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10月25日(星期三),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复苏步伐加快 各地经济“三季报”亮点频现

从近日陆续公布的各地经济“三季报”来看,地方经济复苏步伐加快。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10月24日,已有24个省区市公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上述省区市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平均值为5.4%,超过全国水平。其中,有13个省区市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速跑赢全国。

我国将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 资金重点用于灾后恢复重建等八大方面

据新华社10月24日消息,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10月24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决定。

汇金公司增持动向曝光 A股市场情绪显著提振

10月23日晚,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汇金公司”)表示,买入多只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此前,汇金公司曾在10月11日宣布增持四大行股份。24日A股三大股指均有所上涨,汇金公司此度出手起到了提振市场的效应。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增持银行股份,增持ETF所覆盖的行业更宽,传达的信心更广泛,且本次资金量明显更大;此举反映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决心,信号意义强烈。

三季报陆续披露 长线资金布局路径浮现 社保基金和QFII持仓曝光

汇金公司买入ETF,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机构投资者的动向再次引起市场关注。随着2023年上市公司三季报迎来密集披露期,社保基金和QFII等被视为长线资金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和调仓情况逐渐浮出水面。

上海证券报

积极财政政策出大招 我国将增发1万亿元国债 明年地方债部分新增限额有望年内提前下达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决定。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国务院可继续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汇金增持传递积极信号 大资金“扫货”ETF现象仍在延续

10月23日晚间,中央汇金发布公告称,当日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10月24日披露的数据显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易方达沪深300ETF等产品在10月23日合计获得净申购额超5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10月24日,上述多只宽基ETF交易依然较为活跃,成交额处于近期高位。

百亿级私募三季度持仓浮现 医药与科技板块受青睐

尽管近期A股市场震荡加剧,但私募整体仓位仍处于高位。从近期密集披露的上市公司三季报来看,手握重金的百亿级私募三季度提前埋伏了医药、科技等板块,比如高毅资产知名基金经理冯柳加仓了海康威视和康华生物,仁桥资产加仓精锻科技,正心谷新进兴齐眼药等。

美债收益率突破5%后:全球资产“风声鹤唳” “大空头”止盈离场

在10年期美债收益率强势升破5%后,市场上“唱空”声音渐弱。美国东部时间10月23日周一,对冲基金大佬、潘兴广场资管创始人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已经平掉了长期美债的做空仓位。

证券时报

补短板强信心增动力 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国债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国债10000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关税法立法提速 增强高水平对外开放预期

日前,为进一步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促进对外贸易,维护进出口秩序,规范关税的征收和缴纳,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关税法草案的议案。

各方密集推动5G-A 万兆下行与百亿物联时代加速来临

工信部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318.9万个,5G网络技术领先、规模位居全球首位。5G商用已经四年时间,随着卫星互联网、6G等一系列新概念的引入,5G发展即将进入第二阶段,5G-Advanced(5G演进,下称5G-A)呼之欲出。

资本工具发行节奏提速 银行“补血”需求依然旺盛

10月24日,建设银行开启该行今年内第二轮二级资本债券的发行工作。前一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完成发行7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今年下半年以来,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发行热度显著升温。Wind数据显示,7月以来合计发行的“二永债”规模已达4494亿元,较上半年增长1081亿元。

证券日报

中央汇金再度出手 业界预期增持规模将继续增加

在增持四大行之后,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0月23日出手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中央汇金增持,一方面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稳定投资者情绪,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市场资金面。市场人士认为,后续中央汇金增持ETF的能力有望超市场预期。

多地积极备战迎峰度冬 打好能源稳产保供“组合拳”

10月24日,随着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的到来,全国多地气温渐渐变冷,北方地区陆续进入冬季供暖季,拉动能源需求大幅攀升。为确保能源保供平稳有序,多地正积极备战迎峰度冬。从能源供应格局来看,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依然是稳产保供“主力军”;同时,风电等新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正逐渐增加,成为重要补充。

券商展望四季度行情 普遍判断“积极因素正在积聚” 科技成长仍是中期主线

步入四季度,市场波动加剧。近期券商密集发布研报,聚焦A股投资时机、趋势、行业配置等市场热点。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券商近期就设立“平准基金”(政府通过特定机构以法定方式建立的基金,通过在股票市场的逆大盘指数方向操作来熨平证券市场非理性的剧烈波动)展开了讨论。

A股市场边际改善信号频现 沪深两市股票型ETF单日“吸金”近46亿元

数据显示,10月23日,沪深两市股票型ETF合计资金净流入45.92亿元。截至10月23日,全市场792只股票ETF(股票型ETF和跨境ETF)管理规模近1.60万亿元。

人民日报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10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公安部副部长王志忠等介绍“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具有巨大韧性和潜力

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是我们扎实做好经济工作的基础。日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中国经济恢复向好总体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动力强劲、韧性十足。

经济日报

注册资本上万亿元的虚与实

实行认缴制的初衷,是让创业者轻装上阵。如果创业者真的愿意为一家新企业投入万亿元规模的资本、承担万亿元规模的责任,市场是欢迎的。可如果企业把政策的善意当儿戏或是可钻的漏洞,那就是在给自己挖坑。

上市公司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日前,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国上市公司共建“一带一路”白皮书2023》首次被列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白皮书2023》展示了上市公司群体在勇于投身科技创新的同时,高质量服务国家倡议,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发挥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要主体的引领作用。

21世纪经济报道

普通投资者撸存款 有钱人撸债?

现在的投资环境下,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都在找存款利率高的存款类产品,比如赴港开户存款;那除了这类理财投资方式比较热,还有没有其他的呢?还真有,3分钟理财课代表发现,最近,很多高净值投资者在追捧城投债!

