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化学专业排名

黄泷健

编辑

AgroPages 世界农化网

编者按:本文是继AGROPAGES《2024年全球植保企业TOP20排行榜发布:市场调整中的新格局与机遇》文章发布之后推出的深度分析版,从企业表现、区域动态、战略布局等多维度展开剖析,揭示行业正在经历的结构性变化与未来走向。

核心要点速览:

整体下滑:TOP20企业2024年农药销售总额691.29亿美元,同比下降6.02%;

中国企业崛起:12家中国企业上榜,总销售额占比超40%,兴发、润丰等增长显著;

头部承压:先正达、拜耳、巴斯夫、科迪华销售额齐跌,UPL成前九中唯一增长者;

第二集团稳固:富美实、住友化学、纽发姆等排名稳固,靠产品创新与区域策略应对挑战;

未来看点:行业复苏在即,监管趋严、技术迭代、中国企业全球化将重塑竞争格局。

纵观该排行榜,仅有9家公司实现逆势增长,其中有4家公司实现双位数增长。TOP20企业在2024财年农药销售总额为691.29亿美元,同比下滑6.02%。

前5大农化巨头的销售额占据整个榜单销售总额的近65%,前10强销售额的公司占据整个榜单销售总额的近85%。12家中国企业上榜,企业总销售额282.69亿美元,占据榜单销售总额的40.89%。数量上没有变化,但是总销售额下降21.86亿美元,下降幅度7.12%。

—— 1 ——

头部企业格局:传统巨头面临挑战

在2024年的全球植保企业排行榜中,传统的跨国巨头依然牢牢占据前列,但整体增长态势出现显著分化,行业格局也正在悄然变化。先正达以132.63亿美元的销售额继续领跑,稳居全球第一。然而,其同比下降幅度高达14.06%,是top20企业中降幅最大的公司。这一变化背后,与全球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密切相关。近年来,大宗农产品价格起伏加剧,农户盈利空间受挤压,间接削弱对植保产品的购买力。同时,部分主要农业市场需求增长乏力,加之先正达内部产品结构的持续调整,都对其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拜耳则以110.86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列第二,同比下降6.39%,仍维持其全球领先地位。作为老牌植保巨头,拜耳在种子与作物保护一体化布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受全球高利率环境与成本压力影响,其销售表现同样承压。

拜耳预计通过创新驱动未来十年的增长。在美国成功推出Preceon™智能玉米系统的育种版本,并正逐步推广至意大利和西班牙。公司规划在未来十年内推出10款潜在的重磅产品(峰值销售额均超过5亿欧元),其中今年率先上市的新型杀虫剂Plenexos,将在2027年后陆续跟进新除草剂icafolin和新一代大豆性状。

公司已制定明确战略,加速恢复盈利增长,计划通过显著的收益贡献和现金生产力提升来实现目标。同时,数字化赋能成为核心优势之一。借助Climate FieldView™平台,以及与微软合作的AgPowered Services等多种B2B数字平台,Crop Science正在推动创新加速、流程自动化及研发管线效率提升。

在新业务模式方面,公司控股CoverCress Inc.,其油料作物不仅可用于生物燃料生产,还能改善土壤健康、减少养分流失并增强固碳能力。同时,Crop Science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应用,并通过创新的CropKey方法推动农药分子设计,以实现精准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突破。凭借庞大的创新储备和清晰的战略方向,公司正加速构建 resilient 的农业解决方案,为全球农户提供长期价值。

紧随其后的是巴斯夫,2024年销售额为82.93亿美元,同比下降5.54%。近年来,巴斯夫在作物保护业务上将重点更多放在创新与可持续产品的研发。然而,受制于短期市场需求低迷,其业绩仍难以摆脱下行趋势。在公司各业务板块中,农业解决方案的研发投入最高,甚至超过其他所有部门研发费用的总和,凸显了其对农业业务的战略重视。

