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顾问面试(留学顾问面试会问什么)

图片来源:unsplash

从国内“2+2”项目的学生,到澳洲会计学硕士,Harry一直在海外漂泊着,留学中介机构曾成为他短暂停留的驿站,不论是为了升学,还是就业。

毕业后,他最终进入这个行业浮沉。他质疑曾任职的留学中介公司“销售式”的工作模式,于是自己开办留学咨询公司,却不时经受来自学生、家长的怀疑和同行的费解。

全球化的教育浪潮和不断变化的政策构成外部的张力,在内的人则一直在思考:在消除了“信息差”的壁垒、免去了名目繁多的中介费用后,留学中介还剩下些什么?

“你对‘顾问’这个词怎么理解?”

“我觉得就是销售。”

在留学中介顾问的面试中,尽管这个回答并非发自内心,但Harry看到对方听后眼中露出一丝愉悦。

几个月前,Harry刚刚回国,带着从英国拿回的本科学位和从澳大利亚拿回的硕士学位,专业是父母指定的会计学。Harry回国后的第一任务就是找到一份工作,由于讨厌和冷寂的数字对望,他主动疏远了与专业对口的岗位——因此这时,会计文凭也不再是有力的支持,他被求职的浪潮拍进了待业青年的队伍。

想到自己除了留学生活的细枝末节,对国内的工作环境所知甚少,再加上喜欢和人打交道,Harry留意起了留学行业。与此同时,在信息大潮的围拢下,留学机构的大中介垄断格局受到冲击,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催生留学中介市场的转型,成为“顾问”的机会猛然增加。Harry把简历投到了市场上几个“名声比较响亮”的留学中介,因为几年的海外留学经历,他顺利进入了面试环节。

上午十一点,面试结束,公司让他留下吃饭。下午两点,经理发来通知,他被正式录取了。

驻足

事实上,这是Harry第二次成为留学顾问。在悉尼留学时,他见证过留学行业的上一束金光。“13、14年是留学行业最棒、最好的时候,出国人数急剧增加,那时候出国的人特别多。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消息虽然已经向国内敞开了,但还是无法让所有人都接触到。”

2013年5月,某留学机构在悉尼大学举办了一次留学推广会,Harry为了咨询有关“赴美读博士”的问题也跑到了现场,却意外地通过这次推广会获得了一个兼职机会——负责留学机构在悉尼当地的活动策划和宣传。毕业后,因为这一份经历,Harry直接在当地的留学机构参与了中介的工作。

但澳洲的中介经营模式与国内有所不同。多数国内中介机构除了向申请学生收取服务费,还同时从签约学校收取相当于学费10%左右的酬金(或称手续费、劳务费、推荐费),因为中介推荐学生的过程为国外学校省去了许多招生需耗费的精力,学校乐意为此支付酬金。这种两边盈利的行为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而在国外,不管是留学中介,还是房产中介,一般都只收卖方(学校)的费用,而不收买方(学生)的费用。不过,在服务内容上,澳洲中介充当的角色却比较单一:他们更擅长办理工签、移民、旅游签证等本地服务——而国内的机构则在向外申请院校、帮助客户制定留学规划、提供外地服务等方面更加周到。

“周到”是行业发展的结果,剧增的留学人数托着中介的旭日缓缓上升。1989年的留学人数因为某些因素断崖式锐减,直到1992的南风吹来“支持留学”的政策,留学产业才解开了被封锁的咽喉。

2001年,中国入世,其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留学产业涌起一个亮眼的波峰,中介单位门口每每熙来攘往。但Harry认为,留学机构兴盛的发端是在2005年,在全球化浪潮袭来和互联网信息尚有残缺的时刻,留学中介通过手中的海外院校信息换取向上攀升的机会。

留学市场在中国被打开后不久,国家用一纸审批分开了中介机构“黑”与“白”的行列。但“黑中介”在2017年1月13日之前并不意味着坑蒙拐骗、四处横行。“黑”主要是因为规模不足——或是无法给出100万的保证金,或是办公场所面积太小,或是没能招募到专业的会计和翻译团队。

尽管当时留学市场被一些知名的大机构所垄断,“黑中介”却一直以不大不小的力量与看似稳定的格局发生着摩擦,一度成为令行政部门头疼不已而大力整顿的“乱象”,但这些“乱象”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开辟出了留学市场的新领土。

