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辛基商学院(赫尔辛基商学院排名)

看点 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去了解芬兰教育:文中的妈妈是芬兰人,生活在中国20年,最后又因教育带孩子回归故土——芬兰教育到底意味着什么?原来,我们一直对这个小而美的国家存在“滤镜”。在真实世界独立自主,让“普娃”也能在激励中前行,才是教育给孩子最美好的礼物……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周滢滢 编丨Leon

前段时间,外滩君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视频。

一位中文非常流利的芬兰妈妈,网名“芬兰卡姐”,分享自己为什么不惜放弃自己在中国的事业,也要带女儿回芬兰读书。

卡姐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芬兰人,因为从小跟随父母在中国和芬兰两国读书和生活,后来又定居广州,从事酒店业和旅游业,还嫁给了一位东北小伙。

可在几年前,卡姐却放弃自己在广州辛苦打拼的事业,以及积攒了十几年的人脉,毅然带着女儿从中国的国际学校,回芬兰读书。

卡姐和女儿Emilie在中国

是什么让卡姐下了这么大的决心?

卡姐在视频里分享说,孩子在中国太受宠了,小小年纪,已经学会仗着妈妈的总经理身份,在员工面前摆架子、耍优越感。自己和丈夫对她再怎么严格,也敌不过身边的大环境对她的“过分宠溺”。

她希望女儿能明白,自己就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要学会过普通人的生活。

如今,卡姐已经带着女儿,从中国的国际学校转战芬兰,就读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一所公立学校。

外滩君很好奇,卡姐的女儿回芬兰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上会遇到什么样的变化?像卡姐这样的芬兰妈妈,又是如何看待两国教育差异的?

在洋溢着圣诞氛围的一天,外滩君连线了远在芬兰的卡姐。

从中国回到芬兰

重新成为一个“普通”的孩子

卡姐感慨,回到芬兰以后,女儿Emilie最大的变化就是,重新变回了一个“普通”的孩子!

这正合卡姐的期待。

在中国,Emilie虽然从小读的是双语幼儿园,但因为是为数不多的外国孩子长相,老师和周边的人都给了她额外的关注。

每一次活动和表演,她都占据C位,大家的目光都会被这个酷似洋娃娃的女孩所吸引,女儿也很享受这种自带光环、成为人群焦点的感觉。

Emilie和她的中国小伙伴

卡姐不希望女儿有着这样的误解:因为自己外表和别人不一样,就比别人更优秀。

可是,大环境对一个孩子的“宠溺”往往是方方面面的,很多时候也并非因为她是外国小孩。

卡姐曾在广州一家国际顶级商务酒店担任总经理职务,女儿在酒店里在和工作人员相处过程中,有时会耍一些“小聪明”,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卡姐对这样的事情非常反感,不止一次告诫女儿要尊重他人,不能太随心所欲等等。

然而,卡姐身边的其他人,哪怕是被女儿“冒犯”过的酒店员工、保安,却都觉得无所谓,“孩子还小嘛,没关系的,不和孩子计较”。

Emilie在酒店体验烘焙

就连卡姐家里的保姆阿姨,也都会背地里满足孩子的一些“偷懒行为”。

比如卡姐明明要求孩子自己走路回家,但是敌不住孩子软磨硬泡,保姆阿姨就会心软,偷偷骑电瓶车去接孩子回来;

再比如,卡姐要求孩子和保姆阿姨一起搞卫生,帮忙做家务,但是只要孩子撒一撒娇,保姆阿姨也就“包办”了,还要帮着孩子圆谎……

在中国这样的故事可能见怪不怪,在隔代养育中也经常能看到。

但对于一个芬兰妈妈来说,却感到难以接受。卡姐认为,如果整个大环境都对孩子都很“心软”,甚至有时候不讲原则,这对孩子的成长并非好事。

“孩子是很聪明的,他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周边人和环境对自己其实是‘降低要求’的,也就学会了在家长面前‘说一套,做一套’。而父母很多时候也很无力,毕竟我们不可能一直盯着孩子。”

卡姐和女儿Emilie

借着这次回芬兰,卡姐希望能给女儿换一个环境,在一个没有人“惯着”自己的地方感受另一种生活。

果然,回国以后,横在女儿Emilie面前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急需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因为在中国读书期间,每天上学放学都有校车接送,回到芬兰以后,女儿甚至不知道怎么搭乘公共交通。看着比自己小很多的孩子都是独立上学,她自觉惭愧,觉得自己就像个傻子。