在农业解决方案板块,巴斯夫明确提出要巩固其作为农业行业创新解决方案领导者的市场地位。其产品组合覆盖多种作物体系,将种子与性状、种子处理产品、生物与化学植保产品、数字化工具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力求为农户、种植者和价值链上的利益相关方创造最佳成果。公司战略以创新驱动的有机增长为核心,同时通过合作与并购实现有针对性的组合优化与扩展。推动创新的动力来自客户需求、社会期望以及对降低环境影响的追求。根据规划,其创新管线中预计至2034年推出的产品峰值销售潜力超过75亿欧元。

分区域看,亚洲销售额受益于大部分作物领域销量提升,但人民币与日元贬值及价格下降抑制增幅。南美洲、非洲及中东地区销售额主要受巴西雷亚尔和阿根廷比索贬值及价格下跌影响,尽管销量有所增长。欧洲销售额减少,因植保产品销量下降和货币不利因素影响,土耳其里拉尤为明显。北美销售额降低,主要受到草铵膦价格走低及加元和墨西哥比索贬值影响,销量则保持稳定。

科迪华位列全球第四,2024年销售额为73.63亿美元,同比下降5.04%,整体下滑幅度相对温和。这种韧性主要得益于其在北美市场稳固的渠道基础与长期积累的品牌优势,为其在全球农化行业的波动中提供了缓冲。

整体下滑主要由价格下降1%和汇率不利影响3%所致,部分被销量增长2%所抵消。价格下滑反映出全球作物保护市场持续的竞争性价格环境,尤其是在拉丁美洲市场。销量方面,作物保护产品在拉丁美洲的需求复苏以及新产品的增长带动整体提升;汇率的不利影响主要来自巴西雷亚尔和土耳其里拉贬值。

综合来看,科迪华在2024年的表现体现″价格压力—汇率负担—销量增长″的多重博弈。作物保护业务依然承压,但新产品带来一定增长。虽然整体销售额同比略有下降,但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渠道稳定性和品牌效应,显示出较强的韧性与增长潜力。

从前四大企业的表现来看,欧美传统植保巨头在2024年普遍面临销售压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排名第五的UPL。其2024年销售额为43.26亿美元,表面上看较2023年的44.17亿美元略有下降,但这一下滑主要源于汇率因素。如果按照本币口径统计,UPL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实现逆势增长。也正因为如此,UPL成为前九名企业中唯一一家实现实质性增长的公司。

UPL整体业务表现显著改善,得益于强劲的销量增长和新产品的成功推出。全年共有0.93亿美元的营收来自新产品上市,其中包括成功收购并整合的杀菌剂品牌Dithane®,为公司产品组合注入新活力。在创新方面,UPL持续推动市场卓越与产品研发。作物保护平台的创新率超过14%,而种子业务的创新指数更是达到30%,充分显示其研发驱动的增长模式。

从区域表现来看,增长主要由北美和欧洲市场推动,同时拉美地区(尤其是巴西)在代森锰锌(mancozeb)产品销量上的强劲表现也为整体增长贡献力量。除杀菌剂外,除草剂在北美和拉美市场的销售也出现反弹,受益于良好的销量表现。整体销售结构改善,产品组合的优化、北美市场返利政策的正常化以及较低的销售成本均显著提升利润贡献。

整体而言,2024年的排行榜既体现全球植保市场的″马太效应″,即头部企业仍旧占据主导地位,但同时也揭示行业发展进入调整期的现实。如何在需求波动和价格压力下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各大植保企业必须面对的核心课题。

—— 2 ——

第二集团格局:行业地位及其稳固

富美实作为第二集团的领头羊在核心产品组合方面,Rynaxypyr®依然是支柱产品,2024年实现约10亿美元收入。尽管部分国家自2022年底起专利到期,富美实通过推出新型配方、复配制剂以及更具成本优势的单剂,保持市场竞争力。Elevest®、Vantacor®和Altacor® eVo已在美、加、澳等市场上市,并将在2025年扩展至更多国家。拉美市场也通过Premio® Star的推出打开新局面。