Harry并没有享受过中介“周到”的服务,在英国读书是因为参与了国内大学的“2+2”项目,并且因为毫无经验吃了很多苦。由于家境不算富裕,“每花一英镑,父母就要在国内多挣十块钱” 。Harry在英国读书的两年时间里做过三十多份兼职,几乎涵盖了留学生所能做的所有工作。为了不耽误课程浪费学费,Harry每天只能维持四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彼时,留学生签证会明确限制工作时长,Harry甚至一度为了不超过合法工作时长而去小餐馆“打黑工”,尽管这会带来被遣返回国的风险。

在还有一学期就要离开英国的二月,他在线上托人帮忙联系了一家远在中国东北的中介,坐在十平方米的学生公寓里守着电脑许久才等来回复:“现在成绩怎样?想去哪个国家?想读哪个大学的master?”Harry回答想读悉尼大学,成绩“二等一”。对方要走了申请资料,此后一个月没有联系,直到Harry接到了悉尼大学的通知书。“那时候的信息真的太匮乏了,想要出国的人对于外面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中介都太牛了,得排队去找他,而且根本没空跟你聊。”

身处2012年的Harry还难以预料到,四年之后的二月,他会从澳洲的土地飞回中国东北,带着在英澳两地积累的满身疲惫,也一并加入留学中介的行列。

上升

正式成为留学顾问的第一天,Harry就发觉这份工作并没有什么教育性质,公司具体的招聘条件是“大专、本科及以上,通过四六级考试者、有海外经历者优先”。在入职的起点,领导前来做培训:首先做一个销售,其次才是老师,不要把自己的位置摆太高,和学生交朋友的目的是签约。

Harry工作的留学机构中,除了设置“经理”一类的管理岗位,其他人员都根据留学申请的过程划分,前端销售、文案老师、办理签证的人员分布在申请流水线上不同的格子间里。文案老师主要负责写申请文书,而前端销售就是人们常说的留学顾问。

作为留学顾问,Harry每天的主要工作并不是为学生规划和讲解,而是拨打和接听电话,“每天打100个都是少的”。潜在客户的资料被发到手中的一刻起,Harry就需要不断通过电话和微信与客户取得联系,并不断确认客户的信息和签约的可能性。在培训资料的指导下,Harry逐渐学会了面对新老客户的不同方式,学会了“软硬兼施”,也一张口便是“本月最后一次优惠”“教育展签约比较划算”一类的套话,他的业绩越来越好看,有时要同时为几十个学生服务。Harry觉得,不只是学生,就连他自己也都待在一个“大坑”里。

根据公司的规定,一般在学生签约之前,顾问会邀请学生来公司见上一面。为了这次见面,机构都会在装修上很花心思,几百平米的办公场所和数量众多、各自埋头工作的顾问会让客户安心。见面有专门的会议室,里面一般配备着智能电子屏,用于播放统一制作的出国留学政策介绍以及公司情况的演示文稿。顾问往往会最先询问学生的需求和成绩,大部分顾问都想签到成绩上等的学生,这对于建立口碑很有帮助。至于后续介绍中有多少“资源”是真,多少是假,全凭顾问一张巧嘴。

顾问在咨询过程中多会为学生“画一个大大的饼”,“把希望值降低,但是还要给出一个较高的期待”。介绍签约学校时,常用的是这样的“菜单”:一个冲刺的院校,“基本没戏,为了凑数的”,一个差不多的符合学生目前实力的院校,以及一个保底院校,争取做到“假话不能说,真话不全说”。

由于客户源源不断,顾问多会在谈话进行到一小时的时候渐渐将话题引到合同签订上,签约的固定套路则是提出保底院校,用于提高录取成功的机会,以保证不必退还费用。而当学生一个院校都没有录取时,公司会根据事先签订的合同酌情退还一部分服务费。

在业绩要求的压力下,顾问们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签约之前的一系列流程上,以至于签约之后,他们对学生的后续指导显得有些“后劲不足”,有时学生跑来问Harry问题,他却连这个学生的名字都想不起来,类似的情况甚至会接到学生们的投诉。签约后的指导在Harry看来比较“制式”,不管是在哪个公司,这样的指导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没有大的差别,个性化明显不足。“如果你对同行说留学顾问就相当于一个老师,那他十有八九是会嘲笑你的,因为如果真做到这个程度的话,你会饿死的。”

《新留学青年》的作者廖元辛说,对于很多的留学中介来讲,尤其是早期的留学中介,最大的目的是要把人送出去,而不管把人送到哪儿。它是一个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模式,一个模板可以同时套给很多人用。

