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俄罗斯RUR2025的大学排名,发现个挺有意思的规律——不管是双一流还是非双一流,好多学校都在撕原来的“单一标签”。说白了,就是不想只靠一个“招牌”混饭吃,都在悄悄补自己的短板。
就拿湘潭大学来说吧,以前提起它,多数人想到的是哲学、历史这些文科,或者地质、化学这些理科,毕竟是老牌重点大学。要是搁十年前,你说它能搞医学,估计有人会觉得听着离谱。但现在不一样了,它不仅建了医学部,还和当地医院合作搞临床研究;连计算机和材料科学都进了ESI全球前1%。其实啊,这不是突然转型,是慢慢攒的家底——每年拿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里,工科和医学项目占比越来越高,说白了就是不想再被贴“文科老校”的标签,要做综合型选手。
再说说徐州医科大学,它不是双一流,但麻醉学的名气大到没边儿,算是行业里的“隐形冠军”。以前大家觉得它就是个“麻醉专科校”,但现在你看它的学科列表,药学、生物工程这些领域都有拿得出手的成果,比如搞的靶向药物递送系统,还拿过省科技进步奖。其实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光靠一个学科扛不住现在的竞争,得扩点新地盘,不然排名里根本挤不进去。
还有重庆邮电大学,原来就是靠通信工程吃饭的,算是工科里的“偏科生”。现在呢?它和当地儿童医院合作搞智慧医疗,开发的儿童健康监测系统挺受欢迎;连文科的新闻传播,都搞起了新媒体技术方向,和计算机系一起做舆情分析。说白了,就是不想只当“通信工具人”,要把工科优势延伸到其他领域,搞点交叉的东西出来。
说到底,这些变化不全是跟着排名指挥棒走。现在不管找工作还是拿项目,都看整体本事,单一学科再强,短板太明显也不行。就像人一样,只会一门手艺,有时候真不够用。这些学校的调整,其实就是想让自己的“本事清单”更全些,不管双一流还是非双一流,都朝着“多面手”方向跑。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65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