在增长产品组合中,Cyazypyr®是另一核心分子,2024年收入约5亿美元,并在专利和数据保护的加持下保持增长潜力。其相关产品组合(如Verimark®、Benevia®、Exirel®)在欧洲和拉美市场逐步推出,并将通过新配方扩大防治谱系与使用效率。此外,公司还在研发含Cyazypyr®的新产品,并依托制造降本战略保持竞争力。

在除草剂板块,三大新分子成为亮点。Isoflex™已在澳大利亚、阿根廷、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应用于谷物、棉花和水稻,并计划2025年扩展至智利、乌拉圭及更多区域。Dodhylex™作为30多年来首个全新作用机制的除草剂,已获得菲律宾有条件登记,预计2025年实现首次销售,并在多国递交注册申请。Rimisoxafen则针对抗性阔叶杂草,具有双重作用机制和优异残效,目前处于开发阶段。

在杀菌剂方面,fluindapyr及其衍生产品已在美洲多个国家上市,广泛覆盖大豆、玉米、棉花、水果及坚果等作物。Onsuva™和Adastrio™则分别在南美和美国市场用于防治多种重大病害。

从排名来看,富美实和安道麦在2024年的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对比。富美实完成与安道麦的″位置互换″,由去年的全球第7名上升至第6名,显示出其在市场竞争中逐步恢复并强化的势头。而安道麦则连续三年承受业绩下滑的压力,未能及时走出困境,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安道麦在2024年的经营表现呈现出″区域分化、销量支撑、价格承压″的总体特征,同时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从区域表现来看,在欧洲、非洲与中东市场,销量增加与价格下降相互抵消,使得全年及第四季度销售额与上年基本持平,渠道库存则逐步回归常态。北美市场中,消费者与专业解决方案业务表现良好,全年保持销售与毛利率的增长,美国农化业务实现销量增长,但受到定价下行与客户即时采购模式的制约。加拿大因种植条件理想带动除草剂、杀菌剂销量,但低虫情压制杀虫剂需求。拉美市场表现分化,巴西业务依托杀菌剂(ALMADA、BLINDADO TOV)和杀虫剂(MAGNUM)的拉动保持增长,但受制于定价压力及雷亚尔贬值;其他拉美地区则因竞争加剧与客户谨慎采购而走低。亚太市场受中国仿制药过剩影响,全年销售额下滑,但印度通过新产品Bazak®、Forpido®和Upturn®的上市,带来积极反馈;澳大利亚等重点市场价格趋稳。中国市场全年需求与价格低迷,但第四季度实现增长,主要依赖原药业务和非农产品价格提升;同时,公司优化客户管理,推动业务质量改善。

战略方面,公司将聚焦差异化产品与专有制剂,继续加强登记与上市进程,同时加大研发投入,覆盖从分子发现、登记申请到先进制剂和给药技术的全链条。通过差异化复配产品和创新研发能力,安道麦计划提升业务质量和盈利能力。同时,公司还将强化费用管理和营运资金效率,以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

总体而言,2024年安道麦在压力中展现出稳定韧性,2025年将依托差异化创新与管理优化,在温和增长中稳固其全球植保市场地位。

相比之下,日本住友化学依旧凭借自身在高端植保产品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虽然其2024年的销售额同比下降3.95%,但仍达到30.18亿美元的规模,稳居全球第8位。这一表现不仅彰显住友在亚洲市场的传统优势,也体现其在差异化产品和技术驱动战略上的坚实基础。

在拉美,特别是巴西市场,住友化学看到三大机会:其一,农药注册制度存在提前获批的趋势,这为新产品的加速上市创造了条件;其二,市场整体仍保持长期扩张趋势,意味着农化投入需求将持续增长;其三,厄尔尼诺引发的极端天气推动了农户对生物刺激素的需求,相关细分市场年增速超过30%。针对这些机会,住友化学的策略包括:加快新剂型的上市与销售扩展,重点推广INDIFLIN™与Rapidicil™等产品;通过强化马拉卡瑙工厂的生产与供应能力,保障供应链稳定;在生物理性产品(biorationals)和生物刺激素领域确立领导地位,借助专业化销售组织(SSBU)实现市场渗透;同时加速推出Accede™等新型生物理性产品,扩大产品覆盖与销售规模。

