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一年蹿回第12,你刚把“它要掉出前十”的截图存好,就被打脸。
\r\r
榜单这玩意儿,比前任还善变。
\r\r
我去年劝表弟别申哥大,说“它都快跌出前二十,HR会皱眉”。
\r
结果他咬牙去了,现在逢人就拿新排名堵我嘴。
\r
我认栽,但学到一个狠招:别信“趋势”,信“动作”。
\r
哥大这次翻身,靠的不是学术突然开光,而是把US\rNews新增的两条新规则玩成外挂——“毕业生收入中位数”和“第一代大学生毕业率”。
\r
它把校友工资刷得漂亮,再顺手捞一批第一代大学生,5%权重直接变现,排名像坐电梯。
\r
规则一改,游戏就重开,老玩家比新生更狠。
\r
同样吃透规则的还有佛罗里达,从三十名边缘蹦到28,德州奥斯汀冲进32。公立校以前被吐槽“人多资源少”,现在靠“工资+第一代”两张牌反杀,性价比直接拍你脸上。
\r
私立老贵族反而尴尬,芝加哥大学跌到12,不是它变差,是新指标不宠它。
\r
哈佛、耶鲁干脆掀桌,医学院法学院集体退榜,意思是“老子不陪你们玩数字游戏”。
\r
抵制越凶,榜单越像选秀,留下来的都是愿意配合演出的“练习生”。
\r
并列疯长,TOP50里出现七次四校同框,HR扫简历一眼望过去全是“并列第X”,分不清谁是谁。
\r\r
以前我们说“前三十”是道槛,现在槛被拆成七截,踩空概率比踩点高。
\r
别急着骂水,水里有鱼——工程强校佐治亚理工爬到33,靠的就是工资指标;纽大录取中国学生砍到612人,缩招15%,门槛反而硬了。
\r
榜单和申请人数双向挤压,留给我们的缝隙越来越小。
\r
真想用榜单,别盯当年,把近三年曲线拉出来看斜率。
\r
斜率向上且校方能公开喊“我接受新指标”,大概率明年还稳;斜率心电图一样乱蹦,或者学校官方推特天天喷“排名无用”,直接拉黑,它心不在此,你凑过去只会被当分母。
\r
再抠一层,去查专业排名、毕业起薪、核心课程表,把“并列”拆成“细节”,你才能找到那个“别人以为并列,其实碾压”的隐藏款。
\r
我去年申研,把密歇根安娜堡当保底,图它21名便宜大碗。
\r
结果读完第一年,发现同实验室哥大同学交的学费比我贵一倍,毕业起薪却只高两千块。
\r
那一刻我对排名的滤镜碎成渣:数字给你幻觉,钱包给你真相。
\r
榜单可以翻,你的账得自己算清。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9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