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指数(Nature Index)网站发布了2025年最新的自然指数排名(统计时间节点2024.8.1-2025.7.31),陕西科技大学位列全球高校第347位。近三年,陕科大自然指数全球高校排名持续上升。2023年至2025年,共计上升167位,论文数从54篇增加至107篇。
“自然指数”由自然出版集团于2014年推出,是衡量各机构顶尖学术产出的重要指标,在全球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目前,它采用论文数和贡献份额这两个重要衡量标准,是基于一个机构或国家过去一年在《自然》系列期刊以及《科学》《细胞》等145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结合相应计算方法计算而来。这些期刊是由一个由各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组成的独立小组根据声誉选出。
在持续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陕科大自然指数全球高校排名连续三年上升,体现了学校学术产出稳步提升,学科影响力持续扩大。仅近一个月来,陕科大人仍保持着旺盛的学术创新活力,相关成果层出不穷——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与医药学院)李政科副教授与福建师范大学的张勇副教授、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的Zoe V. Finkel教授和Andrew J. Irwin教授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发表了题为“硅藻多倍体化加速其对气候变暖的适应”的研究论文。李政科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陕西科技大学为第一单位。
王传义教授团队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Chem Catalysis上发表了题为“Photothermal reforming of polylactic acid plastics into pyruvic acid with 92.8% selectivity at S-scheme Ov-BiVO4/CdS heterostructures”的研究论文。王传义教授为文章通讯作者,环境学院博士生梁芯芯为文章第一作者,陕西科技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热转换材料功能化调控及应用创新团队在材料学国际顶级期刊《Materials Today》上发表了题为“Engineering thin water film and cluster evaporation towards extraordinarily high 2D solar vapor generation”的研究性论文。王成兵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汪帆博士(已毕业,目前在青海大学工作)为论文第一作者,陕西科技大学为唯一署名单位。
……
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密集涌现,体现了陕科大各个科研团队在专业领域的深厚积淀,映射出学校学术生态的持续优化与创新能力的持续跃升。当然,除了自然指数排名,陕科大在国内外的多个权威榜单中同样表现出彩。
6月17日,U.S.News发布了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陕西科技大学共有15个学科上榜,较上期新增2个上榜学科,分别为电气与电子工程、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学校上榜学科数位居陕西省属高校前列,是陕西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进入全球前50学科的学校。
10月15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2025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陕西科技大学9个学科上榜。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位列全国第3。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今年新晋上榜学科。
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是陕西科技大学坚持优化学科布局、激发创新动能的生动体现。未来,学校将继续砥砺前行,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学术根基与创新沃土。#高校种草大赛##陕西科技大学##论文#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陕西科技大学招生办”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陕西科技大学官网/官微等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61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