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大KCL都不是想象中轻松,挂科劝退变常态,英国名校宽进严出,光拿offer还远远不够
英国留学这事儿,说实话隔了几年还在热度上飘着。别看朋友圈里各种晒offer,“XX大学录取啦”、“QS前百名校已定”,其实真正开学后谁能稳扎稳打混到毕业,还真得看个人本事。尤其那几个老牌名校,曼大、南安、布里斯托、爱丁堡,几乎都成了“宽进严出”的典型代表。有时候你成绩、背景没那么亮眼,名校offer也能捞到,但踏进门之后,有多少人能安心毕业,没几个敢拍胸脯保证。
要说申请,大家都迷恋QS排名那堆数字,觉得英国、澳洲名校只要进去了就算成功了。“信息差”也是常规操作,分数没那么高,瞄准课业压力低、专业收录多的口子钻钻,先拿到offer再说。现实呢?不少学校根本就是先放人进来,然后期末考试开始大筛选,课程强度和专业难度直接绕圈子跑——南安、布大、曼大这几家,就是典型。拿offer不难,能不能顺利毕业,完全是另一条故事线。爱丁堡就更狠,录取严格、学业压力爆炸,全程“没有最好只有更难”。
说布里斯托吧,很多人听着工程专业门槛貌似不高,其实本科到硕士一路能劝退不少学生,压根不是说说而已。身边以前有人工科读不下去,干脆重申UCAS或者直接找机会转学,压根就是顶不住压力的结果。就算硬撑毕业,能拿个三等学位都很费劲,这种学位后续别说硕士申请,连就业都要重新规划。有不少人读完硕士觉得没学到啥,直接再申请二硕拼个更好一点的方向,实在太常见了。
KCL最近几年在朋友圈里也被说疯了,感觉大家都抢着进,不管商科、传媒还是热门人文类,招生规模一涨,问题随之而来。别看录取难度一度逐年上涨,QS排名一往直前,实际上退学率也刷出了高分。权威数据来看,KCL本科第一年退学率已经飙到5.3%,放在罗素集团大学里那是顶流。KCL上课节奏快不说,课程难度大,评分还死扣细节,很多人考几次都过不了。爱丁堡虽然也难,可补考还是能给你点机会,KCL这边补考都极限难度,基本就等于清扫一波成绩不达标的学生。
别想着offer到手万事大吉,实际上进入这些学校才刚开始,压力、考试、心理考验轮番上。去年学校官方数据显示,KCL每年因为心理压力退学的学生也不少,大家都以为英国课堂很轻松,真实的“高地”只有进了门才明白。有学生说刚进KCL还挺自信,没想到课业负担一堆、一点头绪都没有,最后只能退学找下一条路。
再说曼大这几年吧,网上风评说容易毕业,实际上多少还是跟专业挂钩。理工科压力大,对标布里斯托那种工程“地狱模式”,商科和环境相关的就轻松点。其实差异化很明显,有的热门专业完全不给新手活路,只有那些“水专业”门槛才相对低一点。规模大的学校都这样,申请时得擦亮眼睛,别只看学校大名或者排名靠前,最重要还是过得了学业才有用。像G5这种“神级”院校,除了UCL稍微有点温度,其他也不是普通人随便能碰的。
还有一点特别现实,中英留学的“水土不服”,尤其硕士那一年,谁能适应英国的课程,语言能跟上,课堂节奏能抓住,其实已经算非常棒了。大家习惯国内的死记硬背,到英国发现全换成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啥的,一下子就懵圈。从朋友圈到知乎,成天能看到有人吐槽“上课节奏太快”、“作业deadline根本做不完”,其实都是正常反应。有经验的过来人建议,留学绝不是PK排名那么简单,学校的模式、专业难度才是永远的核心。
所以申请英国名校,不要只盯着名气和QS排名。能拿到offer,证明你踩中了第一步;能顺利毕业,才是成年人的胜利。别等真的挂科了、劝退了、补考不通过了,才发现最开始的打算其实错得离谱。英国学校越来越精英化,宽进严出的玩法底线越来越高,想顺利毕业,还是先对着实际情况练好基本功吧。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64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