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2025年CSRankings全球计算机科学排名一更新,整个学术圈都炸了,清华大学居然首次冲到了全球第一!要知道以前这个位置基本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专属座位”,这次中国高校更是直接把全球TOP5的四个名额都拿下了,这代表了怎样的含金量?
排名的含金量
先说说这个排名到底靠谱不,可能有人没听过CSRankings,它跟那些靠声誉打分的排名不一样,是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教授团队做的,只看硬邦邦的科研数据,特别透明。
排名只算计算机四大领域(AI、系统、理论、交叉)顶级会议的论文,而且必须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成果,数据都来自权威的DBLP数据库,不掺任何“人情分”“声誉分”,所以在学术界认可度很高。
这次的全球总榜简直是中国高校的“秀场”,清华稳坐第一,上海交大、浙大、北大紧跟着排第三、四、五名,前五中除了第二的CMU,全是中国高校。
更厉害的是,中国科学院还挤到了第九,复旦、南大、港中文、哈工大、人大也都冲进了前20,以前总说欧美高校垄断计算机领域,现在看来,亚洲势力已经全面崛起了,香港科大、韩国KAIST、新加坡国立并列第十,南洋理工也在前20里占了位。
就连英国那边都出了黑马,爱丁堡大学直接超过牛津、剑桥成了英国第一,看来全球学术版图真的在变了。
中国高校包圆
如果把镜头拉近到中国大陆,清华还是稳稳的第一,后面跟着上交、浙大、北大、中科院这些老熟人,头部院校的实力梯度特别清晰,不过最让人惊喜的还得是AI领域,中国高校直接把榜单一锅端了。
AI大类排名里,北大一举拿下全球第一,上交、清华、浙大、中科院、哈工大紧随其后,前六名全被中国高校包了!曾经的AI巨头CMU这次只排第十二,还落在了KAIST和新加坡国立后面。再看细分方向,更是“神仙打架”的名场面。
人工智能方向,哈工大、中科院、浙大、上交、北大霸占前五,西电、深圳大学、南大也挤进了前十;计算机视觉方向,北大、浙大、上交领跑,哈工大、清华、西电都在前十里;机器学习方向,北大、清华、上交跟CMU、MIT同台竞技,中科院和浙大也没落下。
自然语言处理方向更夸张,哈工大、中科院、北大、清华、人大、上交、复旦占了前十的七个名额;网页信息检索方向几乎成了中国高校的“内战”,人大、清华、浙大、上交这些学校把前十的九个名额都拿了,简直是降维打击。
要是只看中国大陆的AI细分排名,各校的优势方向就更清楚了。哈工大在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里排第一,北大霸榜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人大则牢牢守住网页信息检索的头把交椅,真可谓“各有所长”。
高校论文势如破竹
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核心还是靠实打实的科研产出,论文数量和质量摆在那,想低调都难,清华算是全面开花,机器学习、NLP、网页信息检索、计算机视觉这几个方向的论文数量都是最多的,人机交互领域也很突出。
从学者产出来看,清华有12位学者论文超10篇,孙茂松、黄民烈、刘知远这三位更是超过20篇;浙大更猛,13位学者论文破10篇,赵洲教授的论文数也超了20篇;上交有9位学者超10篇,严骏驰教授是唯一超过20篇的;北大也有9位学者论文超10篇,核心团队的实力相当扎实。
值得一提的是,清华这次登顶,靠的还是“高效率”,计入统计的师资数量在前四名里最少,却做出了最多的成果,这含金量确实高。
当然,咱们也不能盲目乐观,美国高校的底子还在,CMU、UIUC、MIT这些老牌强校还都在前20里,只是优势被慢慢稀释了。
但中国高校的上升势头太猛了,专家都预测,要是继续在开源生态、跨国合作和青年人才培养上发力,未来五年在CSRankings前十里占半壁江山完全有可能。
以前总听说中国高校“跟跑”欧美,现在看来已经实现“领跑”了,清华登顶不是偶然,而是中国高校多年深耕科研的必然结果。
从AI各个细分方向的全面霸榜,到核心学者的持续产出,再到整个计算机学科的集体爆发,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也是中国科技实力提升的缩影。
全球计算机学术版图正在被悄悄改写,而这次CSRankings的排名,就是最有力的证明,相信再过几年,还能看到中国高校在更多领域实现突破,真正站在全球计算机科学的最前沿。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9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