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针对高校排名的议论最近又有了新素材,一个国际组织把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一起放进考虑范围里,然后编出了一份包含我国产学界各地的榜单,中国这片范围内共有34个省市区级单位,其中有23个省份,4个直辖市,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在平常我们所看到的一些全国高校名次排行当中,像某些国内排行榜之类的东西往往只统计内地院校,而把港澳台排除在外,这次则不一样,三地四区的所有学校都被算进考量之中,一共107所学校被列在清单上。
在这张名单里第一个就是北京大学,根据这张榜单对应的世界排名也就是第14位。第二个是香港大学,在世界上来看排名第17名。然后第三位就是清华大学,世界上的排名则是20位。把这几个放一起就能发现分布有点像“两所老北京的学校加一所以国际化为主的港大的学校在前面比较靠前”,在北京这两所学校一直以来都是国内非常顶尖的一流高校,并且一直被认为是有国家大力扶持发展的那类院校。至于香港大学的话也是一所有着很响亮名声的国外院校,在很多人心中都算是亚洲地区的一些名校之选。 香港大学正式注册时间为1911年3月30日,战后不久即1948年4月9日后学校在组织和学术上都曾有一轮重整,在此之后便进入了较快发展阶段。近年学校还与内地城市有合作,2021年就与深圳市一起办起一个新校区,名字里带有“香港大学(深圳)”。学科方面香港大学在金融、经济、会计、生命医学、牙科、教育、文学与人文社科、法律、语言学、政治与社会学等领域都有较强的科研及教学基础。
在前十名的分布中,香港地区也占了不少比例。总榜第4名港中文的世界排名是36位、第5名为复旦大学上海世界排名第39位、第6为交大上海世界排名第45位、第7为港科大和浙大两所学校并列排在了世界排行榜第47位、之后的第9与10分别为理大的世界排名第57位以及城大世界排名第62位,在前十个名额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一半都是属于香港学校的,这也说明即使是不同的教育体系学校之间的竞争也是十分明显的。
复旦大学位于上海,是直属于国家教育部,并且由教育部以及上海市一同管辖的一所学校。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回一百零一年前即1905年成立的复旦公学,这也使其成为我国早期自民间自发创设的高等学校之一。二零零零年由原先的学校整合而成如今所看到的样子,在此之后有三十多个院系与十来家附属医院,开设诸多本科专业课程而其重点偏向于文理、医学类相关方向方面上有所侧重。
榜单中部有些省市重点高校,第11位是台湾国立台湾大学,世界排名第68位,台大教学与科研有11个学院、几十个系所及博士硕士项目,并拥有若干国家级校级研究平台。第12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世界排名第133位,南京大学排在第13名,世界排名为第145;同济大学第14名,世界第192;武汉大学第15名,世界第194名,在榜单中提到一组并列学校,分别于第16到18名都是台湾的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成功大学以及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其世界排名位于210-219之间。
澳门地区的最高学府也在名单里,澳门大学第19名世界245位。澳门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1年创办的东亚大学,在1991年进行体制变更,从私立学校变成公立并且更名为澳门大学。第20并列两所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并列世界表第252位。第22是天津大学世界第269位,第23是北京师范大学世界第271位。 第24名南方科技大学,世界排名第284位。南方科技大学位于深圳,创办时间较晚,于2012年成立,但是发展速度较快,已经进入了国家“双一流”建设范围内。第25、26名分别为西安交通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世界排名在295-300之间。第27-30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以及四川大学,按照总榜的位次排列
榜单发出者在分析时还表明,有一些中国的学校闯入到世界大学排名的前50名当中。文中提及的事实显示,在更高的国际排名层面中存在一定的我国高校数量,这同各个地方、各类别院校对于教学与科研方面长期以来所做的投入相关联。
拿国内常见的排行方法来比较,这份榜单有个特点就是覆盖范围更大些,把港澳台的教育机构也放进比较里头。这么一来直接产生的结果就是,有些学校因为地域内的独特资源或者历史而成了整体竞争力的一部分,在观察各校世界排名落点的时候能够发现一些老牌综合院校和近些年突然冒出来的年轻大学并肩出现在排行榜前列的情况出现过,像北京、上海还有香港这些地方的高校长久以来就有着师资力量、科研能力以及国际合作网络方面的积累优势存在,并且可以看得到诸如深圳南方科技大学这样新成立起来靠政策扶持加上城市本身的条件发展迅速的新校园也是同样如此地成长着。
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榜单可以当作认识各个学校在国际上大概位置的参考,也可以显示出地区教育资源的大致分布状况,在这份排行榜当中既有历史较为悠久的老校,也有近些年快速发展的新晋学校,各高校擅长的专业方向、合作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都会影响到它们在这类排位中占据的地位,并且把港澳台一并放进同一排名当中来比较观察,更能直观地感受到整个华语教育圈子内部的竞争与合作态势。
现在再把问题扔还给读者,看了这些名次和背景材料之后,你对于榜单当中我国产高校的体现有什么看法?这个排名能不能反映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呢?或者你觉得应该更多地关注哪些地方,在学校该被怎样看待这件事上,欢迎说出自己的想法并陈述理由。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65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