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到一名美国留学生博主的分享。
视频中的他在整理旧课本时,翻到了在美国高中时的学生证,聊到了一些经历。
先聊到的是那里的枪支刀具管控。
说是“管”,其实更像是一种“防不胜防的妥协”。
每天进教学楼,都得过金属探测器。
可即便如此,学期末还是有人把仿真枪藏进运动包,整栋楼紧急疏散,他躲在储物柜后,听着警笛声瑟瑟发抖。
后来才知道,学校每年花大价钱买安检设备,却连校门口的持枪流浪汉都管不了。
反观国内中学,门口永远有保安叔叔笑着接学生。
毒品的阴影,也藏在每个课间。
储物柜里,电子烟的甜腻味常常飘来。
博主有次帮老师搬书,还在后排抽屉里发现了装着白色粉末的小塑料袋。
老师只会在班会课上含糊地提一句“别碰陌生人给的糖果”,可派对上递来的“水果味烟弹”,谁能分得清是零食还是毒品呢?
反观国内,校门口挂着“禁毒宣传周”的横幅,学生们排队领禁毒手册。
在美国时,连提醒朋友别碰大麻都得偷偷说,怕被当成“多管闲事的外国人”。
最让他难以忍受的,是学生私生活的混乱。
隔壁班女生16岁就因未婚先孕休学了,她躲在卫生间哭,说“男朋友说戴套麻烦”。
有次放学,撞见男生把女生按在墙上吵架,后来才知道是“约会暴力”,报警后警察却说“未成年人纠纷自己解决”。
社交上,有同学为了融入圈子,每周都去参加派对,最后染上了酒瘾,甚至毒瘾。
而国内的中学,班主任会悄悄找女生聊生理期护理,心理老师的办公室永远敞着门。
我表妹说:“班里有人谈恋爱,老师会找双方家长一起谈未来。”
原来,那些被吹捧的“开放自由”,不过是没人兜底的混乱。
傍晚,我路过家附近的中学,看见学生们背着书包追跑打闹,保安在门口笑着给他们递纸巾。
那些藏在“美式教育”滤镜下的紧张与不安,终于在回国后的这些日常里,变成了可以坦然说出口的真话。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63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