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从二本飙到全国138名,广东家长看完志愿书直接失眠
省内排名一夜洗牌。
中山大学稳坐13,华南理工25,暨大、华农首次挤进前50,南科大冲到56,深理工79,深大87,东莞理工138,广金379。
数字背后,是钱、人和产业在重新分座位。
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的老位置没变,但细看经费就知道变化早有苗头。
2024年广东省属高校预算,中大拿到142亿,华工98亿,比第三名多出整整一倍。
钱多,实验室就多,院士也愿意来,学生拿到的实习offer自然硬气。
暨大和华农这次冲进前50,最直接原因是学科评估提档。
暨大的新闻传播从A-升到A,华农的兽医学冲进A+。
学科一升级,保研率立刻涨,去年华农保研率从8%跳到14%,家长群里直接刷屏。
南科大56名,靠的不是年头,是砸钱速度。
建校十四年,科研经费累计超过200亿,2024年一年就拿了42亿,比很多985全年都多。
量子计算团队从哈佛整组挖人,新能源学院和比亚迪共建,学生大三就能进企业实验室,毕业年薪30万起跳。
深理工79名,秘诀是起点高。
2023年才获批招生,第一届只招120人,老师却有89位,其中院士6人。
学校就在光明科学城旁边,学生走路十分钟到合成生物大设施,做实验不用抢机时,数据直接送到企业。
深圳大学87名,被很多人低估。
2024年科研经费突破30亿,腾讯、华为、大疆三家企业联合实验室就开在校内。
计算机学院研二学生人手一个真实项目,毕业设计就是企业下一代产品原型,就业率连续三年96%以上。
东莞理工138名,是这次最刺激家长的案例。
2015年还是二本招生,2024年部分专业录取线已经高过一本线80分。
学校旁边就是华为松山湖基地,学生从大一开始参与企业课题,毕业直接对口就业,智能制造专业就业率98.3%,平均月薪1.2万。
地方院校也在找缝隙。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养生方向,2024年招生计划翻倍,分数线却涨了20分,原因是各大健康集团提前签约毕业生。
深圳技术大学学德国双元制,学生一周三天在企业,毕业即拿技师证书,企业抢着要。
肇庆医学院排名不高,却拿到广东省应急厅3亿专项,建公共卫生应急研究院。
康养产业缺人,学院直接把附属医院改成康养中心,学生边读书边管床位,毕业就能开机构。
广东金融学院379名,听起来不起眼,却是深交所金融科技人才库共建单位。
2024届毕业生,有82人直接进深交所技术部门,起薪25万。
学院和招行、光大银行合建实验室,学生大二开始刷真实交易数据,毕业就能写风控模型。
看懂这份榜单,就能看懂广东高校的新玩法:谁离产业近,谁就能涨分。
过去比论文,现在比转化。
过去比历史,现在比未来。
家长填志愿,不能再只看985标签,得看学校旁边站着哪家巨头,孩子毕业能不能直接进实验室,拿股票。
下一个五年,排名还会再洗牌。
深理工二期校园2026年投入使用,招生规模扩大十倍。
南科大正在筹建医学院,附属医院已经开工。
东莞理工和华为的新校区共建协议已经签约,学生宿舍就建在厂区里。
选大学,就是选城市,选产业,选未来十年的风口。
榜单只是结果,背后的钱流、人流、技术流才是真正的答案。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9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