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计划留学的同学,“留位费” 想必并不陌生。尤其是申请港校的同学,对留位费多半有种 “肉疼” 的体会……
毕竟和其他院校相比,港校的留位费实在偏高,商科项目更是如此。比如去年,港浸会商业管理专业的留位费就高达 19.7 万元!
而今年情况也没好转,港大商学院目前官宣的留位费没有低于十万的,15.4 万元算是主流
(图源网络,侵删)
面对这么高的留位费,网友们也炸开了锅……
有人认为:学校设置高价留位费,是为了防止优秀生源因后续收到其他 offer 而流失;
有人觉得:高昂的留位费限制了学生的选择,迫使他们无法选到最心仪的学校;
也有人表示:对好不容易拿到梦校 offer 的人来说,交留位费相当于锁定了席位。
那么,留位费对留学生而言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何要收取这么高的留位费?海外院校的留位费又都是什么情况呢?
01
什么是留位费?
要想知道背后的原因,就要先弄清楚什么是留位费
留位费是学生在留学申请中,为确认入学意向而向学校缴纳的一笔费用,相当于“定金”。
换句话说,它可以用于保留学生的录取名额,确保学生最终会入学。学校通过收取留位费,可合理规划教学资源,避免因学生放弃录取导致名额空缺。
另外,留位费入学时可抵消部分学费,留位费也有预交学费的意思。
留位费金额:通常为学费的30%-50%。
缴纳期限:一般为收到录取通知后的2周左右,部分学校可申请延期,但需说明合理原因。
退还问题:一般情况,留位费通常不可退还,需谨慎决定是否缴纳。如有特殊情况,因不可抗力(如签证被拒、学校取消专业、个人重大变故等)无法入学,可尝试向学校申请退款,但需提供相关证明。
有同学会好奇,如果被同一所院校的不同专业发了offer,留位费可以转移吗?
关于转移问题因学校而异,部分学校的转移政策如下
⭕ 香港大学:相同学院大概率可转移,跨学院需邮件申请确认;
⭕ 香港中文大学:普遍不可转移,特殊情况可邮件申请;
⭕ 香港科技大学:不可转移;
⭕ 香港理工大学:跨学院可转移,且网上有过3次转移记录;
⭕ 香港城市大学:跨学院可转移。
02
为何要收取留位费?
港校留位费的传统由来已久。
早在 2007 年,中国香港高校首次推出留位费政策,要求学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缴纳 1 万港币作为留位费,逾期未缴即视为放弃录取资格。
2009 年,香港中文大学发生的一起事件让 “留位费” 制度得以确立。
当时,该校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专业因大量内地学生接受录取后未入学,造成学校资源浪费。次年,该校便开始要求以全额学费(10 万港币)作为留位费。
其他港校(如港大、港科大)迅速跟进,逐步将留位费标准提高至学费的 30%-50%,其中商科、工科等热门专业成为调整重点。
如今,港校留位费已成为固定传统,且呈现逐年攀升之势,热门专业的涨幅尤为显著:
港大商学院的留位费从 2015 年的约 8 万港币,上涨至 2023 年的 17 万港币;港中文金融学 2023 年的留位费也高达 13 万港币。
想必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留位费上涨背后,其实也意味着学费的上调……
不过,相较于商科专业,非商科项目的留位费要低不少。这主要是因为:非商科专业的学费本身较低,而留位费本就源于学费的一部分,学费这个 “分母” 变小了,作为 “分子” 的留位费自然也随之降低。
目前,港校社科、文科类专业的留位费约为 5-8 万港币(如港中文公共政策为 8.5 万港币)。
03
其他国家/地区的留位费情况
以英澳新为例,各个国家的留位费缴纳时间各有特点。
英国
英国的留位费性价比很高,通常是 1000-2000 英镑,换算成人民币不到 2 万元。而且截止时间给得很充裕,一般有 1 个月左右,甚至更长!
英国的大学大多设有 14 天 “冷静期”,在此期间学生可无理由申请退还押金(不过通常会扣除 10% 左右的手续费),过了冷静期就不再允许退还了。
但也有特殊情况。由于英国 offer 常会有语言和均分的条件限制,若学生缴纳留位费后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可尝试申请退款,需提供未达标的雅思成绩单(考试日期需在拿到 offer 之后),或未满足要求的最终成绩单及 GPA。
(图源网络,侵删)
澳洲澳洲通常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留位费,而是需要先满足 offer 上的条件(应届生需先达到语言要求),再支付押金来换取 COE 或 con COE。
虽然各校通过留位费来锁定优秀生源,但如果想申请退还留位费,是否有可能呢?
一般来说,学校会在 offer 上明确标注留位费为 non-refundable(不可退款),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提供相关证据,学校才会个案处理。
新加坡截止时间通常在拿到录取后的 1-2 周,不过也有个别专业会放宽到 3 周,比如 NTU 的 EMME-C 项目。留位费金额比港校友好不少,一般在 1 万新币左右。延期的时间通常也是 1-2 周。
04
对留学生来说
留位费是好是坏?
从学校视角来看,各专业招生名额有限,发放的 offer 数量也需匹配这一限制。
若前期学生纷纷接受 offer,最终却放弃入读,不仅会造成学校的资源损失,也会让晚申请的学生错失机会。因此,留位费的设置,本质是为了更合理地规划 offer 发放节奏。
每所学校都渴望吸纳优秀生源,但将选择权完全交予学生,难免会陷入被动。留位费的存在,恰好能有效避免这种尴尬。
不过从留学生角度而言,留位费似乎又成了一道束缚。部分院校的留位费截止日期催得极紧,往往梦校 offer 还杳无音信,保底校的缴费通知就已接踵而至,任谁都会倍感焦虑。况且这笔费用数额不小,绝非可以随意舍弃的支出……
(图源网络,侵删)
但换个角度想,缴纳留位费后,学校会为你预留位置,这本身也是一种保障。
比如澳洲多数学校不设留位费,发放的 offer 数量远超过实际招生计划。此前就有申请悉尼大学的同学,在考出符合要求的语言成绩、准备换取无条件 offer 时,突然被告知位置已满,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由此可见,留位费对留学生而言,确实能提供一份安心。
这就要求同学们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院校的申请及 offer 发放节奏有清晰的把控。
建议大家申请时要规划好递交顺序:梦校优先投递,保底校紧随其后。但保底院校也不宜过晚递交,最晚要在第二轮截止前完成,避免最终无校可去。当然,最核心的还是要提升自身成绩,以实力稳稳锁定 offer。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都能顺利斩获梦校 offer!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61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