家里不再有保姆阿姨了,所有力所能及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干;在学校更是如此。

在芬兰课程体系里,会经常看到烹饪课、手工课、木工课等这些课程。今天国内教育体系提倡将劳动技能课纳入义务教育体系,还算是一件新鲜事儿,可是在芬兰,这样的课程已经扎扎实实推行了很多年,而且占据挺重要的地位。

在芬兰,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已经成了一种教育传统。

有意思的是,芬兰的手工课也经过了一些迭代。

在卡姐小时候,男女生要学的内容完全不同,女生可能是织毛衣、使用缝纫机等;而男生则是一些比较粗犷的手工,比如做木工、修理桌椅等。

现在则没有性别差异了,女孩子同样会电工木工,男孩子也要学织毛衣和缝纫,这都很正常。

卡姐说,好在女儿一向对艺术类课程感兴趣,这些课程让她感到特别兴奋,趁着这样的机会,也好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卡姐在中国工作期间接受采访

说起芬兰的这些课程,大家可能会感到不可思议:孩子宝贵的时间,不花在学习和刷题上,而是浪费在这些“敲敲打打”上,有什么意义吗?转念一想,这样的操作,似乎也只有“佛系”的芬兰才能做到。

原先卡姐也没考虑过这背后的逻辑。

如今,因为有在中国和芬兰两国工作和生活的经历,她越来越意识到,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在她看来,动手能力,其实就是一个孩子独立自主的体现。虽然它不属于我们常听到的“21世纪核心竞争力”,也不是什么“核心素养”,却影响着一个孩子的责任感、幸福感。

就像卡姐女儿现在给家里换个灯泡,修理个小物件,都是手到擒来,也不会觉得这超出了自己分内之事。

这些年,卡姐目睹了很多中国孩子,因为被家庭、被学校“保护”地很好,从小到大就像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泡沫里,除了学习之外的所有事情,都不需要他去探索和体验。学校里没有相关课程,家庭里也没有这样的意识。

“我看到了很多不可思议的现象,一个十几岁甚至已经成年的孩子吃饭,家长还要帮他把饭菜盛好,就差要喂孩子了。”

她认为,这些孩子哪怕成了学霸,他们的内在自我也是非常虚弱的,和真实的世界好像隔着一层,内心永远是那个脆弱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孩子,也缺少一颗感恩之心,将“不劳而获”视作理所当然。

更重要的是,孩子总归是要走向社会的。被父母“大包大揽”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在人生道路上也会很迷茫。

卡姐和女儿Emilie

“芬兰孩子没有学习压力”

这是绝对的误解

回到芬兰,Emilie的学习又会发生什么变化?不说秒变学霸,起码应该如鱼得水吧?毕竟,芬兰教育可是公认的“佛系”。

没想到,并非这样。

“芬兰孩子虽然不像中国孩子学习那么辛苦,在校时间那么长,但是绝对不是没有压力的。”卡姐表示,大家对芬兰所提倡的“快乐教育”有一种误解,以为芬兰孩子没有学习压力。

其实,外界盛传的“没有考试”“没有作业”“每天只学三个小时”这种没有压力、自由而散漫的学习体验,主要是在小学三年级以下。

到了小学高年级以后,芬兰孩子也是有学习压力的,需要学的科目内容也很多,只不过大多数学习内容会整合在某一个大主题下进行探究,即“现象式学习”。

而芬兰孩子的压力,主要体现在自主学习上,要求孩子对自己负责。

卡姐介绍说,比如,女儿Emilie所在的学校,班主任不像中国学校的班主任,是班级里统领一切、事无巨细的“大管家”。在初中,学生一个星期见不到班主任都很正常。

在这里也没人逼你学习。特别是到了初中,相比小学,对学生自主性的要求更高,从选课、安排课时、到小组讨论、作业完成,都可以自主支配。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中国孩子来到芬兰以后会“水土不服”。中国家长没有意识到,芬兰孩子都是从小开始,就开始锻炼“自己做主”的意识,尝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国内一直被老师、家长推着走的孩子,到了芬兰,还真的会不习惯。

在芬兰的教育体系里,学校与家长之间会保持着一种界限感。比如,学校不会动辄给家长布置任务,更不存在“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给孩子检查作业”这种情况。

