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底,随着 2025Fall 新生陆续踏入校园,美国普林斯顿、哈佛、耶鲁、哥大、布朗五所藤校先后公布 2029 届新生数据。在特朗普政府对精英高校持续施压的背景下,藤校吸引力不仅未受冲击,反而呈现 “录取率小幅回升、国际生比例稳中有升” 的态势。这些数据背后,藏着哪些申请趋势?2026Fall 及后续申请者又该如何调整策略?今天我们就来深度拆解这份 “藤校申请指南”。
普林斯顿大学
亮点:国际生比例创新高,助学金政策“天花板”!作为藤校中以 “慷慨援助” 闻名的代表,普林斯顿 2029 届新生数据亮点十足:国际生占比再突破:本届新生共 1409 人,国际生比例达 14.1%,较去年提升 2.1 个百分点,创下新高。这些国际生来自 65 个国家,从玻利维亚、克罗地亚到印度、肯尼亚,地域覆盖极为广泛,展现出校园极强的国际化属性。种族构成有升有降:亚裔美国人占比 27.1%(+3.3%),白人学生占比 28.5%(-2.8%),拉丁裔(9.2%)与多种族学生(7.7%)保持稳定,非裔学生占比 5%(-3.9%),整体呈现多元调整趋势。专业倾向清晰:65.7% 的新生倾向文学学士学位,27.3% 选择工程理学学士学位,剩余学生暂未确定方向,文科与工程领域仍是主流选择。助学金政策 “无死角”:本届是普林斯顿史上低收入学生最多的一届 ——69% 新生符合助学金申请条件,25% 符合联邦佩尔助学金标准(对应美国低收入家庭)。更关键的是,学校推出 “阶梯式援助方案”:年收入≤15 万美元家庭,全额覆盖学费 + 生活费;年收入≤25 万美元家庭,免学费;年收入最高 35 万美元的家庭,仍有机会申请助学金,几乎覆盖中高收入以下所有家庭。
哈佛大学
亮点:入学率创历史新高~国际生比例 “稳如磐石”!
哈佛 2029 届新生数据,用 “高入学率、稳国际生” 打破外界担忧:
入学率突破纪录:截至 5 月 27 日,哈佛共录取 1654 人,最终入学率高达 85%,较去年提升 1%,创下近数年新高,侧面反映学生对哈佛的认可度持续攀升。国际生 “抗压能力” 强:尽管面临签证限制与政策压力,本届国际生比例仍稳定在 15.8%,虽略低于去年,但与近三年 15%-18% 的区间基本持平。为保住这一比例,哈佛今年特意调整策略:允许国际生同时接受多个 offer、延长候补名单截止日期至 6 月 30 日后,甚至额外扩招 25-30 人,提前应对 “部分国际生拿不到签证” 的风险。生源结构多元:女生占比 52%,连续 6 年超过男生;21% 是第一代大学生,24% 符合佩尔助学金标准;54% 新生可获助学金,其中 24% 实现 “零学费入学”。地域上,东海岸仍是主力:中大西洋地区(20%)、新英格兰地区(18%)、南部各州(16%)占据前三。社科类专业 “断层领先”:34.6% 的新生选择社会科学,远超工程与应用科学(25.5%)、自然科学(26.6%)与人文学科(11.7%),成为绝对热门。
耶鲁大学
亮点:录取率回升,亚裔比例创新高!在 2024-2025 申请季,耶鲁大学的申请数据同样备受瞩目。耶鲁共收到了 50266 份申请,录取率从前一年的 3.7% 显著回升至 4.8% ,这一变化让众多申请者看到了希望。从 2029 届新生的种族构成来看,亚裔占比达到了 30%,相较于之前有 6% 的大幅提升,直接创下了近年新高,这一数据变化直观体现出亚裔学生在耶鲁申请中竞争力的增强。而西班牙裔 / 拉丁裔占比 13%(-6%)、非裔占比 12%(-2%)、白人占比 44%(-2%)、美洲原住民占比 3%(持平),在整体种族构成中,各群体占比有不同程度的调整 。早在 2015 上半年,耶鲁校方就已宣布重要招生政策调整,从 2029 届起,每年本科新增招生名额约 100 名,长期目标是将本科规模逐步提升到约 6,600 人 。这一扩招计划在 2029 届的录取数据中得到了直观体现,录取率的回升对于目标冲击藤校的同学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
哥伦比亚大学
