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格莱德大学(贝尔格莱德大学世界排名)

今年下半年,有着“欧洲火药桶”之称的巴尔干半岛从未太平过。

6月末开始,科索沃当局针对塞尔维亚政府给当地颁发的身份证、车牌的所谓“合法性问题”不断挑衅塞族居民。两个月后,科当局更是试图强行闯入塞族聚居地,引发塞族的大规模抗议。

在美国、欧盟的协调下,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地区当局于今年11月达成协议,同意“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本以为冲突可就此告一段落,但到了12月,科索沃当局卷土重来,又发起一连串挑衅:

12月6日,科索沃警察“护卫”忠于当局的阿尔巴尼亚族官员,强行闯入科北波托克市和米特罗维察市进入市政府大楼。

12月8日,当局“特警”以“未经授权出售酒精饮料”为由,开车油罐车来到塞族人彼得罗维奇一家酒开的酒厂,并“没收”了厂里42000升的葡萄酒。

12月10日,科当局以“涉嫌组织恐怖袭击、破坏‘宪法’秩序”为由,逮捕前塞族警察潘蒂奇(Dejan Pantić)。

12月11日,当局“特警”闯入加齐沃德水电站的大坝,在逼问一名水电站工人“这里是科索沃还是塞尔维亚”后,他们撕碎了水电站的塞尔维亚国旗。

……

塞尔维亚总理安娜·布尔纳比奇在9日发出警告,称当地安全形势不断恶化,科索沃处于战争边缘。

到了第二天,科索沃当局对潘蒂奇的逮捕终于让当地塞族忍无可忍,他们在当天封锁了多条主要道路抗议。科索沃当局则派遣大量军警,并与抗议者发生冲突。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针对当前局势,塞政府将依据“联合国安理会第1244号决议”,向北约驻科索沃维和部队申请在科索沃地区部署塞尔维亚军队和警察。但他也坦言,塞方不会对北约的回应抱有任何幻想。

12月10日,塞族抗议者封锁北米特罗维察一条主要道路 图片来源:IC Photo

然而,科索沃当局无视塞方警告继续“火上浇油”,于14日派军警护送忠于自己的官员在米特罗维察市“宣誓就职”;次日向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提交入欧申请;一天后又逮捕了另一名塞族前警察特拉伊科维奇(Slađan Trajković)……

科索沃“议长”、“总统”和“总理”(从左至右)签署入欧申请 图片来源:IC Photo

一边是得寸进尺,在这半年里持续不断挑衅塞族的科索沃当局;另一边是占了理却只能受气的塞尔维亚政府。考虑到俄罗斯无暇他顾,美国和欧盟除了在口头上声称反对暴力外甚少批评科索沃当局,不断擦出的火星会不会引爆巴尔干这个“火药桶”?观察者网就此采访了身在塞尔维亚的中国人——贝尔格莱德大学法学院在读博士生费正健。

【采访/观察者网 李焕宇】

观察者网:近期科索沃局势日趋紧张,据你观察,目前塞国内舆论对当前局势持何种观点? 周边国家持何种什么态度?

费正健: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塞尔维亚的媒体对于当下日益紧张的局势给予了非常大的关注度。很多媒体反对科索沃当局挑衅的同时也不大赞成武契奇的应对措施,但在反对之余,他们拿不出无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更多的是一种批评性质的分析,而不是前瞻性质的解析。

周边国家我关注的并不多,除了波黑塞族共和国明确支持塞尔维亚外,很难再有类似支持表态。阿尔巴尼亚作为科索沃当局的同族,其态度不言而喻。克罗地亚作为欧盟及北约成员国以及准申根国,目前在官方层面不仅承认科索沃独立,同时也支持其加入欧盟。

西巴尔干国家和地区

观察者网:当前的紧张局势是否有影响到塞尔维亚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

费正健:我平时经常往返贝尔格莱德和诺维萨德两地,据我个人的观察,当下的紧张局势仅仅只是政治层面的紧张,对于塞尔维亚本土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几乎毫无影响,当然需要往返科索沃地区的民众除外。

目前最紧张的地方就是科索沃境内塞族聚居城镇以及通往塞尔维亚本土与科索沃地区边境站的交通要道,很多塞尔维亚当地人对此类事件见怪不怪甚至一无所知。对于部分激进爱国势力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游行集会契机,也确实可以博取一定政治资本。

观察者网:也就是说现在的紧张局面尚处在各方的控制之中?