在印度,住友化学的未来策略聚焦在四方面:一是通过住友化学自有产品与原ECC产品的组合开发,强化产品组合竞争力;二是通过品牌塑造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CM),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三是依托住友化学在全球的销售网络扩展出口业务,实现跨区域增长;四是推进制造合理化与产能提升,巩固成本与供应链优势。

总体来看,住友化学在2025年的战略布局,兼顾拉美市场的加速扩张与印度市场的稳健深化:在拉美,以″快速上市+生物刺激素″抢占新兴增长点;在印度,则凭借渠道、产品与制造优势,强化组合竞争力并扩大出口。两大市场协同,将成为其全球农化业务增长与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

纽发姆的情况与住友化学相似。尽管同样面临销售额下滑的局面,但其整体排名依旧稳定。值得一提的是,纽发姆和住友化学在过去五年间始终牢牢占据第8、第9的位置,显示出这两家企业在全球植保行业的地位相对稳固,即便在行业环境波动和市场压力加剧的背景下,依然具备较强的韧性与稳定性。

2024年,纽发姆作物保护业务较2023年显著下降。区域表现方面,亚太区得益于亚洲市场需求增长以及纽发姆产品销售的稳健,部分抵消价格竞争带来的压力,公司还加大对Laverton工厂的投资,以提升2,4-D产能并降低成本。北美地区尽管需求旺盛,但利润率受到市场竞争挤压,草坪与观赏植物业务在美国以及加拿大的作物保护业务维持稳定。欧洲市场原因在于销量和价格的双重下滑,不过在果树、坚果、葡萄和蔬菜作物上表现良好,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此外,公司新品贡献度提升,2024年新品销售额已占总营收的15%以上,其中Oxbow™除草剂在加拿大成功上市。

在技术创新方面,纽发姆与新西兰Robotics Plus合作开发了Quantum喷洒技术,应用于Prospr™机器人并已在澳新市场推广;并投资挪威Kilter开发精准除草机器人,同时与英国MoA合作研发全新作用机制的除草剂,强化未来竞争力。

2025年,纽发姆判断作物保护端需求稳定,原药价格趋稳,不会再现2024年大幅下跌的冲击。营收增长将依托油菜、大豆、高粱及向日葵等作物的稳健需求,同时看好中长期植物源Omega-3的增长潜力,预计2025年Omega-3收入将在2024年的基础上实现翻倍。

总体来看,纽发姆 2024年在盈利上面临压力,但通过新品贡献、研发合作及成本优化措施,纽发姆为2025年及中长期的增长奠定较为稳健的基础。未来的实现仍取决于作物保护产品价格回归长期均值以及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

—— 3 ——

中国企业持续发力:增长引擎作用凸显

2024年最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中国植保企业的强劲表现。在Top20榜单中,中国企业占据12个席位,且多数企业实现正增长,成为全球植保行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具体数据来看,兴发集团更是实现惊人的57.25%增长率领跑中国企业增长榜,销售额从2023年的6.05亿美元跃升至9.35亿美元。作为全球草甘膦的重要生产商,兴发凭借灵活的市场应对能力和较强的成本把控优势,即便在全年草甘膦价格波动频繁的背景下,仍成功保持盈利增长。尤其在3—4月,随着国内外需求回暖和上游原料价格上涨,抓住成本支撑和需求反弹的窗口期,带动销售规模提升。尽管下半年受海外市场需求低迷与运费高企影响,价格有所走弱,但通过积极调整生产与销售节奏,实现全年业绩的大幅增长。

润丰股份则更突出于全球化战略与体系建设。2024年其销售额达18.47亿美元,同比增长15.77%,排名全球第10位。首先,润丰在全球营销网络拓展上成绩突出,不仅在多个非洲和欧洲国家完成市场调研,还在近20个国家启动Rainbow品牌销售,并新成立全球生物制品团队,拓展生物农药业务;其次,公司在产品登记上取得突破,全年新增登记超过1000项,总数突破7700项,并首次进入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发达市场,强化全球准入壁垒;最后,在业务结构方面,润丰四大战略方向推进顺利:TO C业务营收占比由33.82%提升至37.65%;欧盟和北美业务占比接近翻倍。