Harry入职时正值留学行业的变化之年,传统模式下,几乎每家中介都依恃信息差的优势来割据市场,但这却在猛烈袭来的信息浪潮中渐渐失势。当国内外的信息顺着互联网的东风在浪花和浪花之间相传,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选择DIY的方式申请自费留学,这对于留学顾问来说无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包括Harry就职的单位在内,国内大中介公司的规模与服务质量常常形成一种难以调和的矛盾——大中介为了进行活动宣传、扩大商业推广,势必要在服务领域之外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加签约金的“水分”;另一方面,在传统销售模式的框架下,留学顾问因为精力有限而难以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最到位的服务。

Harry认为,现在留学中介在市场上的不良名声和其“规模”挂钩,一旦规模大了,质量就很难保证。但由于国家审批十分严格,进入中介市场的门槛很高,规模不足的小中介无法参与正当竞争,这种状态下,传统模式越发像一潭死水,难以向优质的“服务意识”看齐。

除了质量问题,每个行业都会有违反道德、缺乏底线的行为存在,留学行业也不例外。从这个行业产生伊始,市场乱象便层出不穷——欺骗客户、运用文书模板、制造陷阱合同,更有甚者伪造推荐信和成绩证明以瞒天过海。

久而久之,留学中介在许多人们心中的形象逐渐被阴影覆盖。越来越多的人在媒体和互联网上发表中介不靠谱的言论。提到中介,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变成了:他们都是骗子。

销售和指导以外,顾问们每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大量的学习。“学习知识都是为了签约,经常有人刻意去查留学相关的东西来试探你,万一时卡壳,那就完了,你就是不够专业。”

留学顾问们不仅要知道每个国家有多少个学校、每个学校有多少个专业、每个专业具体的要求以及不同院校之间的对比,还得知道每一次留学政策的更新和变化、某个国家的就业,甚至交通。顾问们必须是生活在国内的“海外百晓生”,这也是为什么Harry能够顺利进入这个行业并且一步步攀升的原因——任何间接学习到的知识都难以比亲身经历更有说服力。

但是在这个行业,像Harry这样在国外生活过的顾问还是占少数的,有的顾问可能连护照都没有,全靠培训的时候死记硬背。Harry刚入职的时候就被安排给“老”顾问们进行培训,讲解英国和澳洲的实际情况。

留学顾问的低应聘条件对应着行业人员的高流动性。当前面的顾问无法跟上销售的大潮,后面的顾问已经等着翻涌而上,没有完成指定的业绩,就会迎来被淘汰的结局。收入水平也是行业快速换血的重要原因,虽然中介服务费十分可观,一般在五六万元,不同地区会有所浮动。但在大单位,留学顾问的收入和高昂的签约费却没有直接关系。中介机构往往赚得盆满钵满,而顾问们的所得却是九牛一毛。

Harry周围的大部分顾问总是没过几个月就会跳槽或转行,机构里少说要更换三四批人。经常出现学生签约时负责的顾问在学生下个月来的时候已经辞职了。能够坚持一年或更久的人,基本上都会渐渐迎来升职的机会,就像Harry自己,在大中介从业一年的时间里,他从顾问变成了资深顾问,后来又升为了部门经理。

转身

在Harry回国那年的12月,他在留学单位已经摸爬滚打了大半年。这大半年的时间里,他越来越适应大公司的销售模式,不管是销售还是指导,他都渐渐向一名优秀的“典型”的留学顾问靠拢。尽管在单位他变现得非常出色,一连好几个月都是公司的销售冠军,一度被多家留学机构同时“看上”,中间也由于一家公司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而跳槽。但是他总觉得一切有些不大对劲。

他记得在第一家公司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公司的领导开始频繁地在单位开会,给职员们集体宣传“狼性文化”和“销售至上”的理念。当他跟着大家一起喊口号的时候,他突然感到一阵害怕。他说,这是他当初选择跳槽的最主要原因,“你能从一些细节看出这个公司的走向,太过销售化的模式让我觉得没有什么希望”。

信息革命在留学行业呼啸而过,中国留学市场在如日中天过后迎来了一段灰暗的低迷。当“信息差”已经不再是这个行业能够赖以生存的支点,“服务”成为了中介公司转型和起飞的关键。

