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留学中介(中关村留学中介电话)

美国网络媒体Axios5月报道说,受疫情和中美关系低迷等因素影响,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热潮似出现降温态势,美国对中国留学生吸引力减弱,这可能影响美国许多高校特别是公立大学的收入。

但更多迹象表明,随着疫情基本平息,全球各地都在努力恢复疫情前的生活状态,国际留学再掀热潮。美英加澳等世界主要留学目的地国家的国际学生申请人数都大幅增加。

英国“INTO大学伙伴”今年4月发布《全球教育中介调查报告》,指出大多教育中介机构都预计英美澳等国2023年国际学生人数将增加。

美国马萨诸塞州麻省理工学院校园。

拜登政府近期宣布,从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留学生必须到校上课,不再允许选修一门以上的网课,这意味着疫情中的“家里蹲”留学将彻底画上句号。虽然2023学年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国际学生数据尚未出炉,但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形势大概率将与全球国际留学趋势同步,较疫情期间明显回温。

改革开放以来,中美教育交流一直在两国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十几年来,中国保持着美国也是全球国际学生最大来源国地位。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对中国、美国和两国关系的意义,远超留学和教育交流本身。高校收入这种经济账,相较之下,其实只是一本眼皮子底下的小账。

对于在美求学,中国留学生是怎么想的呢?和疫情之前及疫情期间相比,未来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可能发生哪些变化?

1

来自北京的小李同学:曲折留学心路

来自北京的女留学生小李5月在美本科毕业,秋季将到波士顿东北大学读研。她说自己有过一段曲折的留学心路。疫情前赴美留学时,她选择了一所历史悠久的知名文理学院,但待了两年一直不开心,甚至一度后悔留学。大三起,她转入纽约州北部一所大学,换学校同时也换了专业,交到许多朋友,有了新的心情、见识和规划。

北京中关村的一家美国留学服务中介机构。图|视觉中国

小李说,虽然有波折,但回头看,她觉得在美留学“很值”,不仅学到专业知识,也锻炼了人际交往和独立生活能力,自从转校之后就不再像高中申校时那样“任性”,对自己未来人生规划、职业选择有更多、更成熟的考虑。

就小李的个人见闻,留学热并无降温迹象,特别是美国高校的商学院,中国学生扎堆。她所了解的纽约州两所高校的商学院,中国学生占比均高达约90%。今年以来,国内一些中学生甚至小学生家长都向她询问赴美留学事宜,部分中国家庭更加抓紧时间送孩子出国留学。

从自己的经历来看,小李说,今年申请美国高校似乎难度更大,竞争更激烈。她申请读研的理想学校是自己导师的母校常春藤盟校宾夕法尼亚大学。而她的本科表现,从成绩到项目设计,都“很有竞争力”,导师也为她出具了评价很高的介绍信,但最终止步于候选名单。不过,小李虽觉遗憾,却未耿耿于怀,正在考虑是否直接读博,给自己更多的就业选择。

小李说,她没有在国内读大学的经历,不了解同一专业国内高校教育情况,更无从比较中美高等教育的异同,况且两国国情和发展阶段也大不相同。单就在美留学的收获,她感到,美国高校教师和学生来自各个族裔,校园生活的多语种、多元化,帮助她拓宽了思维,心态更加包容,渐渐习惯于在下结论之前,自觉运用批判性思维,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找几个角度思考。在规划未来人生时,她也坚信阳关道不止一条,而是有很多条。她还补充说,暑假回国与亲戚家的同龄孩子相处时,她发现中美两国年轻人之间存在信息差,在很多方面互相并不了解。

将来留美还是回国,小李各有顾虑。她说,在美求学期间,她会担心街头流浪汉和枪支暴力等带来的安全问题,特别是晚上出门会有顾虑;还担心如果中美关系持续下行,万一自己和父母相隔太平洋,“过不来,回不去”,长期不能相互探视。但回国工作,她担心自己更偏向英语思维和表达方式,会不适应国内职场文化和频繁加班的工作强度。另一个担忧则与国内社交媒体氛围有关。她感到,和过去相比,国内社交媒体的不少言论似乎审美更单一,“给女性下定义的人变多了”。

不过,不论回国还是留美,小李都没有执念,只希望都出自自己的主动选择。总之,“不一定非留美,但不希望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被迫回国。”

