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US.News2026全美最佳综合大学排名发布。
US.News2026 美国最佳综合大学排名里面,连续第2年出现4所TOP10大学同时并列(第7)的现象(杜克、宾大、西北大学和JHU),TOP20最近12年首次出现4所大学并列,共计出现4次排名并列:布朗和达特茅斯并列第13,哥大和UCB并列第15,莱斯、范德堡、UCLA并列第17,圣母、密歇根安娜堡、CMU和圣路易华大并列第20,此外还有佐治亚理工、纽大、UCD、UCI并列第32,BC、塔夫茨、UIUC、威斯康星麦迪逊并列第36等等。
在最近12年的时间里,US.News排名的并列趋势愈发严重,一定程度上说明“水分”越来越大。比如TOP50竟然出现了6次4所大学并列的情况,大面积的并列意味着,US.News 排名区分学校的功能在衰退,而且是以惊人的速度衰退。
我梳理了近12年US.News全美综合大学TOP50排名的变化:
US.News最近12年变化值得关注的大学:
TOP10:
芝加哥大学变化最大,自2024、2025跌至第12名和第11名之后重回TOP10,仅次于哈耶普斯麻排名第6,之前连续9年排名TOP10。前几日,芝大2026 ED0部分录取已经放榜,2025年录取88名中国学生,去年91名,2023年为87名,2022年69名,其中国内学生录取分别为:73人、74人、69人、58人。
哈耶普斯麻连续4年稳稳占居TOP5,普林斯顿连续15年排名第一,但在U.S. News2026世界大学排名中却位列第16。MIT连续4年超过哈佛稳居第2,哈佛自2022年之后连续4年排名第3。最近12年排名变化最大的是MIT和斯坦福,MIT2017年排名第7,2019年升至第3,2022年升至第2,连续5年稳居第2;斯坦福2019年跌至第7,2023年升至第3,2025、2026跌回第4,耶鲁回升1名,排列第4。在“哈耶普斯麻”五5校中,斯坦福最为慷慨,最近3年录取中国学生人数分别为:54、50、37。
宾大重回第7,自去年跌至历史新低之后(排名第10),今年强势反弹,最近12年有11年排名TOP10以内。JHU最近12年排名一直在稳步上升,2018年排名第11之后,连续8年稳居前10距离2009年则上升了9个名次,主要得益于JHU加大本科阶段的投入,学生满意度、就业率以及学校整体捐赠不断提升。
西北大学在竞争最激烈的TOP10级别能够连续4年稳步增长,自2015年第13名到2026年的第7名,12年上升6名,综合实力可见一斑。西北排名的稳固上升离不开它对学生就业的重视和强大的校友关系网。
TOP20:
加州理工学院今年跌至第11名令人意外,之前曾连续5年排名TOP10,其中2025年升至历史新高的第6名,2025年约11285人提交申请,最终入学250人,录取率低至2.21%,在所有TOP50大学里面排名垫底,近3年分别录取10名,10名,20名中国学生,录取难度甚至比普林斯顿、哈佛还要高。
康奈尔与西北大学截然相反,之前持续3年排名下降,从排名最高时的第14名,一直降到2023年第17名,2025年又升至历史新高的第11,2026年回落至第12,距离TOP10还有一定距离。布朗大学继续排名第13,2024年短暂进入TOP10之后重回TOP20,最近12年有11年稳定地徘徊在TOP13-TOP14左右。
达特茅斯作为一所高冷的“小藤”,连续2年排名下降之后,2026年重回第13,之前连续9年(2015-2023)排名第13左右。哥伦比亚大学继续下降2名排第15,连续4年跌出TOP10(之前连续8年排名TOP5),距离TOP5乃至TOP10越来越远,但排名下降并不影响申请人数,2025年59616人提交申请,录取2946人(较前一年增长627人),录取率升至4.94%,但中国学生仅录取45人,为最近3年新低。
UCB重回全美公立大学第一,连续多年“躺平”之后,今年反超UCLA排名第15,之前排名被UCLA超越之后,申请人数也被拉开了“鸿沟”般的距离,最近4年UCLA的申请人数为:146250、145882、149815、145058,而同期UCB的申请人数为:124204、125874、128226、126796。
范德堡大学,一直非常低调,真正了解它的人比较少。在最近几年里,范德堡不断加强本科生的就读体验,并且给真正厉害的申请者提供大量的奖学金,吸引学生就读,再加上不断提升录取标准,越来越“分控”,录取率也持续下降至4.60%(与耶鲁持平),排名从2015年的第16名,上升到2023年的第13名,2026排列第17名。
除了范德堡之外,莱斯和圣母最近12年的排名相对比较稳定。圣路易华大连续2年跌出TOP20之后重回TOP20,2015年排名第14之后,最近12年排名波动较大。CMU和密歇根安娜堡首次进入TOP20之后,今年TOP20大学增至23所,两所大最近12年排名明显增长,其中CMU增长5名(2015排名第25),进入TOP20之后,排名终于和录取难度相对匹配了!