在中国生活期间,尽管Emilie读的是国际学校,但卡姐依然感到一种来自学校的压力。微信群沟通、阅读打卡、亲子作业,都曾是她作为妈妈的日常工作。

“在芬兰,如果孩子没完成作业,老师不会认为是家长的问题;但是在中国,如果孩子作业没完成,家长好像成了第一问责对象。”

芬兰这样的教育理念,对于家长来说的确是极大的“解脱”。

卡姐身边也有很多华人家庭,因为各种原因带孩子来芬兰读书,误以为来到了一个可以“躺平”的国度。

卡姐提醒,其实在芬兰并没有所谓的“躺平”,芬兰家长也很看重孩子学习,会带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只不过,我们推娃的方式和重点不一样。”

比如,芬兰孩子考高中和考大学,同样是要经过择优录取的选拔,为了备考心仪的大学和专业,需要从初中开始就规划自己的专业学习。

另外,芬兰孩子的课外时间都会被填得满满的。卡姐弟弟一家有三个孩子,一到放假,家长就要开车带孩子穿梭在不同的兴趣班之间。

“一样的,芬兰家长也很重视孩子的兴趣特长培养,不过很少有功利心态,更多是希望孩子能培养出自己的人生爱好。”

Emilie学习舞蹈

当然,芬兰孩子也会犯懒,家长也需要和孩子“斗智斗勇”,想出各种办法,帮助孩子坚持下去。

卡姐观察发现,相比较中国家长,芬兰家长更懂得如何“顺势而为”,换着花样去引导孩子,而不是“来硬的”。

比如,Emilie小时候很想成为迪士尼公主,卡姐就顺势去启发孩子:“你觉得公主需要什么技能?”Emilie回答说:“公主都会跳舞”。

“除了会跳舞呢?”孩子想了想又说,“还要会外语,因为王子可能是外国人。”卡姐趁机诱导孩子,“那你想学好舞蹈和外语吗?”

这样一番引导下来,舞蹈和外语,都成了孩子自己的需求。

Emilie在学校穿着芬兰的民族服装

随着孩子长大,卡姐鼓励Emilie学习某项技能的方法,也会适时改变,但她总会尝试和孩子当下的兴趣爱好、志向相结合。

“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去学一样东西,只是没有找到为什么要学它的理由。对一个小孩子来说,为什么要学语言?如果说辞是可以对付考试,或是未来更有竞争力… …这样的理由是打动不了孩子的。”

并非每个孩子都是“学霸”

芬兰教育让普娃变得自信

这些年随着芬兰在PISA测试中的亮眼成绩,已经让芬兰教育成为一种传奇,吸引了世界各国教育人士前来学习。

当然也有不少中国家长慕名前来,在这个人口只有500多万的北欧国家,寻找一种适合孩子的理想教育。

从小亲历过中芬两国教育的卡姐认为,我们需要卸下对芬兰教育的滤镜,重新看待中国和芬兰教育的差别。

就拿卡姐的个人经历来说。她从小跟随父母在中国和芬兰两国读书、生活。高中毕业后,学习成绩优异的她,考上了芬兰的外交学院。入学之后觉得不适合自己,又退学,重新考上了赫尔辛基商学院,学习商科,后作为交换生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

在卡姐的学习生涯中,她的语言天赋也很快得到了体现。小小年纪,她就泡在汉语、芬兰语、英语的多语种环境里,不但没感到混乱,还能自如切换。

童年卡姐和家人在中国台湾生活过一段时间

后来她又学了瑞典语、德语、西班牙语,汉语也越发流利。这还不算什么,她居然还会讲闽南语和广东话。用她的话来说,“学语言,就是我的放松方式”。

在短视频媒体上凭借着一股“大碴子”味的东北口音普通话,卡姐一度成为“网红”,为中国粉丝打开了一扇了解芬兰的窗口。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妈妈的语言能力这么强,女儿应该也差不了吧?

