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RAEX 机构发布的俄罗斯高校学科排名系列数据新鲜出炉,涵盖学科 “奖牌得分” 及院校上榜数量等关键信息,直观展现俄罗斯高校在各领域的实力布局,一起来看看吧!
01
学科排名 “奖牌得分” TOP10:名校竞争白热化?
在反映高校学科顶尖表现的 “奖牌得分” 排名中,莫斯科国立大学(МГУ)以绝对优势领跑,凭借 20 分的奖牌得分,在第 1 名斩获上高达 13 次 ,第 2 名、第 3 名也分别有 4 次和 3 次,不愧是俄罗斯高校 “扛把子”,在多学科领域持续霸榜。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紧随其后,13 分的奖牌得分,虽未拿到第 1 名,但在第 2 名收获 9 次、第 3 名收获 4 次,展现出深厚的学科底蕴。
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 以 12 分位列第三,4 次第 1 名、8 次第 3 名的成绩,凸显其在优势学科的硬核实力;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托木斯克国立大学等也凭借特色学科上榜,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名次名称奖牌得分获得第 1 名次数获得第 2 名次数获得第 3 名次数1莫斯科国立大学2013432圣彼得堡国立大学130943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124084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53115托木斯克国立大学42026乌拉尔联邦大学40317 – 8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32017 – 8莫斯科国立谢东诺夫第一医科大学32019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国立研究型大学)312010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3111
02
RAEX 学科排名覆盖度:谁是 “多面手” 高校?
除了顶尖学科表现,高校在 RAEX 学科排名的覆盖数量,也能体现综合实力与学科多元化程度。
乌拉尔联邦大学强势登顶,凭借 25 个学科排名的上榜数量,成为 “最全面” 高校之一;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南联邦大学分别以 23 个、22 个上榜数紧随其后,展现出广泛的学科影响力。
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均有 20 个学科排名上榜,并列 5 – 6 名;远东联邦大学、托木斯克国立大学等也在多学科布局上成果显著,让我们看到俄罗斯高校在不同领域的深耕与拓展。
名次大学名称大学上榜的学科排名数量1乌拉尔联邦大学252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233南联邦大学224喀山联邦大学215 – 6莫斯科国立大学205 – 6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207 – 9远东联邦大学197 – 9托木斯克国立大学197 – 9西伯利亚联邦大学1910圣彼得堡国立大学1811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1612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1413 – 14托木斯克国立研究型理工大学1213 – 14乌法国立大学1215 – 16圣彼得堡国立大学1115 – 16托木斯克国立大学11
03
透过排名看趋势:高校发展的 “变” 与 “不变”!
(一)传统强校:稳固根基,多元突破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等老牌名校,长期积累的学术资源与科研底蕴,让它们在自然科学(物理、化学、地理等)、基础学科领域持续领跑。以莫斯科国立大学为例,不仅在传统优势学科霸榜,2025 年还首次突破 “教育学”“法学” 排名门槛,实现跨领域拓展,证明其在学科布局上的战略眼光 —— 既巩固根基,又主动拥抱社会科学、应用学科需求,通过师资流动、跨学科项目,将深厚学术积淀转化为多元发展动力。(二)区域高校:差异化突围,打破 “首都垄断”乌拉尔联邦大学、托木斯克国立大学等区域强校,正以“差异化竞争”打破莫斯科、圣彼得堡的 “双极垄断”。乌拉尔联邦大学依托当地工业资源,在 “机械工程与机器人技术”“航空航天材料” 等学科深耕,25 个上榜学科覆盖工程、社科、自然科学,成为区域学术 “增长极”;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则聚焦 “化学工艺”“能源工程”,结合西伯利亚能源产业需求,构建特色科研生态。它们的崛起,反映俄罗斯高等教育 “去中心化” 的趋势 —— 通过政策扶持、产业联动,让区域高校成为本地创新引擎,也为全国学科布局补全短板。(三)学科交叉:新赛道崛起,重塑竞争格局排名中,“交叉学科” 正成为新的竞争焦点。如季米里亚泽夫农业大学,凭借 “农业航空技术”“无人机植保” 等农科 + 工科的交叉方向,在传统农林领域突围;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则以“航天电子 + 信息技术”的跨学科研究,强化 “信息技术” 领域优势。这背后,是俄罗斯高校对 “产业需求驱动学科融合” 的响应 —— 从航天、能源到现代农业,复杂的产业挑战需要多学科协同,也推动高校打破学科壁垒,催生新的学术增长点,未来这类 “交叉型” 学科与高校,有望在排名中持续发力。(四)评价体系:客观数据主导,倒逼高校 “硬实力” 提升RAEX 排名完全基于客观数据(如科研产出、生源质量、师资配置),摒弃专家主观评分,这一导向正深刻影响高校发展逻辑。为提升排名,高校必须实打实提升“硬指标”:要么加强科研投入,争取更多高质量论文发表;要么优化生源选拔,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么拓展学科布局,覆盖更多领域以增加上榜数。这种 “数据驱动” 的评价机制,虽可能存在对小众学科、特色研究的忽视,但也倒逼高校回归 “学术本质”,推动整体科研与教学水平升级。这些排名数据,不仅是高校实力的 “成绩单”,更是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 “风向标”。无论是关注留学选校的学子,还是研究高等教育的从业者,都能从中洞察机遇与方向,让我们持续关注俄罗斯高校的动态,见证更多学术突破!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65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