密歇根安娜堡最近12年上升9名,与UCB、UCLA一起成TOP20公立“三剑客”,排名大幅上升离不开学术严谨(注重课程的实用型或科研型,近些年逐步取消了一些偏冷门或者实用性不大的学科),各个专业学术贡献以及排名都很靠前,甚至领先的专业排名数量超过康奈尔。如果不是因为公立校的招生规模和位置不如东西海岸的大学,密歇根安娜堡的排名属于被严重低估的一类,排名上升一点都不惊讶。
TOP30:
纽大排名再次跌出前30让人大跌眼镜,从2018年的第32名上升至2023年的第25名,毕竟其录取难度高于大部分TOP30大学,2025年录取率更是低至约7.63%。NYU 2025年录取688名中国学生对比2024年下降约10.76%,其中RD录取下降约30.36%。此外,纽大录取中国学生已经连续2年下降,申请人数较11年前增长1倍,但录取人数反而下降1倍,录取难度徒增。
UCSD连续第3年进入TOP30,经常被牛娃拿来做“保底校”,可以预见申请难度会继续提高,但毕竟完全不缺申请者。德州奥斯汀分校站稳TOP30,最近12年排名稳步上升,本来录取中国学生人数就很少,连续2年进入TOP30之后可以预见申请人数会大幅增长,录取难度水涨船高。
佛罗里达大学从12年前的第48名,一路上飙升至最近6年的TOP30,上升18名,是近12年除了TOP30新贵—德州奥斯汀之外,另外一所排名上升最快的TOP30大学,排名上升意味着申请难度增长之外,佛罗里达2025年新增EA之后仅录取186名中国学生,较2024年下降约60%。
其他TOP30 如弗吉尼亚大学、乔治城、埃默里、南加大、北卡教堂山,排名都相对比较稳定。
TOP40-TOP50:
维克森林跌出TOP50让人唏嘘,这所曾经的TOP30大学(2015-2023连续9年排名前29)在新的排名规则下直线下滑,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维克森林最近5年录取中国学生都较少,最近3年还有大幅下降的趋势,跌出TOP50对中国学生影响不大。此外,罗彻斯特今年排名第46(2020年排名第29),也有跌出TOP50的可能。
UCSB继续下降1名,排名第40,为最近12年新低,距离跌出TOP40只差一步之遥,作为曾经的TOP30大学(2019/2021/2022排名TOP30),如今的境遇与UCSD形成反差。其他TOP50大学除了东北大学重回TOP50之外,变化不大,更多是名次或者顺序的变化。
美本申请,唯排名论的选校策略不可取,因为无论排名公式和算法怎么设计,都难以覆盖每个孩子的教育需求。排名只能作为选校的参考因素之一,不应该是全部。在参考排名的时候,不要因为最新发布的排名的浮动而过分纠结,稍微明智的方式是,持续关注近10年以上的排名走势,这样来给目标学校更全面定位。毕竟能连续12年以上保持稳定排名的美国大学,才是真正实力的体现!
除了排名之外,大学的课程设置、学费、师资、地理位置、就业前景、学校设施、安全指数等因素也都需要考虑进来,充分结合孩子自身的兴趣和申请条件,再来进行更加合理、更有针对性的选校。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