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英国高等教育正经历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数据,2023/24 学年国际学生总数减少约 3 万人,其中中国留学生数量同比下降 5%,而印度首次超越中国成为英国最大生源国。
面对生源结构变化与财务压力,英国多所高校选择 “主动出击”,将课堂直接搬到留学生 “家门口”。
继南安普顿大学宣布在印度建校后,紧接着越来越多的英国大学也跃跃欲试。其中还包括两所QS世界百强名校!
图源网络 侵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英国名校如此青睐印度,纷纷在印度布局分校呢?
01
布大官宣孟买分校
最新发布的2026QS世界大学排名显示,布里斯托大学位列全球第51位。
近日该校正式宣布将在印度孟买建立首个海外校区,成为英国第19所开设海外分校的高等学府。
预计将于2026年夏季正式投入使用。
图源网络 侵删
布里斯托大学去印度开分校,目标直指冲进世界大学前50强!校长伊芙琳·韦尔奇教授表示:“在印度设点对学校的全球布局至关重要,是实现这一雄心的关键一步。”
图源网络 侵删
在课程设置上,新校区将聚焦于布里斯托大学具有全球优势的领域:
数据科学、经济学、金融与投资
沉浸式艺术与金融科技
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后期扩展)
商业与管理(后期扩展)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布里斯托大学计划把英国最牛的超级计算机资源“连”到印度校区。这意味着在印度的学生和老师做研究、上课时,也能用到这种顶级的计算资源了。
布大这一举措可谓是一举两得。一方面,它能为英国名校在世界排名竞争中增添有力筹码,助力它们在激烈的全球教育竞争中脱颖而出。
另一方面,对于留学生来说,所获得的学位含金量也会随之提升,为未来发展铺就更坚实的道路。
02
英国名校出海,瞄准印度
布里斯托大学在印度设立校区的决定引人瞩目,但它并非开创者。
事实上,在此之前,已有七所名校集体宣布进军印度,建立了各自的国际校区。
这些大学多为英国罗素集团成员,在教学科研、就业质量、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具有广泛认可,部分学科如工程、商科、计算机、金融等在全球均处于领先地位。
图源网络 侵删
南安普顿大学在德里的新校区已正式开课,它成为首个在印度建立综合校区的英国大学,其位于古尔冈的德里NCR校区已于2025年7月开课,该校计划每年招收约5500名学生。
图源网络 侵删
相较英国本土校区的2.4万英镑学费,古尔冈校区的年学费仅为约1.2万英镑,大幅降低了印度学生的就读门槛,同时省去了签证、交通、住宿等额外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印度校区的师资将采用 “混合模式”,既有从英国本校派遣的教师,也有在印度当地招聘的全球师资,确保教学质量的国际水准。
图源网络 侵删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也在2025年1月于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国际金融科技城GIFT City设立分校,初期主要提供研究生教育,校区建设预算为500万至700万英镑。
萨里大学
萨里大学同样计划在国际金融科技城GIFT City开设以商科、金融、计算机和网络安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目前项目进入审批阶段。
约克大学
约克大学于2025年5月宣布,在印度孟买设立新校区,并预计从2026/27学年开始招生,提供英国境内同等教育质量的课程,毕业后颁发约克大学学位。
图源网络 侵删
利物浦大学也正式批准在班加罗尔开设校区,计划于2026年8月迎来第一批本科生和研究生。
最初将提供商业管理、会计和金融、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医学科学课程。
图源网络 侵删
除了这些已经公布计划的高校,还有不少大学正跃跃欲试。
在英国文化协会活动上,纽卡斯尔大学校长Chris Day表示,正与萨里大学、考文垂大学等许多大学一样,纽卡斯尔也在讨论印度校区建设问题。
根据印度媒体报道,本学年将有15所外国大学来到印度办学。
其实,英国大学“出海”早已有之,例如纽卡斯尔大学此前就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设立了海外校区。
而这场英国高校扎堆开进印度的趋势,是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包括政策调整、经济考量、市场潜力以及全球高等教育竞争格局的变化。
03
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
虽然中国学生目前仍是英国最大国际生源。2024/2025学年,中国赴英留学生总数达10.4万人,重新超过印度。
但这一数字背后是连续第三年下滑,比2021/2022学年峰值(13.5万人)下降23.2%,即使与全球疫情前的2019/2020学年申请量(约11.96万人)相比,仍减少13%。
中国市场正在从快速增长转变为基本稳定,因此,缺钱的英国大学就不得不寻找印度这个拥有巨大教育市场潜力的第二个增长点了。
图源网络 侵删
而对于中国家庭来说:
签证政策收紧:毕业生工签从2年缩短为18个月,工签门槛从26,200英镑提高到38,700英镑。
留学成本上涨:由于英国政府最新推出的移民计划可能会给大学带来损失,英国大学可能考虑对海外学生学费征收6%税款,叠加汇率波动和生活成本上升,赴英留学的性价比正在逐步下降。
名额竞争加剧:英国恢复与欧盟教育合作项目Erasmus+,欧盟学生将享受更低学费和签证便利,这意味着在中国学生在未来申请时还将与欧盟学生抢占热门专业和学校的名额。
想赴英国读大学,未来可能面对的是:更高的门槛、更少的机会、甚至更差的教育服务。
面对这些现实,重新权衡英国留学这条赛道的可行性和性价比已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的共识。
计划赴英留学的家庭也别再孤注一掷了,目前的多国联申已成主流:英国依旧可以是选项之一,而香港、澳洲、加拿大、新加坡等热门留学国家/地区,甚至中外合办院校(西交利物浦、宁波诺丁汉等),也统统可以作为Plan B。
英国高校的海外分校扩张,既是应对生源危机的务实之举,也是全球化教育布局的战略选择。
而这场 “教育迁徙” 最终能否重塑全球高等教育格局,仍需时间检验。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67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