费正健:本次争端是否可控取决于欧盟和美国的介入深度,因为武契奇和库尔蒂(科索沃“总理”)在当下不触及内部利益的前提下很难对外有所让步。

库尔蒂 视频截图

欧美其实一直都在对科当局进行指导,但还没有完全下达过指令性质的命令。因为科索沃当局一直都是少数派联合政府,往往还没等欧美下指令棋,其他政党可能就已经嗅到风向了。现在库尔蒂是首次可以独立组阁,但也是在左右逢源。

塞尔维亚这边确实计策较少,虽说自身不会有出格举动,但不代表科索沃塞族不会群体暴动,未来不合作甚至对立运动估计会长期进行。

观察者网:塞尔维亚方面称要依约将自己的安全部队派到科索沃,这有可能实现吗?

费正健:这个说法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塞尔维亚政府依据联合国安理会1244号决议相关规定,向北约领导的国际驻科索沃维和部队(KFOR)申请,要求一定数量的塞尔维亚军警重返科索沃地区以维护当地塞族人的基本权益。

如果单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说,塞方的要求“并不违反国际法”,而且还是联合国安理会决议附件中明文规定的。以塞尔维亚现政府的对外政策,相关军警进入科索沃境内后也势必会接受国际监督及北约领导,不存在所谓的军事风险。

然而考虑到美国在科索沃的事实存在,及其在北约部队中的话语权,以及美方在区域民族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KFOR显然不可能同意塞尔维亚军警重返科索沃地区;而且,美方助理国务卿埃斯科巴尔明确表示美方反对立场,甚至德国外长也表示相关建议不可接受,武契奇本人也深知KFOR会拒绝该请求而不抱有幻想。

观察者网:那塞尔维亚这么做的目的是?

费正健:我个人觉得更多的是展现出一种应对姿态,以获取国际社会的关注与支持,某种程度上也是无奈之举。

因为现在科索沃境内塞族居民的处境实际上与当年西方媒体所宣传的南联盟统治下阿族的悲惨处境无异,但彼时尚且还会支持被视为恐怖组织的“科索沃解放军”的西方媒体,如今要么几乎失声,要么就用春秋笔法粉饰太平。

所以,塞尔维亚方面需要这样一种姿态。凭借如今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上的便捷以及强大的机器翻译功能,世界各国民众也定能发现其中的端倪。除此之外,塞方所能考虑的也就只有为今后的对科谈判端正态度,增加底气与筹码。

观察者网:就在上个月,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当局刚就车牌争端达成协议,为何科索沃当局马上又重新掀起了争端?

费正健:原因很简单,科索沃当局对于谈判结果不满意,但又不能直接抵抗欧盟以及美国的施压,只能另寻途径以捍卫其自身“正名运动”的合理性,车牌只是诸多“正名运动”中最便于操作的一个。它对于阿族领导的科索沃当局而言几乎毫无物理意义上的成本或代价,损失的也只是科索沃境内塞族的利益。

从塞尔维亚角度来看,确实是科索沃当局重新掀起争端,主要表现在塞族部长空缺的任命、塞族市镇重新选举以及逮捕原塞籍警察指控恐怖活动等,但站在科索沃以及承认科索沃独立的国家的角度来看,这些行为合“理”合“法”,只不过这些理和法与我们所认知的相去甚远,孰是孰非相信大家自有判断。

科索沃塞族人阻塞道路以抗议当局 塞媒图

观察者网:近期,欧盟驻当地使团称遭到震爆弹袭击一事受多方关注,但目前还没人就此负责,您如何看待此事?

费正健:这个事件众说纷纭,当下新闻媒体中的只言片语很难发现事实真相,但我们可以假定反推:

科索沃塞族有没有主动进攻欧盟装甲车的可能性与事实需求?

塞族有没有可能从阿族控制的边境口岸下走私武器?

塞族惹恼欧盟后对自身有何利益?

是塞族希望赶走欧盟北约任由阿族军警统治还是阿族武装力量希望趁机完全控制塞族聚居城镇?

实事求是的讲,以欧盟的情报搜集与调查能力,他们完全有能力立即查明事实真相。同样,以西方媒体的消息来源广度,如果真的是塞族策划,那他们完全可以拿出强有力的证据而不是至今仍用春秋笔法的扭曲报道来指控塞族。

观察者网:局势发展到现在,美国和欧盟方面持何种态度? 他们本地区爆发的前后两次争端中分别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费正健:美国和欧盟都没有在这几次争端中扮演与其实力地位匹配的角色,仅仅发挥着十分有限的居中调停作用。他们其实十分清楚当下争端的缘由,其自身也有足够可以左右科索沃政局、决定科索沃对外政策走向的实际能力,但受自身对外政策及地缘政治与国际局势的综合考量,特别是西方学术界对于科索沃成功独立建国案例的热捧,导致欧盟主动矮化自身对于科索沃问题处理的角色定位与施压力度。

美国则趁机浑水摸鱼,重新插足西巴尔干地区、左右当地政治生态以满足政治经济利益。目前来看,科索沃地区当局受美国方面的指导更多。

另外,尽管英国已经退出欧盟,但其自身对于科索沃事务的介入丝毫不逊于美欧,参考俄乌冲突不难看出英国更希望积极表现。

观察者网:俄乌局势是否会同本地区的紧张情况产生联动?