七洲绿色2024年在营收实现15.59%增长的同时,加快推进多基地扩产与技改。内蒙古海泰将新增2,4-二氟二苯甲酮和2,4-二氯苯乙酮生产线及三氯化铝装置,并实施4000吨硫代卡巴肼和6000吨三嗪酮的升级改造,巩固中间体领域优势。江苏澄阳则扩建新型绿色农药原药产能,新增苯醚甲环唑5000吨、环丙唑醇3000吨、丙硫菌唑5000吨,并联产650吨原油,进一步提升国际高端杀菌剂市场份额。济宁子公司拟投资6.8亿元建设年产3.7万吨除草剂及杀菌剂项目,产品涵盖砜吡草唑、间二氯苯、唑啉草酯、二氟吡唑酸及40%甲基肼,配套新增750台套设备,展现规模化与现代化并重的发展方向。整体来看,公司正通过内蒙古、南京、济宁三大基地形成从中间体到杀菌剂、除草剂的全链条布局,加快产能扩充与产品结构优化,稳固国内优势并拓展国际市场。

中山集团也以8.36%的营收增长紧随其后,中山集团2024年在产品投建与登记证方面动作频繁,进一步夯实其在杀菌剂、除草剂及中间体领域的布局。集团旗下内蒙古中高化工启动多项扩产计划,包括投资2.5亿元建设年产1万吨氯虫苯甲酰胺中间体项目,以及总投资13.3亿元的年产4500吨高效原料药项目,覆盖丙硫菌唑、肟菌酯、氟唑酰胺、溴氰虫酰胺、唑啉草酯和砜吡草唑等多个原药品种。同时,响水中山生物科技推进1万吨精异丙甲草胺环保整治提升工程,强化环保与合规。登记方面,内蒙古中高化工成功取得国内唯一的氟唑菌苯胺原药证件,该产品有望成为种子处理剂市场的″黑马″;此外,中山集团新增多个啶氧菌酯复配制剂登记,包括定位小麦白粉病的″思田丰″和定位黄瓜白粉病的″咏帅″,并获批环丙唑醇·肟菌酯在葡萄上的新登记。总体来看,公司正通过扩产项目和新品登记″双轮驱动″,加快构建全链条竞争优势。

—— 4 ——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2024年全球植保市场面临调整压力,但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企稳、农业投入的恢复以及新技术应用的推广,预计2025年行业将迎来复苏。特别是在新兴市场,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植保产品的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中国企业的快速崛起正在重塑全球植保行业的竞争格局。预计未来几年,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需要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全球范围内对农药使用的监管日趋严格,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能够适应严格监管要求、开发出更加安全环保产品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而技术落后、环保意识淡薄的企业将面临淘汰风险。

2024年全球植保行业数据反映出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传统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中国企业的强劲表现为全球植保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也预示着未来竞争格局的新变化。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环境,植保企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化经营等方面寻求突破,才能在新的市场周期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全球植保行业的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这也为整个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植保行业有望在服务全球粮食安全的使命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发于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 最新出版的《2025市场纵览》″2025 Market″杂志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64112.html

(0)
上一篇 11小时前
下一篇 11小时前

相关推荐

  • 外国语学校初中录取名单

    记者了解到,7月7日,南京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成绩已公布。分数线为:男生录取分数线123分、女生录取分数线118分。 南京外国语学校2025年初中招生语言能力测评、录取工作按照市局规划处、中教处和市招考院审批过的《招生简章》已实施完毕,录取新生590人(因尾数同分原因多录取10人)。各语种录取分数线分别如下: 英语男生录取分数线123分 英语女生录取分数线118…

    2025年8月15日
  • 温树英山西大学法学院

    三尺讲台上 谆谆育人心——山西大学2021年度“师德师风十佳标兵”获得者温树英 温树英,女,法学博士,山西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山西省人民政府法律专家库成员,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曾在Hong Kong Law Journal、《法学家》《法学评论》《政法论坛》《武大国际法评论》《国际经济法学刊》等权威期刊发…