在大公司工作期间,Harry萌生了自己创立留学公司的想法。大公司普遍在推广和宣传上投入大把资金,他想尝试靠着服务质量树立口碑来争取客户。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他需要严格限制每个顾问所指导的学生数量,并且打破学生、院校两边收费的惯例,借鉴海外模式,实行免中介费。

他和几位同行一起商量并且以自己的名义注册了一个公司。但是因为资金的限制,注册之后的公司因为规模太小没有通过国家的资质审批,办公场所的装修迟迟没有开始,启动的时间更是没有期限的推延下去。

巧在Harry为了一百万资质押金焦急苦闷了两个多月以后,行政部门忽然下了一场“及时雨”。2017年1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宣布取消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自此,行业壁垒被打破,小型中介公司也获得了登上留学行业方舟的船票,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了市场。

2017年5月1日,Harry的公司迎来了第一批学生。一开始,他们既不收中介服务费,也不收诚意金。如此,只有让学生申请成功才能获得院校的佣金,关于学生目前的实力足够申到哪所院校、能不能顺利毕业、未来的规划等,他们也都实话实说。

但是,“免中介服务费”却导致了许多无奈。有的家长追问不收费的理由,怀疑有隐形消费,或者学校是“野鸡大学”,还有家长动用关系,查他们的营业执照和个人信息,甚至直接索要Harry的身份证复印件以及营业执照复印件,“以防被骗了之后方便直接去警局调查”。有的人带着澳洲本地朋友和亲戚来办公室,问Harry:“你知不知道Hurstvile?你知不知道Chatswood?”Hurstville和Chatswood都是澳洲的地名。

Harry以为,只要签证或者offer下来就会被理解的,但事实情况却不尽然。有时候offer到了或者签证下来了,家长反而更加怀疑,让国外的朋友帮忙鉴别真伪度;有的家长还会主动来付费,坚持说,“少给点也行,不然我们不踏实”。

免中介费也给机构的经营带来不小的风险。有些学生或家长一路咨询,套话、套经验,或是让他们免费修改文书,最后却不去申请院校,或者半路换了另一家机构。这样一来机构就无法成功给院校推荐这位学生,也就拿不到院校的酬金,之前一切的努力付之东流。“目前有一个家长保持了最高纪录,这么跟我聊了整整一年半。”

行业里中介的收费里还包含“诚意金”这一项:学生交付两三千的诚意金,如果最终放弃申请机构所联系的院校(机构也就拿不到相应院校的酬金),便无法拿回诚意金;如果学生通过机构成功申请了,便可以拿回诚意金。

Harry的本意是不向英联邦国家留学申请的客户收取诚意金,“既然不收费,我们就什么费用都不收。不涉及钱的话,跟学生说话就特别有底气。因为我不收你钱,我给你的意见就是负责任客观的。”但经过一段时间,他发现公司耗费了大量时间和资源在一些并不实际想出国,或只想拿出国作为保底的学生身上。作为一个有盈利需求的公司,这种模式实在难以维系。

之后,Harry的公司也开始收诚意金,但这似乎仍不够获得家长的信任,“他(一位家长)强烈要求我向他提供我的身份证件,我说我总不会为了3000块钱就跑路吧,3000块还不够机票钱。”

公司刚成立之时,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市场推广,第一批学生基本都是老师们从前带出来的口碑客户吸引而来的,偶尔也会有学生通过豆瓣、知乎等渠道来联系Harry,因为他经常在上面回答一些留学相关的问题。但是,这些资源都是不稳定的,它们什么时候会迎来短缺,公司什么时候会遭遇无人介绍学生的真空期,Harry自己也不知道。

Harry有时会和以前的同事聚在一起,当他讲到自己的公司不收中介服务费的时候,同事们都觉得这“很丢人”,“你们这么做,不是把身价都掉下来了吗?”。招聘的时候,Harry也总是很无奈,“想遇到志同道合的人真的特别特别难”。

近年来,留学中介市场的发展没有减速,各种规模的中介公司都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想在这个行业分一杯羹。长期关注和报道过留学行业的廖元辛认为,现有的留学机构为了保证自己在行业的竞争力,正在积极进行改变,比如提供个性化服务和留学后服务,去除流水线模式,也帮助留学生们更快适应在海外求学的生活。Harry对现状更加悲观一些:“留学市场就和其他市场一样混乱、水深。”但他们都认同,市场规律能实现优胜劣汰,留下真正提供优质服务的中介公司。