费正健:关联肯定有,但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深,我个人深信巴尔干地区绝无热战的可能性,当下的紧张局势也只是政治层面的冲突,影响也局限于塞科双方的对外政策和相关区域民众的日常生活,其他影响实在有限,再深远一点可能会让欧盟及时调整对塞政策,推动西巴尔干国家入盟进程。

塞尔维亚政府忍辱休养多年,未来也势必继续以经济发展为政策重心,反观科索沃则更接近于以独立斗争为纲,从破罐子破摔角度来看,当下的争端会对塞尔维亚吸引外资发展经济产生部分负面影响,但长久来看也许增加的只是西巴尔干区域内部发展的不平衡,对于逐步迈向快车道的塞尔维亚本土中部及北部而言,发展趋势不可阻挡。

观察者网:那么欧美是否也同样希望科索沃地区能够保持稳定?

费正健:是的。欧盟方面,他们希望塞尔维亚能够保持入欧进程。如果由于欧美的介入不力导致本地区开战,那么塞尔维亚入欧势必受挫。当下的执政党——武契奇的前进党是少数坚持入欧的,其他政党尤其是反对派多为疑欧亲俄。

美国方面,开战也会损害美国的利益,因为在目前的局面下,塞尔维亚不得不低下头来请求美国介入科索沃问题,这种局面一旦开战就不存在了。

同样,因为开战所产生的难民及军火危机也是欧盟和巴尔干周边国家不能承受的。

观察者网:每当我们关注科索沃局势就会发现一个困局——各方签订了很多条约、协定,但最终认真执行这些条款的往往只有塞方,无视条约的科索沃方面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这种困局究竟有没有解?已签订的条约、协议对西方而言是否有意义?

费正健:这个其实也不难回答,塞尔维亚作为一个正常的、有完全“国际事务行为能力”、迫切需要加入欧盟融入欧洲、招商引资以发展经济的中小国家,在近三十年付出了惨痛的历史代价后,对于国际条约唯有严格遵守方可换取生存发展空间。

反观科索沃,其国际地位尚且未能达成共识,且其自身当下并不聚焦于经济发展,意识形态主导的民族国家对立下的“正名运动”才是其主要考量。且有欧美做背书,所受影响较深的也只有塞尔维亚方面,而且这些“运动”一定程度上甚至迎合了西方社会反塞抑塞的不良心理,自然毫无顾忌。

很遗憾,背靠大树好乘凉,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许未来某一天科索沃失去了西方的经济援助后才能意识到什么叫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困局恰恰是欧美自身造成的,因为这些条约协议都是专家学者人为设定,缺乏客观实际和时间的检验,屠龙少年也必可避免地终成恶龙,且西方社会相对傲慢的态度也注定难以接受来自域外的逆耳忠言,因此科索沃地区对于欧美来说更像是个大型“人造民族独立建国理论实验”,成功与否欧美自身都能接受,只是苦了当地民众与棋子们。

观察者网:你认为,本次危机最终会如何结束?

费正健:短期来看,塞科双方都不想退步,且塞科双方领导中都有激进派人士。综合来看整个地区都缺乏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卓越政治家,而当下活跃的主要是盘算政治选举利益的政客。

也许理论上的最优解是,欧盟方面破格同意让塞尔维亚本土和科索沃地区作为整体快速入欧,后以欧盟内部矛盾的形式慢慢讨论主权和民族问题,而非像塞浦路斯问题那样延续至今无解,当然这个构想实际上与塞尔维亚军警重返科索沃地区无异。

从学术角度来看,美欧联合修订后的法德提议、辅之以全民公投,或许更能让相关议题解决得更加纯粹化,但保守来看,更有可能的结果是继续延长引信以延缓引爆时间;在欧美的施压下科索沃方面有可能会释放或保释相关被捕塞籍人员,至于能否破例让主动离职的塞籍公务人员重返岗位或重新对空缺职位进行塞族认可的公正补选,就得看库尔蒂政府的战略眼光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6980.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19日
下一篇 2023年10月19日

相关推荐

  • 留学生落户上海流程_留学生落户上海流程图

    留学回国人员如何落户上海?长宁区人才服务中心时常会收到这样的咨询。今天“宁宁”为大家整理了留学生落户的相关政策问答→ 小虹是一位毕业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的90后留学回国硕士,5年前,他学成回国后,来到了上海,现在在区域内一家航空服务企业工作,工作、生活、收入等各方面都比较稳定,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萌生了想要落户上海的心愿。 这些年,小虹一直在关…

