线被故意打碎。

很多自称“进步派”的群体,会高声谴责对黑人的仇恨,却对犹太人的攻击保持沉默。

塔夫茨大学的一项全国性调研显示,自由派大学生中,回避犹太人只是因为政治观点的比例,比保守派高出2倍。

问题不是意见不同,而是这种“回避”成为一种变相排斥,甚至掩盖在所谓“正义”之下。

为什么这么多校园要站在以色列对立面?为什么很多人能忍受针对犹太人的刻板印象,却对其他种族讳莫如深?

小寻直言,这不叫反战,这是双标。

当你只谴责一个群体的暴力,却无视另一个群体同样的暴力,那就不再是正义,而是偏见本身。

为此国会终于出手。

2025年5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扩大“反犹主义”定义的新法案。

核心内容是,将国际大屠杀纪念联盟(IHRA)提出的反犹定义,纳入《民权法》反歧视条款。

法案通过后,一场关于“言论自由”,与“仇恨边界”的争论也随之引爆。

批评者认为,这会压制对以色列政策的批评。

支持者反驳:没人想剥夺批评权,但不代表你能把犹太人全体钉在耻辱柱上。

你想有空间表达愤怒,就必须承认别人的存在感与安全感,否则,“自由”只会变成少数人的口号,多数人的恐惧。

历史警示与未来隐忧

反犹主义不是今天才出现的,它的历史几乎和文明史一样长。

从古埃及到罗马帝国,从中世纪的驱逐潮到纳粹大屠杀,犹太人始终处于被怀疑、被排斥、被指控的位置。

这是结构性仇恨,爱尔兰政治家奥布莱恩曾说:“反犹主义只是浅眠者,它不死,它只等机会醒来。”

每一次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治分裂,它就像浮在水底的地雷,一旦有人踩中,就会爆炸。

1930年代德国经济崩溃,纳粹煽动“犹太金融霸权”;中世纪瘟疫横扫欧洲,犹太人被指控“投毒水井”;而今,在社交网络的推波助澜下,类似的说法再度冒头。

美国社会正在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群体对立:族裔冲突、政治仇恨、经济焦虑,多种压力交织,极端情绪抬头。

在这样的背景下,反犹主义迅速复活。

更可怕的是,部分人还在犹豫是否承认这件事的存在。

布兰代斯大学的瑞秋·菲什就曾警告,美国人总能看清极右翼的仇恨,可在极左、伊斯兰主义背景下的反犹倾向,却常常被“政治正确”掩盖。

她提出的问题很尖锐:“为什么只对某种反犹警觉,对另一种却选择视而不见?”

历史不会重演,但会押韵。

如果现在的趋势不被遏制,如果社会仍在双重标准中挣扎,如果仇恨言论仍能在平台自由传播——下一次的暴力,不会再只是“单人事件”。

屠杀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是从沉默开始。

我们是不是太晚才意识到,这场沉默已经持续太久?

犹太社区发出警告:他们在美国感到陌生,他们不再相信街角的邮局,不再放心孩子走夜路。他们开始自问:这个国家,还能保护我们多久?

问题已经来了,选择却还没作出。

美国社会此刻只有两个方向:要么彻底面对反犹主义,正面回应每一起仇恨;要么继续回避,眼睁睁看着历史再一次拉开帷幕。

参考资料:

加州州立大学仇恨与极端主义研究中心《2024年十大城市仇恨犯罪趋势初步数据》

《纽约时报》专栏文章《教授警告美国反犹主义复苏的危险信号》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8078.html

(0)
上一篇 6小时前
下一篇 6小时前

相关推荐

  • 武汉所有大学一览表

    武汉,这座被誉为“九省通衢”的城市,不仅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江景闻名,更因其教育资源丰富而备受瞩目。2024年,武汉共有83所大学,包括46所本科学校和37所专科学校。 一、武汉大学:综合实力强劲的顶尖学府作为武汉乃至全国的顶尖学府,武汉大学以其卓越的学术实力、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丰富的学生活动而闻名。该校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实验室,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

    2024年10月5日
  • 10月房企融资规模创近3年新低!监管频发声 释放什么信号?