    2024年12月27日
  • 美国大学转学本科签证

    一、转学分与留服认证基础介绍(一)转学分常见情况 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转学分较为普遍。学生常因学校或专业不符自身发展需求而转学分。比如社区大学学生成绩优、课程匹配度高时,可转学分至四年制大学;国内大一、大二学生赴美留学,也能申请转国内已修学分,节省时间与费用。转学分分转专业与转学两种。转专业时,若新老专业有公共基础课等重叠课程,学分多可转入;转学过程中,学校…

    2025年1月14日
  • 去麻省理工大学的条件

    前言:这是一篇来自公众号达恩留学有关于麻省理工学院申请条件的文章,一文带你深入了解申请麻省理工学院需要提交的材料! 麻省理工学院的申请人数呈逐年增长态势,从2014到2023年的申请人数已经增长了近40%,但录取率却从原来的13.87%下降至11.53%。这也就是说,每9位申请者之中仅有1人能被成功录取,申请难度也是相当之大。 那么,想要申请就读麻省理工学院…

    2025年4月2日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理论考研

    根据教育部和学校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公平、公正、公开的招生原则,制定无人系统研究院接收推荐免试2025年研究生(含博士)工作方案。 详细信息及附件下载请参见研究院网站通知公告: https://wrj.buaa.edu.cn/info/1008/2278.htm 一、组织管理 1. 研究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刘玉战 董希旺 副组长:李红光 池…

    2024年10月27日
  • 新西兰留学吧(新西兰留学吧 百度贴吧)

    提问: 我今年28了,海外硕士毕业工作三年,现在某二线城市从事房地产行业,一直有个移民梦想。自我评价就是个普通人,没有哪方面特别强的能力,家庭非常普通,再拿30万读书都是极限了,所以基本上算孤注一掷,想通过读PGD移民新西兰,主要想问:通过读PGD移民新西兰是否是个可行之路?新西兰真实生活是什么情况? 01. 新西兰这个国家曾经火过,但留学一直没怎么炒起来。…

    2023年10月31日
  • 专科毕业出国留学硕士需几年

    如果你是专科毕业,想出国读硕士但又怕门槛高、费用贵。我推荐你去读英国班戈大学——这所学校对专科生特别友好,整体费用控制在30万人民币以内,咱们普通家庭也完全负担得起。 班戈当地中国留学生 01 专科学历也能申,录取门槛低 很多人总觉得出国读硕士必须得全日制本科毕业,其实真不是这样。班戈大学明确接受三年制大专生申请,像成人自考、成考这些国家认可的专业学历,也有…

    2025年10月29日
  • 交大密西根学院_交大密西根学院录取分数线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于2006年在上海正式成立。交大在国内很牛,密歇根大学在美国很牛,毕业的学生,特别是双学位的学生,很容易出国并且拿到好学校的奖学金。 采用全英文教学,课程体系融合了美国密西根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办学特色,所设机械工程和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两个本科专业获得国际最权威的ABET认证。2019年,学院新开设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密西根学院学生可…

    2024年3月18日
  • 近畿大学和上海的关系

    今天蔚蓝留学老师详细介绍一下日本近畿大学怎么样:希望对计划日本留学的同学们一个参考。 一、近畿大学简介 近畿大学(英语:Kindai University,日语平假名:きんきだいがく)简称“近大”,近畿大学的前身为1925年成立的大阪专业学校和1943年成立的大阪理工科大学。目前,日本近畿大学属于关西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私立名校之一,同时也是获得中国教育部认证的…

    2024年10月25日
  • 名古屋大学有多少诺贝尔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宣布,将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开发了具有实用性的蓝光发光二极管(LED)的名城大学教授赤崎勇、名古屋大学教授天野浩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日裔美籍教授中村修二。 由此,包括日裔美籍的芝加哥大学名誉教授南部阳一郎在内,已经共有22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除两名文学奖和1名和平奖之外,自然科学奖项占了绝大多数,而后来获得美籍的南部…

    2025年8月29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