    2024年2月2日
  • 迪拜大学的豪华待遇

    迪拜以奢华和富裕闻名全球,而作为世界航空枢纽之一,迪拜的航空业也展现出与这座城市相匹配的豪华和优越。尤其是迪拜两大航空公司,阿联酋航空(Emirates)和阿提哈德航空(Etihad Airways)的空乘人员,享受着令人羡慕的工作待遇与生活标准。那么,迪拜空 乘的生活到底有多奢侈?让我们一探究竟。 1.高薪水:月入20万不是梦 迪拜空乘的薪资待遇是全球航空…

    2025年6月26日
  • 丹佛大学校园环境

    丹佛大学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落基山区最老也最大的四年制私立大学,美国一级国家级大学。1864年,学校由当时的准科罗拉多州州长John Evans(由当时的林肯总统任命)创办,他也是美国著名的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创办者。最初学校的名字还不叫丹佛大学,而叫科罗拉多州神学院;直到1880年,学校才被改名为丹佛大学。就…

    2025年2月27日
  • 青岛德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0日讯 6月20日,借助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机遇,临邑县在青岛举行德州九邑科技职业学院项目签约仪式。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林夕宝,院长邱清亮,德州市委书记田卫东,德州市委常委、秘书长赵学坤,德州市副市长陈晓强,德州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主要负责人,临邑县委书记张旗,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张宁及临邑经济开发区、县商务局主要…

    2024年7月31日
  • 环境工程专业排名_环境工程专业排名大学

    以下是二零二三年环境工程专业大学排名的最新数据。哪些大学在环境工程专业上排名较好?在环境工程专业排名前十的大学中,清华大学排名第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二,同济大学排名第三,北京大学排名第四,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五,南京大学排名第六,浙江大学排名第七,北京工业大学排名第八,南开大学排名第九,天津大学排名第十。环境工程专业排名前三十名和前五十名的大学。请参考以下…

    2024年3月4日
  • 塔斯马尼亚大学bfa603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前往澳洲留学,澳洲作为世界第三教育大国,有很多世界名校,像澳洲国立大学、西澳大学、堪培拉大学、墨尔本大学等等。但是很少人听说过塔斯马尼亚大学。这是一所怎么样的大学呢?说起来,塔斯马尼亚大学被别人称作是“异类”才会选择的澳洲留学目的地,同时也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百年世界名校。 塔斯马尼亚大学是2016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评选出的全球300强…

    5天前
  • uiuc世界排名_UIUC世界排名

    uiuc大学世界排名 QS世界大学排名2020年 75名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世界大学500强排名2019年 54名 QS世界大学排名2019年 71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2019年 50名 世界大学学术表现排名(URAP)TOP10002019年 68名 全球高校网(4ICU)世界大学200强排名2019年 14名 uiuc大学入学要求 本科…

    2024年3月26日
  • 英国驻华大使馆(英国驻华大使馆官网)

    国际局势、大国重器、伟人故事、历史人物……皆是在历史长河中流转的璀璨星辰。想知道更多“星星”的故事吗?欢迎关注将令如山,我们将带您了解一个更为精彩的世界~ 在国际社会中,相互尊重理应是两国交往的基本准则,但自诩文明的西方国家却总是做不到这点。 在2018年时,中国曾斥资7.5亿英镑为驻英大使馆迁址,然而却遭到了英方的故意刁难。尽管相关审批手续已经完成,且中方…

    2023年11月18日
  • 奥克兰梅西大学(奥克兰梅西大学地址)

    一、新西兰国家特色 概况:人口511万,面积26.8万平方公里(大于英国,小于日本),首都惠灵顿,最大城市是奥克兰,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毛利语,宗教信仰是基督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世界安全指数Top 2,比中国时间早4-5小时,3-10月冬令时早4小时,10-3月夏令时早5小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香港直飞航班约11小时 新西兰全面恢复国际旅行 9….

    2023年10月18日
  • 加拿大温哥华(加拿大温哥华时间)

    每个城市都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所谓“约定俗成”是指没有白纸黑字的规定,不是法律,也不是选择,而是潜移默化的社会文化。 温哥华也是一座很有特点的城市,本地论坛有一个很火的帖子,特意讨论这些“规矩”。将它们搬到明面上来再看,有些确实有趣,和国内的文化很不一样。 下面,给大家介绍那些与众不同的规矩,像电梯靠右排队这种国内也通行的规则,我们就不列举了。 在海堤上…

    2023年11月4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