2

来自武汉的小陈同学:留学热会有小升温

小陈同学是位男生,来自武汉,5年前赴美留学(疫情中休学一年),今年秋季将到纽约大学读研。他告诉库叔,自己打算未来回国工作,之所以选择继续在美深造,主要有两个考虑:

一是增加将来回国工作和发展的竞争力。据他所知,目前在国内职场,本科毕业的海归与国内985、211院校毕业生相比,几乎没什么优势,而且很多单位招聘都把硕士文凭作为“标配”。有研究生文凭,并有一定实习或工作经历的海归,可能更受国内职场青睐。

另一个考虑则是借读研机会转换专业。小陈本科学习工业设计,研究生阶段希望偏重艺术与科技的交互,并探索向计算机领域发展的机会。他说,换专业一方面是考虑就业前景,另一方面认定跨学科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而美国高校提供了众多跨学科研究项目供学生选择,为本科学生转换跑道提供了便利。

小陈认为,虽然中美关系处于低迷状态,但未来几年里,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热潮不仅不会降温,和疫情期间相比还会出现明显的“小升温”。但能否恢复或者超越疫情前的高峰水平,则有待观察,这不仅取决于中美关系,更取决于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的发展情况。

他和身边同学普遍感到今年国际学生申请美国学校“非常卷”。究其原因,从国际角度来看:一是随着疫情退散和各国解除封锁政策,美国高校教研恢复正常;二是美国仍处于人工智能等当前世界“高科技风口”的技术前沿和中心位置;三是全球留学目的地的选择余地一向有限,而美国高等教育在全球长期保持着一定优势,在许多行业和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四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留学生来说,毕业后留在美国,是一项有吸引力的选择。国内及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对美本和美研学生质量的整体认可度相对也较高。

从国内情况看,据小陈了解,目前国内从高中阶段就选择就读国际学校或高中部国际班,计划高中毕业后出国留学的学生群体规模仍然可观。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赴美留学热的回温。利用暑期回国实习的小陈说,更多应届毕业生因就业问题选择考研,而考研落榜的群体里,许多有经济条件的人可能不选择继续考研,而是申请留学以节省时间成本。

谈到在美留学的收获,小陈说,首先是培养了一种全球化的眼界。其次,在专业选择和未来规划上,相对拥有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

小陈目前正在国内一家中等规模的VR开发公司实习。谈起实习体验,他说自己在软件操作等某些技能上,可能不如国内高校毕业生熟练,但在设计思维方面,接受美本教育的自己可能会更重视创意的整体性和大局观。就他有限的实习体验,他发现国内企业似乎更要求新员工适应其流程化管理,熟练操作设计软件并快速完成交付的工作任务,但相对不那么需要新员工具有全局观、整体判断和思维活跃性,项目不同环节的同事之间缺少碰撞和交流。而他认为设计思维的原创性、创意的整体性、设计与最终产品的契合程度,设计如何与整体品牌营销和后续宣发挂钩等等,这些对最终产品的落地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小陈还认为,文化与文化之间,既存在排斥性,也相互有吸引力,这是一种共生的矛盾特质。美国文化本身是一种比较强势和具有扩张性的文化,但抛开这一点不论,异域文化的“外来性”对任何文化都会构成一种吸引力,美国流行文化也在吸收大量东方文化元素。迪士尼动画和好莱坞科幻大片的场景设计,灵感经常来自东方国家的民俗风情和城市现状。

总之,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能对陌生事物抱有一定的好感和好奇心,愿意去感受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生活。这种好感与好奇,在某种角度上,也构成了留学热的一种驱动力。

3

加强交流积蓄能量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数据显示,2017-2018学年,中国在美留学人数达到36.3万名,2019-2020学年,超过37万人,而2021-2022学年降至29万人,为2013-2014学年以来首次跌破30万人。但考虑到疫情期间航班熔断,签证艰难,许多公费留学和交流项目受阻,而中国赴美留学人数仍维持在接近30万人的水平,至少表明赴美留学虽然现实困难增多,但其吸引力并没有明显下降。

美国纽约曼哈顿,哥伦比亚大学2016年毕业典礼上有不少华人家长的身影。图|中新社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今年3月载文说,奥巴马执政期间,中美教育和学术交流曾被视为拓展两国关系的重要机会,到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人数,和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都曾出现两位数的涨幅。到2015年,在美国际学生近30%来自中国。在奥巴马政府担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相关负责人的何瑞恩(Ryan Hass)回忆说,当时的美国,“有一种普遍的乐观情绪和一种感觉,即双向交流增强了美国的实力,也有利于增强美中两国管控双边关系的能力”。

