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院四系”这四个字,像一把老钥匙,打开的是几代法律人心里的门。
\r\r
可今天,这把钥匙已经不止能开一扇门——它还能开清华的窗、浙大的阳台,甚至上海交大那栋刚落成的玻璃幕墙。
\r\r
法学江湖的座次,悄悄换了风水。
\r\r
先说老大哥。
\r\r
人大和法大,依旧是“双顶流”,一个守着理论高地,一个握着实务话筒。
\r\r
毕业生去最高法实习,门卫大爷都能叫出名字。
\r\r
但别急着把“五院四系”当圣经,西北政法在第五轮学科评估里被挤出前十二,连隔壁西交大的法学院都在背后拍了拍它肩膀:“兄弟,时代变了。
\r\r
”
\r\r
真正让老圈子坐不住的,是清华、上交、浙大、南大这群985“插班生”。
\r
他们没穿长袍马褂,直接拎着人工智能证据实验室、跨境合规研究中心的招牌闯进来。
\r
清华法学院招生简章里,甚至把“本科期间可参与硅谷企业合规项目”写成了卖点——这对想进红圈所的孩子来说,比“本校考研率98%”更勾魂。
\r
再往后排,厦大、山大、中山、川大这些“985二梯队”,像极了班级里那种平时不声不响,期末突然考前十的学霸。
\r
他们的杀手锏是地域:想留厦门进海丝法务区,厦大就是通行证;想混成渝金融圈,川大校友在法院和券商里都能横着走。
\r
别小看这种“地头蛇”红利,律所合伙人亲口说:“西南政法的简历?
\r
先放左边。
\r
川大的?
\r
右边,面试直接约。
\r
”
\r
真正有意思的在夹缝里。
\r
外交学院、国关、上海关、中劳院,这些名字听起来像公务员培训班的学校,却在细分领域里活得比谁都滋润。
\r
外交学院的国际法学生,大二就能去联合国实习盖章;上海关的海关法课堂,直接搬进了浦东机场的报关大厅。
\r
他们的毕业生不跟五院四系抢红圈所,转头去了商务部、WTO争端解决办公室,年薪未必高,但名片递出去,对方得双手接。
\r
选学校这件事,说到底是在选未来的“朋友圈”。
\r
西南的孩子如果铁了心留成都,西政和川大就是性价比之王——一个校友垄断了省内公检法,一个把持了央企法务部。
\r
华东的考生要是够不着北大,复交浙的法学新楼一栋比一栋气派,连华政的老校区都被衬托出了“民国滤镜”。
\r
至于华中,武大法学院的老图书馆里还挂着韩德培先生的手迹,而隔壁中南财的毕业生,已经靠税务律师的身份在光谷买了三套房。
\r
别忘了“双万计划”这股东风。
\r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名单里,连湘潭大学、江西财经这样的“双非”都挤了进来。
\r
他们的秘密武器是“行业导师”:湘潭大学法学院院长直接拉来了湖南省高院的退休庭长,带学生跑案子;江西财经的财税法课堂,干脆开在了南昌税务局的会议室。
\r
这种“把课堂搬进职场”的打法,让二本分数线的学生也能摸到一线实务的门槛。
\r
就业盘子更是被重新切过。
\r
十年前,法学生毕业等于“法院or律所”,现在企业合规官、数据隐私顾问、NFT法律顾问这些岗位,起薪就能摸到30万。
\r
北航法学院2019级一个女生,毕业去了腾讯做“游戏内容合规”,日常工作是审核《王者荣耀》的皮肤台词——这活儿五院四系没教过,但北航靠着“科技+法律”的交叉课程,硬是把她送进了互联网大厂。
\r
说到底,法学专业的鄙视链正在碎成拼图。
\r
老牌子当然有光环,可新贵们用实习机会、行业导师、地域网络,把光环拆成了可以量化的筹码。
\r
考生要做的,不是跪着仰望“五院四系”,而是算清楚:未来想在哪个城市生活?
\r
想进体制还是企业?
\r
想搞学术还是赚钱?
\r
这些问题的答案,比任何排名都更接近真实的人生。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9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