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卡姐说,“不得不承认是有语言天赋这回事的,我的女儿就属于语言天赋很一般的孩子。”

尽管她有着和卡姐相似的“跨文化生活”背景,但是女儿却出现了一种语言上的混乱。因为在学校里说中文和英语,在家和妈妈说芬兰语,导致女儿每一种语言都学得很费劲。更重要的是,她对语言学习缺乏卡姐小时候的那种激情。

这也让卡姐意识到,女儿的天赋和兴趣不在语言上。认识到这一点,也就少了很多焦虑。

对比自己和女儿两代人的学习经历,卡姐最大的感悟是,中国式教育可能更适合那些学习成绩拔尖的孩子,准确的说,是班级排名前10%的孩子。

作为学霸,卡姐就曾是应试教育的受益者。

她观察应试教育下的学霸们,往往有这样的特征:擅长传统学习方式;能适应高竞争性的学习环境;对高密度的学习内容感到兴奋。这样的孩子,也会受到老师的关注,得到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展示机会,进而走上正向循环。

“中国的基础教育,的确更能够培养出精英牛娃。相比较,芬兰的教育体系,反而对普娃更友好。”

为什么这么说?

卡姐表示,大多数孩子,其实在学习中更需要得到认可和鼓励。芬兰教育里的鼓励式教育,奉行“不轻易对孩子和家长说一句悲观和打击自信的话”,的确让每个家庭都对孩子的成长充满乐观。

外滩君就曾听到一位移民芬兰的妈妈分享,孩子入学后的第一次测验成绩虽然“惨不忍睹”,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老师的微笑安抚,“孩子表现不错,不用担心”。

一下子妈妈就宽心了,她原本担心孩子因为成绩拉垮会被芬兰老师嫌弃,现在芬兰老师传递给她一种宝贵的信心:不要急,我们一起陪着孩子慢慢进步。

而且,从沟通效果来看,情绪占比70%,如果我们和孩子讲话的情绪不对,他们是听不进沟通内容的。这也是为什么芬兰提倡“快乐教育”,因为只有孩子的学习状态是快乐的,才能更好地吸收学习内容。

当然,芬兰老师的淡定,并非从天而降,离不开背后的教育土壤。

芬兰小学阶段的老师都是“包班式教学”,负责孩子的所有学科,而且从一年级跟着孩子到六年级。

这就导致,老师对孩子的情况非常了解,也明白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节奏。学校也不要求孩子在某个年级,一定要达到统一标准,而是允许有一份“因人而异”的成长计划。

这也给了老师更多的松弛感和自主性,他们相信孩子暂时落后没关系,后面还有时间慢慢补上。

更重要的是,芬兰教育体系里有一种“容错机制”。

中国孩子要面临中考分流,芬兰孩子也一样,考高中同样有压力。考不上高中的孩子也会去读职校,但是“大学教育”这条通道并没有堵死,职校毕业孩子还是可以去考大学。

就像卡姐的亲弟弟,当年因为有学习障碍,没有考上高中,上了职业学校,学习土木工程专业。30多岁时,他又返回学校提升学历,读到土木工程的硕士。如今在一所职业学校担任老师。

正是因为芬兰教育里“没有死胡同”,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条通道之间,差距不大,而且可以互相转变,让芬兰孩子和家长都有了不焦虑的底气。

作为一名芬兰妈妈,卡姐对中国和芬兰教育的评价也很有意思。

在她看来,两国国情不同,人口数量、人均资源都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芬兰教育像是“经营便利店”,中国教育则像“管理大商场”。前者可以方便地做到“个性化”“灵活性”,后者则因体量巨大,需要“统一调配、强调效率”。

也因此,前者让每一个普通孩子有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普娃更自信;而后者也许更有利于培养精英,让那些在学习领域有天赋的孩子,能做到“强者更强”。

不过对于想要留学芬兰的家庭,卡姐倒是有个建议,希望大家能够摘下对芬兰教育的滤镜,看清芬兰教育的真正优势,以及自己的孩子适合什么样的教育。

“不管怎样,在任何教育环境里,都不可能轻松躺赢。”

*文中图片来自受访者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8838.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1月6日
下一篇 2023年11月6日

相关推荐

  • 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排名_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排名多少名

    按照下面这个私立的排名,越靠下的越容易上。 早庆(上理):早稲田大学、慶応義塾大学(上智大学、東京理科大学)(私立最难考大学) SMART:上智大学[Sophia]、明治大学[Meiji]、青山学院大学[Aoyama]、立教大学[Rikkyo]、東京理科大学[Tokyorika](偏差值,就业水平比较接近的私立大学) JAL(JRA):上智大学[Jochi]…