现在的美国民调显示,美国人对华好感度严重下滑。从国会山到多州立法机构,民主、共和两党都在不负责任地炒作所谓“中国威胁论”,指责中国盗窃知识产权。特朗普执政时期曾任国务卿的蓬佩奥之流反复炒作美国高校安全问题,宣称“中国向美高校提供捐赠,是对所有美国人的威胁”;得州等一些亲共和党州的共和党州议员甚至提出禁止公立高校招收中国留学生的议案。凡此种种,使在美中国学生“面临着更加可疑,甚至充满敌意的学术环境”。明年再逢美国大选年,对中国的负面炒作更难望减少。

美国的签证政策也让不少中国学生望而却步。特朗普任内禁止涉嫌有军方背景的中国研究生入境,一些已被美国高校录取的学生的签证被吊销。特朗普和拜登政府还都缩短了计划学习航空航天和机器人等特定学科的中国研究生的签证期限。就绝对数量而言,入境受阻或签证被拒的中国留学生可能不算多,但这类消息在社交媒体和留学生中传播很快,引发大量中国学生及家长的担忧。

当前,美国实际上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从联邦到州和地方层面,图谋与中国在不同程度上“脱钩”,在高科技领域,更是试图应用“黑暗森林法则”,对中国进行打击。这种“敌意”氛围,给大量中国家庭蒙上心理阴影。许多家长担心两国关系如果继续恶化,会造成父母与孩子的双向探视困难,也会影响孩子学业的稳定。这是很多中国学生另择留学目的地的重要原因。

在国内就业市场,这两年海归的求职优势减弱,而非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留美并不容易,加上美国物价上涨,大学学费攀升,使得许多中国家长认为留学美国的吸引力和“性价比”在下降。此外,美国的枪支暴力犯罪、反亚裔种族歧视抬头、中国高校全球排名上升、其他留学目的地国更友好的对华政策等,也被认为改变了一些中国学生及家长的留学选择。

针对疫情期间中国在美留学人数的下降,美国也不乏有识之士指出,年轻一代中国人不是美国的威胁,美国应将他们视为机遇,美国高校应加大对中国学生的招生力度,为录取的中国学生提供足够支持,“继续表达欢迎姿态”。他们警告说,作为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中国学生的减少,不仅将使美国高校收入大幅缩水,也会导致美国的全球人才库枯竭,从长远来看,将损害美国的全球竞争力。

面对中美教育和学术交流的萎缩,美国不少人士都忧心忡忡。堪萨斯州的恩波利亚州立大学(Emporia State University)学者施洛克(John Richard Schrock)6月撰文驳斥了所谓“美国高校中国间谍论”,强调外国留学生对美国保持科研领域领先地位“至关重要”。如果禁止来自中国或其他国家外国学生就读美国学校,许多美国高校将难以保留重要硕博课程,将导致美国科研排名迅速下降。

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所长罗伯特·戴利(Robert Daly)则形容说,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政治影响了汉语研究,而美国对中国的了解不足,最终会影响我们(美国)的政策,从而影响我们的政治。”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近期在北京为赴美留学生举办的大使馆活动中说,中美两国年轻人“需要相互熟悉”。交流的失衡可能对两国关系产生长期影响。

实际上,教育交流是中美关系行稳致远的重要助力。留学人数的减少,显然不利于两国增加彼此的了解。当美国在高科技、投资等许多领域将“脱钩”付诸实践之时,如果我们反向增加两国教育与文化交流,加强两国的民间交流,增加两国,特别是年轻人对对方国家的了解,或许可以为未来扭转两国关系,实现稳定向好发展积蓄能量。

来源:微信公众号“瞭望智库”

作者:徐剑梅(瞭望智库驻休斯敦研究员)

编辑:邓汝濛

【声明:本号是为服务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决策的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8160.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31日
下一篇 2023年10月31日

相关推荐

  • 华盛顿大学排名差别

    上一篇说的是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简称UW,公立长春藤学校。 今天来看看另外两个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和乔治华盛顿大学。 先看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也叫乔治敦大学,或乔治城大学,不管翻译成什么,看它的英文简称GW就对了。 GW位于首都华盛顿,紧靠白宫,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是最正宗的华盛顿大学。 GW既然位于美国的…