特殊再融资债券已发、待发规模超万亿

特殊再融资债的发行仍在继续。10月24日,随着山西、河南、四川三省份披露发债材料,27个地方已发、待发的特殊再融资债券规模已超万亿,达到10126亿。其中内蒙古、云南两省份额度已超千亿。

第一财经

万亿特别国债能否“点燃”A股?历史上4次均走出高点 富时A50中国指数大涨近2%

10月24日晚间,新华社消息称,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此次增发特别国债的目的是,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五大行业推动上海产业园区发展 园区投资要关注哪些方向

产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对于培育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至关重要。上海产业园区呈现哪些新变化?24日仲量联行发布的《2023上海产业园区市场发展与展望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显示,过去两年,集成电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游戏五大行业在上海产业园区内的新增租赁需求达到近70%,推动上海在优势行业引领全国。

经济参考报

ETF规模逼近2万亿元 增量资金持续入场

继二级市场增持四大行股份后,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汇金公司”)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再度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

增发万亿国债释放多重信号

记者24日获悉,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7468.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25日
下一篇 2023年10月25日

相关推荐

  • 韩国全州大学好不好

    韩国全州大学硕士介绍 本科毕业以后各位小伙伴想必已经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很久了,也应该已经适应了独立的生活,那你想不想挑战一下自己,继续出国深造,读硕读博,去到一个更高的起点,接受更好的教育呢?宇青留学的小王老师要给你推荐一个好去处——韩国全州大学。 全州大学是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认定的“优秀大学”,由于资信状况良好,又具备招收外国留学生的条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5年9月5日
  • 电气工程类大学排名_电气工程类大学排名全国排名

    大家都知道,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才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并改变了包括人类的生活与工作模式等各个方面。因此,在高考填报志愿的过程中,作为理工科学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电气工程学科一直都得到考生们的喜欢。2024年高考,哪些大学的电气工程学科实力更强呢?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软科中国最好学科…

    2024年3月16日
  • 休斯敦大学国内认可度

    火箭夏季联赛四连败垫底,一个落选秀却靠防守杀出重围。 7月拉斯维加斯夏季联赛,24岁的休斯顿大学替补控卫麦利克-威尔逊用场均2.2抢断+0.8盖帽的防守数据,硬生生从“凑数临时工”变成火箭最亮眼的防守工兵。 落选秀的逆袭剧本,往往始于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看数据会让人分裂。 这个身高1米88的后卫,进攻端确实平庸:夏联场均5.2分,三分命中率暴跌到22.2%,…

    2025年8月11日
  • 中概股、人民币下跌!美联储降息再生变数?

    中概股再度集体调整。 中概股集体下跌 美国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道指跌0.8%,标普500指数跌0.18%,纳指涨0.27%。默克、旅行者集团跌超2%,领跌道指,特斯拉小幅下跌。英伟达涨超4%,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超3.5万亿美元。 中概股方面,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8%。 个股方面则跌多涨少,陆金所控股跌超4%,百度跌近3%。 此外,离岸人民币兑美…

    2024年10月22日
  • 哈特福德大学(哈特福德大学排名)

    美国作为全世界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拥有世界一流的教学资源,吸引了无数学子慕名而来。 不过在申请美国大学之前,你首先要了解一下美国各大院校的地区分布及气候,这对选校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未来的四年你都会在大学中度过,如果选择一个地理位置偏僻,气候又不适宜的大学,难么你真的会很难熬。 所以,今天我们要帮大家梳理一下美国各大院校的分布情况,以及都有哪些热门院校。…

    2023年11月14日
  • 威斯敏斯特公学(威斯敏斯特公学入学条件)

    胡润百富旗下国际教育平台胡润百学联合汇丰今日发布《2023汇丰·胡润百学全球高中排行榜》 ,列出了全球顶尖非公立高中,根据毕业生去向、课外活动和学校声誉进行排名。 来自12个国家的168所学校入选。上榜学校共有17万名学生,每年有2.4万名毕业生。平均每所学校有990名学生,其中33%是寄宿生,140名学生在毕业班。上榜学校平均有195年的历史。校长中,三分…

    2023年9月20日
  • 哈佛大学校训名言中英双语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Let Plato be your friend, and Aristotle, 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 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柏拉图为友,更与真理为友。 杜尔大学 Drew University Freely have you received; freely gi…

    2025年4月3日
  • 燕京理工学院大学

    燕京理工学院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在河北高考历史类2024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75分,2023年的最低录取线是285分,2022年的最低分是333分。 小编将在下文为2025年高考生展示:燕京理工学院近几年在全国各个高考省市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汇总,具体包含2022年至2024年的录取数据。 一、燕京理工学院近几年录取分数线(老高考省份) 在山西文科,燕京理工学院…

    2025年1月23日
  •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病毒学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当地时间2月27日,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校长加里·S·梅在一则声明中证实,该校的3名学生有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正在接受为期14天的隔离。其中一名学生有轻微症状,正在等待病毒检测结果。 声明中说,这3名学生是室友关系,出现症状的学生于25日被带离校园,接受了病毒检测。另外两人没有出现症状,但出于谨慎,这两人在26日晚上被隔离。根据美国疾…

    2024年9月25日
  • 凯斯西储大学有没有校门

    首届毕业生80%进入美国50强大学,是深圳创新名校明德国际体系成立3年后给社会交出的首份答卷。 2016年,深圳明德国际体系成立,秉承“明德正心、自由人格”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东西联通、学贯中西的创新型人才。 如今3年过去首战成绩过人,让我们一起走进明德国际体系,探秘名校的成长之路。 深圳明德国际体系26名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共收到了112…

    2024年11月4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