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徽也能卷?
\r\r
三所都叫“东北大学”的学校,最近把自家小logo玩出了花:中国这边忙着百年校庆,据说要发纪念徽;日本那边把萩花做成3D动效,直接搬进元宇宙;美国东北更狠,排名冲到44名,顺手给红色定了套“数字肤色”。
\r\r
我盯着三张小图看了半宿,最大的感受是:一个破校徽,原来能把学校的老底全抖出来。
\r
先聊日本东北大。
\r
紫黑配色,萩花一片,猛一看像极简潮牌。
\r
人家毫不掩饰,就是冲着“好记”去的。2023年仙台搞虚拟校园,校徽一秒变悬浮动效,转得比风扇还顺。
\r
学生说好看,校友说没根。
\r\r
确实,百年历史被削得只剩一片花瓣,轻飘飘的,连点泥土味都没留住。
\r
再看美国东北大。
\r
双版本操作:正式场合用印章,平时用那个大写“N”。
\r
红得发亮的NU Red,RGB值写进品牌手册,错0.1都得上报。
\r
好处是走到哪都像自家广告牌,坏处是像复制粘贴,看多了脸盲。
\r\r
排名一路飙升,靠的不是标,是Co-op项目把学生提前扔进公司历练,就业数据好看,连logo都跟着沾光,红得理直气壮。
\r
最纠结的是中国东北大。1926年太极+钟鼎文,1950年林徽因“白山黑水”,2002年再简化,结果步子大了扯着蛋——图形扁、比例歪,远看像裂开的黑板。
\r
这次百年校庆,设计组据说要把历代碎片拼成“全家桶”。
\r
消息一出,校友群吵翻:有人要艮卦,有人要黑水,还有人非太极不可。
\r
历史太多,图标太小,塞得慌。
\r\r
我把三版摆在一起,发现一个挺残酷的现实:
\r
日本那朵小花=功能主义,先让你记住再说;
\r
美国那块红砖=系统管理,统一口径冲排名;
\r
中国那堆纹路=历史叙事,想讲的故事太多,图标装不下。
\r
说到底,校徽就是学校给世界递的名片。
\r\r
日本递的是“我很好认”;美国递的是“我很能打”;中国想递“我很有文化”,结果名片快写爆了。
\r
百年纪念徽最后长成啥样,估计还得妥协。
\r
我只提醒一句:别再把所有老元素硬塞进一个小圆圈里,
\r
真历史不靠堆料,靠留白。
\r
观众记不住复杂故事,他们只记住第一眼的心跳。
\r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60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