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填志愿那会,班里同学聊专业,提到生物都直摇头:“天坑啊,毕业找不到工作!”可这两年去高校逛,生物实验室门口的咨询台愣是排起了长队。曾经躲着走的专业,现在为啥成香饽饽?软科刚发的2024全球生物学排名,或许能说点门道。
先看全球格局。前三还是老面孔:哈佛、斯坦福、MIT,第四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剑桥牛津紧随其后排五、六。这些学校的生物实验室,随便拎个教授出来都是发过《自然》《科学》的主。国内高校呢?浙大最高,全球34名,清华42,上交50。50强里三所,算是什么水平?
要说这排名,最让人意外的是“天坑”标签的反转。十年前选生物,家长能愁得睡不着觉,觉得不如学计算机、金融来得实在。现在风向变了,一方面国家对基础学科的投入明显增加,实验室设备更新、科研经费都在涨;另一方面,生物医药、基因检测这些行业起来了,企业招人不再只看热门专业,反而缺能沉下心做研究的生物人才。
再说说国内高校的位置。浙大34名,是国内头名,可跟哈佛比,差距到底在哪?不光是论文数量,更重要的是顶尖成果的产出。人家一年能出几个突破性研究,咱们可能还在追赶阶段。清华42、上交50,虽然进了50强,但跟同校其他热门学科比,排名确实不算突出。
双非院校里,扬州大学这次也上榜了,全球500强里有它的名字。这让不少985学生有点懵:难道扬州大学的生物比某些985还强?其实学科排名不只看学校名气,更看具体领域的实力。可能人家在植物学、微生物这些细分方向,实验室设备、论文引用率确实有优势,这种“小而精”的学科,反而容易在排名里冒头。
选专业时,排名能当唯一参考吗?有学生问:“浙大34,清华42,是不是该选浙大生物?”其实不然。每个学校的强项方向不一样,浙大的生态学、清华的生物医学工程、上交的生物制药,各有侧重。得看你想往哪个领域走,是搞科研还是进企业,再结合学校的资源选。
最后说句实在的,生物专业热度能持续多久?基础学科的周期长,不像互联网风口来得快去得快。只要医疗、农业、环保这些行业在发展,生物人才就有需求。但选之前得想清楚:你能不能耐住性子做实验、看文献?毕竟这个专业,急着赚快钱的人确实不适合。
现在打开软科官网,就能查到完整排名。你学校排第几?要是在500强里,不妨多留意下学校的生物实验室开放日,说不定能发现新方向。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60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