    2025年1月3日
  • 应用统计学专业就业前景

    统计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它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等方面。在现代社会中,统计学已经成为了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为决策提供依据,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统计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1. 数据驱动决策 在当今社会,数据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资源。企业和政府部门都依赖数据来制定决策。通过对…

    2023年10月16日
  • 老地方餐馆(老地方酒家)

    有一天去草堂北路吃青海酿皮,吃完往回的走,路过成都市第一军队离退休干休所,门口一位大姐端来几大笼的馒头,还没摆好,正在撑伞,几位婆婆们就蜂拥而上。 我习惯性的问了一句:卖了好久了啊?隔壁的婆婆抢答:二十多年咯。一直在这个门口卖。 二十多年?就这样一个没有招牌没有铺面的馒头摊?价格更是惊人,5毛钱一个2块钱一袋!这年头还有5毛钱一个的馒头? 每袋4个馒头分装好…

    2023年11月12日
  • 马耳他大学(马耳他大学世界排名)

    马耳他的基本情况 马耳他是意大利南边的小岛国才310多平方公里人口50万,位于西西里岛的南面。马耳他跟意大利有些文化联系,最早是中东人定居,后来不同民族来过,在1815年归英国管理,所以英语也是官方语言,自然深受英美的扶持。马耳他跟塞浦路斯一样在地中海上,有一定的战略价值,也是抱西方大腿成为发达国家的!马耳他因为地理位置和优良海港,在二战中成为英国重要海空军…

    2023年11月12日
  • 日本修士学费_日本修士学费一年多少钱

    去日本读研的优势有很多,比如距离近、教学质量高、同为东亚国家生活上更容易适应等。当然,还有一点非常吸引国内的学生,那就是日本留学费用适中。今天,蔚蓝留学贺贺老师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日本修士和研究生学费一年多少钱,希望能够给有意去日本留学申请该校的同学提供一些参考。 日本研究生和日本修士的区别在哪里? 本科生赴日读研,最需要了解也是最容易造成误解的一个概念就是日本…

    2024年4月12日
  • 证监会: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行

    在日前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宣布,证监会集中出台了《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等四项政策文件,从发行准入、上市公司持续监管、中介机构监管等各方面系统性提出政策措施,突出“两强两严”(强本强基、严监严管),促进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体制机制,走好中国特色资本市场…

    2024年3月18日
  • 日本研究生(日本研究生读几年)

    最近有很多同学私信学姐,上来就是一句:“学姐我想去日本考研。”先打断一下啊,各位同学,你们真的了解日本考研吗?还是不知道在哪听说了,日本考研要比国内容易,就热血上头,想去试试,但你现在掌握的日本留学讯息里,是否隐藏着一些误会?这些误会,或许尚未达到致命的程度,但若不提前整理清楚,极大概率会耽误你的考学青春。 日本考研的硬性条件 条件:满足16年教育经历,也就…

    2023年10月17日
  • 奥克兰理工大学相当于国内什么学校

    奥克兰理工大学相当于国内一本。立思辰留学云老师介绍,奥克兰理工大学是新西兰最具有活力的大学,也是最具创新气质的大学之一,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是重视实践的大学,在世界排名在400多位,比国内50%以上的985大学还要好! 奥克兰理工大学 奥克兰理工大学建成于1895年,1989年改制为学院,原名为奥克兰理工学院,2000年1月被新西兰政府正式授予国立大学的地位…

    2025年1月6日
  • 留学顾问面试_留学顾问面试问题

    留学面试需要准备哪些? 对于很多申请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说,面试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并已成为学生在申请过程中关注的重点。从学校招生的角度来说,面试是检验申请者所递交材料的真实性,考察学生沟通能力、独特性以及是否和学校足够匹配的有效手段。随着近些年申请竞争的加剧,学生在面试中表现出的各项能力,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国外大学所看重,甚至直接影响到申请结果。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

    2024年3月13日
  • 中美物价对比(中美物价对比2022)

    前段时间,网上流行一张「通胀行星图」,中国的通胀是最低的,只有2.1%,最高的是土耳其73%,处于魔幻区,咱的老冤家,连说梦话都离不开China的米国,8.6%,处于水深火热的状态,很多人表示怀疑。 其实,怀疑、批评、赞美都可以,但不能只有一个结果,重要的是思考过程。否则就沦为口水战,毫无意义。虽然我们都不是经济学家,但是根据日常生活体验和数据整理,还是可以…

    2023年9月21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