亮点:录取率回升,国际化 + 学术硬实力双在线!哥大 2029 届数据,凸显 “录取回暖” 与 “全球化” 两大关键词:录取率止跌回升:本届共收到 59616 份申请,最终录取 2946 人,整体录取率 4.94%,较过去三年有所回升;其中早申(ED)阶段收到 5872 份申请,最终入学新生 1806 人,入学率 61.3%,申请与入学节奏更趋稳定。学术硬实力是 “敲门砖”:哥大将学术准备列为评估核心,94% 的录取学生在高中毕业班中排名前 10%。虽实行 “标化可选”,但提交成绩的学生中,SAT 中间 50% 分数区间为 1510-1560 分,ACT 为 34-36 分,高分段竞争依旧激烈。国际化程度居四校之首:国际生占比达 16%,生源覆盖全球 83 个国家和地区;美国本土学生则来自全部 50 个州,中大西洋地区(33%)、西部地区(25%)、南部地区(21%)是主要生源地。专业选择 “均衡多元”:社会科学(28%)、数学与自然科学(26%)、工程(24%)、艺术与人文学科(21%)占比差距较小,仅 1% 学生暂未确定方向,体现出哥大学生学术兴趣的多样性。
布朗大学
亮点:录取率回升 + 标化恢复,跨学科背景受重视
作为四校中 “恢复标化要求” 的代表,布朗 2029 届数据透露出 “申请热度调整” 与 “筛选标准变化”:
申请数下降,录取率反升:本届申请总数 42765 人,较上一申请季(48881 人)减少 6116 人(主要因恢复标化要求);最终录取 2418 人,总录取率 5.65%,虽仍低于 6%,但较近年有所回暖。早申优势 “拉满”:早申(ED)阶段收到 5055 份申请,录取 907 人,录取率 17.94%,为近五年最高;常规申请(RD)收到 37710 份申请,仅录取 1511 人,录取率 4.01%——ED 录取率比 RD 高出近 14 个百分点,早申重要性再被印证。标化分数区间明确:作为恢复标化要求的首届学生,布朗明确公布分数范围:SAT 中位数 1480-1560 分,ACT 中位数 34-35 分,给申请者提供了清晰的 “分数参考线”。生源地域集中:国际生来自 89 个国家和地区,加拿大、中国、英国、印度、韩国是最大海外生源地;美国本土学生中,加州、纽约州、马萨诸塞州、新泽西州、德克萨斯州录取人数最多。
从数据中读懂藤校申请 “稳赢” 策略
录取率回暖,早申是 “关键跳板”受 “小幅扩招” 与 “部分学校恢复标化导致申请数下降” 影响,五所藤校录取率均有小幅回升,且早申优势极为明显 —— 布朗 ED 录取率是 RD 的 4 倍多,哈佛、哥大也通过早申锁定优质生源。对申请者而言,“合理规划早申” 已成为冲击藤校的必要选项。国际生比例 “抗高压”,藤校仍重视全球化
尽管面临政策压力,国际生比例仍保持稳定(普林斯顿 14.1%、哈佛 15.8%、哥大 16%),普林斯顿甚至创下新高。这说明藤校对 “国际化校园” 的追求并未动摇,反而通过 “扩招候补、允许多 offer” 等策略保障国际生名额,国际生申请机会依然充足。
社科类专业 “热度不减”,兴趣匹配是核心
数据显示,社会科学始终是最热门领域(哈佛 34.6%、哥大 28%),其次是工程、自然科学。但这并不意味着 “必须选社科”,藤校更看重 “专业兴趣与个人经历的匹配度”—— 比如布朗重视跨学科背景,哥大青睐多元学术倾向,申请者需结合自身优势选择,而非盲目跟风。
助学金政策 “更慷慨”,中低收入家庭机会增加
普林斯顿 “覆盖 15 万美元以下家庭全额费用”、哈佛 “10 万美元以下家庭免学费”、哥大 54% 新生获助学金,藤校正通过扩大援助范围,降低 “经济门槛”。对中低收入家庭申请者而言,无需因 “学费顾虑” 放弃藤校,充分利用助学金政策可大幅提升申请性价比。
学术硬实力是 “基石”,高阶课程 + 标化不可忽视
哥大 94% 录取生是高中前 10%、布朗明确标化区间、普林斯顿看重 AP 等高阶课程,这些数据都说明:藤校对 “学术能力” 的要求从未降低。即便部分学校实行 “标化可选”,优异的 GPA、高阶课程经历、(若提交)竞争力强的标化分数,仍是打动招生官的核心要素。
藤校申请热潮看绿卡身份价值
随着美国藤校 2029 届新生数据陆续公布,“国际生比例稳定”“录取率小幅回升” 等信号让全球申请者备受鼓舞,但与此同时,国际生面临的签证政策波动、专业限制、未来工作身份限制等隐性挑战仍未消失。而 EB-5 投资移民绿卡,恰恰能为瞄准藤校的家庭破解这些痛点,从 “留学准备 – 校园体验 – 未来发展” 全链条提供优势,其价值在当前申请环境下尤为凸显。
当下,EB – 5 新法案规定了特定类型项目并预留了 32% 的签证配额。其中乡村地区(TEA)项目享有 20% (占最多签证数)预留签证名额,并且优先审理,根据贝特曼在新法下第一个乡村项目的获批经验,平均获批“上岸”的留学生大约周期在 5-12 个月不等!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60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