    2024年3月18日
  • 大学该怎么做

    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 通讯员 美珈宣 4月1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湖北孝感美珈职业学院获悉,国学大师南怀瑾的弟子、湖北孝感美珈职业学院名誉校长萧永瑞女士,在该校图书馆多功能厅为师生们讲授“大学”之道。 湖北孝感美珈职业学院名誉校长萧永瑞女士为师生们讲授“大学”之道 在讲课中,萧永瑞女士从《大学》的历史背景开始讲解,她讲到,《大学》整篇文章的宗旨就在“大学之道,在明…

    2024年4月17日
  • 澳际出国留学_澳际出国留学贷款条件

    澳洲作为留学申请的热门地区,深受留学生的喜爱,我们国内的同学们也是一样。24 fall申请季已经开始,同学们在选择留学澳洲的同时,也要开始寻找合适的留学中介帮助自己。 当然了,澳洲留学这么热门,做澳洲申请的留学机构也就很多,到底哪些机构实力更强、更适合同学们选择呢?小编今天就大胆锐评一下,为同学们做个参考~ ①澳际留学——专注澳洲留学 提到澳洲留学,那就不得…

    2024年3月13日
  • 韩国东国大学相当于国内什么学校

    东国大学的新一轮招生季已经拉开帷幕 国内留学生关注度显著提高 同学们和家长们访问如潮 大家对于学校的申请准备上特别关注 无需出国,无需作品集,国内可认证 应广大学生的需求,专门出一期学校的介绍 东国大学(동국대학교,Dongguk University),简称“东大(DGU)”,位于韩国首尔等地,其名取"东方之国"之意,韩国佛教宗派曹溪宗…

    2025年8月29日
  • 留学生落户咨询(海外留学机构排名)

    留学生落户如果出现以下这些问题,落户申请很可能被拒!一起来看看吧! 1、境外工作无证明材料 留学生境外工作过,回国后还是可以通过留学生落户,但是要提供境外工作的工作证明和税单,否则会被列入待业期。 2、部分转学分不符合落户要求 如果转过去的学分超过毕业要求总学分的20%,留学落户申请会被直接拒掉。这条主要是为了避免通过大量转学分快速拿到学位混到上海户口的情况…

    2023年10月29日
  • 柏丽慕达时装学院学费_柏丽慕达时装学院申请要求

    艺术生留学选国家真是一个头两个大,有很多同学也会纠结这么多国家怎么选? 汇英为大家总结了几个院校排名靠前、奖学金多的国家!还有艺术专业留学国家优缺点、学制、学费、推荐院校以及申请要求!艺术生速看! 英国 优点:名校多,资源比较丰富,教育实力强 缺点:申请难度较大,开销花费较高 学制:一般本科3年,硕士1-2年制 学费:RCA/UCL/UAL一年大概50w,伦…

    2024年4月13日
  • 德国音乐学院夏季考试时间

    德国音乐学院2023年1月入学考试已经陆续结束,除个别一两所音乐学院的部分专业可以进行线上考试外,其他音乐学院或者完全是现场考试,或者一轮视频二轮现场考试。 目前6月入学考试也进入报名阶段,我们为大家总结整理了德国使领馆近期签证申请情况以及6月份入学考试的时间计划,有意向申请的童鞋可以参考! 01 各使馆签证申请情况 ● 北京大使馆 赴德国音乐学院考试长期签…

    2024年1月8日
  • 美国网费多少钱一个月

    发现生活中的小美好,分享内心里的小确幸,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份温暖和每一份感动。 ⭐️作者:Abby 12年上海外企员工,33岁结婚移居美国,育有两个混血宝宝。喜欢码字,热爱分享,记录美国生活点滴。 期待你的关注! 这两天真是被信用卡账单弄得头疼。 老公是个不管钱的,别说主动去查家里的开支情况,哪怕是我把每个月的账本摊在他面前,想给他详细分析一下,他都会摇着头拒…

    2024年6月28日
  • 大学等级排名_大学等级排名完整版

    注:同级别院校原则上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大学评级结果数量发布 中国大学评级结果如下: 评估体系: END

    2024年4月19日
  • 夏威夷马诺大学(夏威夷马诺大学排名)

    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创建于1907年,是位于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马诺阿山谷的公立大学。 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是夏威夷大学系统的旗舰学校,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 。该校距离檀香山市中心仅4.8公里,面积为300英亩,可以提供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和其他职业证书。学校总人数超过2万,学校现有本科生139…

    2023年10月24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