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份关于QS前100大学本科退学率的统计在留学圈引起热议。
数据显示,伦敦国王学院(KCL)以5.3%的退学率排名第一,格拉斯哥大学、UCL等知名学府也都位列前十!
很多同学会疑惑,为什么名校的退学率反而更高?其实啊,这正是"严进严出"教育理念的体现。
以KCL为例,其医学、法律、国际关系等王牌专业向来以课程强度大、考核标准严格著称。当然,这一高标准的学术要求虽然保证了学历的含金量,但也让部分学生难以适应。
对中国留学生来说,挑战可能更为明显
中国学生留学首先要面临的学术模式的转换。英国高校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这与国内传统的应试教育有很大不同。许多学生虽然雅思成绩达标,但在面对大量的文献阅读、论文写作和小组讨论时,仍然感到吃力。
其次是留学生还要面临心理层面的适应。独自在异国他乡求学,不仅要应对学业压力,还要适应文化差异、建立新的社交圈。这些挑战叠加在一起,很容易让人产生孤独感和焦虑情绪。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很多学生不了解学校的支持系统。其实大多数英国高校都设有学术写作中心、心理健康服务等支持部门,但国际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遇到困难时习惯自己硬扛,等问题严重时可能为时已晚。
与高退学率院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牛津、剑桥等顶尖学府反而保持着极低的退学率。
牛津大学1.2%的退学率得益于其历史悠久的导师制和小班教学模式,能够对每位学生进行精细化指导。
剑桥大学1.3%的退学率则归功于完善的预科体系和补考机制,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术缓冲空间。帝国理工学院通过数学前置考试实现"筛选前置",将退学率控制在2.1%。
UCL则凭借超长语言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适应期,使退学率保持在2.3%的较低水平。
这种反差现象说明,退学率高低并非单纯由学术难度决定,更与学校的教育支持体系密切相关。高退学率院校往往集中在理工科和商科领域,这些专业本身课程强度大、毕业要求严格,加上中国学生面临语言和文化适应的双重挑战,容易导致学业困难。
而低退学率院校则通过建立完善的学术支持系统,包括导师制、预科项目、前置筛选和语言培训等,有效降低了学生的适应难度。
所以,留学生们在选择大学时不应仅关注排名,更要考察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支持体系。考上QS前100后也不是万无一失,提前转换思维,才能适应国际化教育的动态发展。
#留学#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9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