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出来后,很多家庭陷入两难:孩子没考上大学,难道真的只能读大专或民办本科?但最近,一种“新出路”悄然流行开来——越来越多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被送到了中亚、中东甚至非洲留学。
这些地方听起来可能有点“冷门”,但事实是,它们正逐渐成为普通工薪家庭眼中的“性价比之选”。
“300分也能读名校”的留学广告,刷爆家长朋友圈
每年高考放榜后,社交平台上总会冒出一堆广告:“高考300分,照样读世界名校”“无语言要求、零门槛申请海外本科”……这些标语看似夸张,但实际背后是一个快速膨胀的“留学生意链”。
家长最怕的不是孩子成绩差,而是“没出路”。
相比国内读个三本或大专,花差不多的钱去国外读个“国际本科”,听起来确实更体面些。
办这类留学的中介们也很懂得中国家长的“痛点”,说白了,他们卖的不是学历,而是“希望”。
做留学中介的陶强几年前还在卷英美加澳,业务平平。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真正有潜力的市场,可能不是北上广深的精英家庭,而是三四线城市的普通人家。
于是他转向中亚、中东、东欧这些被主流机构忽视的国家。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这些国家,一年学费只要1-2万元人民币,加上生活费,全年开销不超过10万元,比欧美低得多。
更关键的是,这些学校大多不看高考分、不要求语言成绩,申请流程也简单。
陶强甚至说得很直白:“我这套服务就是为‘学渣’准备的,学霸请绕行。”
除了中亚,还有一种选择也很受欢迎——欧美大学在中东、非洲的分校区。
比如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在加纳开设的校区,四年总学费只要12万元人民币。
这类分校的文凭和本校完全一样,费用却只是英国本校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不过,入学门槛相对高些,需要英语成绩和高中三年平均成绩。
陶强形容得很形象:“这就像买名牌包,奥特莱斯和专柜的区别。
出门别人只看LOGO,不会关心你在哪儿买的。”
这些“非主流”留学国家,虽然不被所有人看好,但在现在的就业市场上,却有了新的价值。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加深,我国很多央企、国企在中亚、中东、非洲等地设有分公司或项目部,对熟悉当地语言文化的留学生需求越来越大。
一些家长已经提前布局。
比如一位常年在中东出差的国企工程师,早早计划把儿子送去迪拜读书:费用不高,地区熟悉,还方便将来安排工作。
他说得很实在:“欧美当然好,但我们家的条件不允许。
中东留学是个务实的选择,既有国际学历,又不至于让家里太吃力。”
结尾
这几年,“曲线留学”成了不少家庭的现实选择。
不是所有人都能走高考这条独木桥,也不是每个家庭都负担得起欧美留学的费用。
中亚、中东和非洲,这些曾被忽视的地方,正在成为普通家庭为孩子铺就的新出路。
这条路不一定看起来光鲜,但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最现实、最靠谱的那条路了。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67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