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还没装进手机,奖金先被捐走一半,克拉克这波操作直接把“穷学生”送上热搜。10月8日斯德哥尔摩刚官宣,克拉克就喊话要把奖金塞进量子教育基金,德沃雷特转头拉着IBM谷歌搞1000比特原型机,潘建伟团队顺势把宏观量子态寿命刷到1.2毫秒——同一天,热搜上全是“量子”二字,网友却只想知道:这玩意儿到底啥时候能抢票?
\r\r
别急着兴奋。
\r\r
诺奖委员会把1100万克朗砸给“宏观量子力学”,听起来像给微观世界发了房产证,可现实是:实验室里量子比特活得比金鱼还短,出门买杯咖啡的工夫就退相干。
\r
克拉克他们做的,不过是把“看不见”的量子隧道拍成VR大片,让瑞典王室戴上头显看电子穿墙。
\r
好看归好看,离下班地铁刷手机支付还差十万八千里。
\r
更尴尬的是,学界自己先打起来。
\r\r
《物理评论快报》刚出特刊,一帮人吵“宏观”到底要多大,另一帮人吐槽“观测标准”像橡皮筋。
\r
吵到最后,共识只剩一句:先整点能用的。
\r
IBM谷歌听懂了,立马宣布2026年推千比特芯片,话术统一“基于诺奖理论”,翻译过来就是:投资圈快打钱。
\r
中国这边也不含糊。
\r\r
潘建伟论文上线当天,A股量子板块集体涨停,散户冲进去才发现,所谓“1.2毫秒新纪录”只是实验室恒温恒压下的极限操作,跟家用电脑半毛钱关系没有。
\r
评论区一句话戳破:量子股涨得比量子比特寿命还快,退相干都没它跌得快。
\r
热闹看完,回到原点。
\r
克拉克捐钱值得点赞,可发展中国家学生真缺的是稳定电网和不会掉线的Zoom;德沃雷特的跨国项目再宏大,也绕不开量子比特“见光死”的老毛病。
\r\r
诺奖把掌声送给“宏观量子”,现实却卡在“微观寿命”。
\r
技术突破像烟花,一瞬绚烂,落地只剩冷灰。
\r
网友@物理民工留言:
\r
“捐钱不如捐空调,实验室温度波动0.1度,比特直接集体躺平。
\r\r
”
\r
网友@量子韭菜跟帖:
\r
“炒股炒了个寂寞,开盘冲进去,收盘已经退相干。
\r
”
\r\r
网友@地铁侠总结:
\r
“等量子手机真能抢票,估计我孙子都上班了,先继续挤二号线吧。
\r
”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9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