    10月,房企融资规模继续减少。 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10月80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量环比减少41.5%,同比减少51.9%,单月融资规模大幅减少,创下了2020年以来的新低。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也显示,10月房企融资规模连续3个月减少,其中,信用债发行量同比腰斩。另外,年内到期债券余额超千亿,信用债占比超七成。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央行、证监会等金融监管部…

    2023年11月8日
  • 启明星学校(启明星学校学费一年多少钱)

    2023年7月10日,由多国艺术家与少儿共创的大型互动沉浸式艺术展——“1棵树·1世界”ANOBO世界少儿科技艺术巡展在今日美术馆拉开帷幕。数十位教育界专家学者、校长老师和小艺术家代表莅临展览开幕式现场,开幕式由前澳门卫视首席新闻主播牟丹主持。 本次展览由ANOBO一世界教育团队策展,由中国儿童中心、今日美术馆、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北京、…

    2023年11月21日
  • 全国综合性大学排名前100

    随着2024年的到来,全国高校的综合实力排名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洗牌。近日,备受瞩目的全国100强高校最新榜单正式出炉,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这份榜单中,东南大学以其卓越的表现领先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成为一大亮点;华中师范大学则以其深厚的底蕴稳居第58位;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则以黑马之姿,跻身第97位,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东南大学领先哈工大 首先…

    2024年11月16日
  • 特朗普的移民政策_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是什么

    美国优先是特朗普上任强调的绝对重要政策之一。在这个指导原则下,无论内政外交,特朗普必须要把美国利益推向极致,让移民靠边站的政策就是一个最好体现。从筑墙令开始,特朗普上任后的移民政策尽管伴随各种声势浩大的反对声音,但移民政策的一步步收紧并不令人意外。 美国智库“移民政策研究所”发布的报告《特朗普统治下的美国移民政策:深刻的变化和持久的影响》认为,特朗普上任以来…

    2024年3月20日
  • 高中留学中介机构

    当面临选择留学中介时,确保避免踩坑,有以下四个方法可以帮助你高效快速地找到正规出国留学机构。很多优越学员也正是用了这些方法找到了我们,顺利度过毕业季和申请季。 优越留学 方法一:检验营业执照和留学资质 1.优越留学:具备合法的营业执照,拥有教育部认证的合法留学中介资质,并在国内的北京、上海、广东设有办公室,同时在英国也设有实地办公室。 2.世毕盟留学:具备合…

    2024年1月25日
  • 美国加州大学ucla

    复古潮流再续传奇Nike LD-1000 “UCLA” 是一款复古风格的运动鞋,采用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主题配色,以蓝色和黄色为主色调。这款鞋的设计灵感来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跑步鞋,具有复古的外观和现代的舒适感。鞋身采用UCLA的经典蓝色和黄色,呼应了该大学的校园色彩。鞋面结合了翻毛皮和透气织物,不仅提供了良好的耐磨性,还确保了鞋款的透气性,…

    2024年10月10日
  • 芝加哥大学本科学年

    麻省理工、芝加哥大学放榜!2021年中国学生录取大丰收!ETS:新增下半年考位! 理工男的圣殿——麻省理工学院(MIT)刚刚放榜了! 根据MIT招生办的数据,今年早申请和常规申请总计有33,240名学生申请麻省理工学院2021年秋季入学,比去年增加了66%,总计录取1,340人,综合录取率仅有4%! 其中早申请阶段收到15,036份申请,录取719人,录取率…

    2025年7月18日
  • 科隆大学经济和计算机双硕士

    虽然德语考试开始逐渐复考,但是国内仍然没有太多机会。相比之下,国内的英语的考试已经基本开放了考试。我们之前也具体为大家总结了国内目前已经复考的雅思考场等。 英语类考试复考 所以对于想要留学的德国的同学,英语项目是目前留德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对于想用英语申请德国名校的同学,今天小编也准备了一些相关的项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咨询我们。 纽伦堡大学 专业:信号处理及通…

    2024年8月30日
  • 德国的风土人情(德国的风土人情简介)

    一年一度的德国慕尼黑啤酒节早已闻名世界,这也是德国境内最广为人知的传统习俗。然而实际上德国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风俗也同样有趣。 1.入学彩袋 入学彩袋是19世纪兴起的传统。它是由塑料或纸制成的袋子,有着一个大圆锥的外形。父母会在幼儿园毕业后、上小学的第一天将入学彩袋送给孩子们。入学彩袋里装满了小礼物——通常有糖果、玩具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用于崭新校园生活的文具…

    2023年10月18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