Harry说他将一直把“免中介费”的模式坚持下去。公司的情况随着口碑的建立正在好转。三年时间过去,公司仍然规模小巧,除了客厅,仅有两个隔间,一边是与学生及家长商谈的会客厅,另一边留给几位老师安安静静地做文案。客厅里放置着一张干净的木质办公桌,没有用玻璃板额外分隔开。

Harry知道,做中介不是做慈善,他们要挣钱。但每个人对于留学中介的理解不一样,除了签证和申请这两个最简单的流程,留学行业更大的意义在于规划、在于教育,而规划与教育就不宜太过商业化,否则也多少会变味。他还在其中探索一个取之有道的办法。但Harry有一个信念,留学中介这个行业早晚是不收钱的。

(*文中姓名均为化名)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此间INSIDEPKU”,记者张漫溪、傅淼渟、戴汀屿、孙安妮,新媒体编辑张漫溪,责任编辑戴汀屿,编辑王雅淇,手绘钟若凌。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9361.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1月11日
下一篇 2023年11月11日

相关推荐

  • 奥克拉荷马城(奥克拉荷马城爆炸事件)

    (观察者网 讯)当地时间3月8日,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娱乐用大麻合法化投票结果出炉,总计566004份选票中,有349121份选票选择了拒绝大麻合法化,占总票数的61.7%。最终,俄克拉荷马州没能成为全美第22个成人娱乐用大麻合法化的州。 此前,俄克拉荷马州药用大麻合法,但仅用于医疗,不可用于娱乐,且种植、持有和售卖大麻须有执照。 《纽约时报》统计的投票数 据…

    2023年11月22日
  • 树仁大学博士申请条件及学费

    香港树仁大学 号外! 号外! 香港树仁大学-2024年秋季入学-内地本科生课程: 招生简章发布,预计2024年2月开放申请。 #不设面试#二本线+英文100分可申请 仁大创校: 香港树仁大学前身为香港树仁学院,于1971年创校。鉴于当时香港大专学位严重不足,胡鸿烈及钟期荣两位博士自资创立树仁,为中学毕业生提供升学机会。香港树仁大学以【敦仁博物】之校训推行仁者…

    2024年9月11日
  • “中字头”重组大消息 明日复牌!新增超30家 最新回购增持再贷款名单出炉

    回购增持再贷款热度持续,多家上市公司发布相关公告。 中国动力披露重组预案下周一复牌 11月8日晚间,中国动力公告,公司拟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购买其持有的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16.51%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配套资金。公司股票将于2024年11月11日开市起复牌。 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本次…

    2024年11月10日
  • 平面设计专业_

    平面设计是近几年最火热的专业和职业之一,这个行业入门简单,薪资可观,具体是做什么的呢? 今天陈默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平面设计主要做什么?此专业有前景吗?看完这4点,心中有答案,这个话题,希望对平面设计感兴趣的学生有所帮助。 一、平面设计是什么? 平面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在保证审美的情况下准确地进行信息传达,一般是运用在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宣传、产品设计、企业活动…

    2024年3月5日
  • 美国菲利普斯大学排名

    美国高中申请最后时间已经到来。最近,想要申请到高端私立高中的家长有所增加。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想去排名好的学校,但许多家长对这些学校不是很熟悉。可以说他们对排名只是一知半解。留美网奉劝大家其实没必要太执着于排名。给孩子最好的学校是适合孩子的学校,这与孩子的性格和学术水平以及申请大学密切相关。当学生进入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时,他们的优势和潜力可以得到发掘,最好在全…

    2025年1月13日
  • 香港恒生大学排名世界

    4月28日,备受关注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了2022年度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在本次排名中,内地及港澳地区的学校又有什么表现呢?小编给大家理了一份重点。 THE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简介 THE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由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排名包括来自 98 个国家/地区的 1240 所大学,大学所在地区涵盖 6 大洲。影响力排名共产生18个排名:针对每个SDG的17个单…

    2024年10月20日
  • 哪个出国留学机构好

    哪个出国留学机构最好? 出国留学是许多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而选择的出路,但是在择校的时候要选择一个好的留学机构是至关重要的。选择一个好的出国留学机构,不仅可以保证学生的留学申请及时顺利完成,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留学辅导和服务,从而让学生尽快适应留学生活,把握良好的留学机遇和学习机会。 因此,如何选择一个好的出国留学机构,是大多数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

    2024年6月2日
  • 世界十大戏剧学院排名_世界十大戏剧学院排名榜

    下面,我们来聊一下,全球有哪些顶级的影视类的大学,想当演员或者导演的同学要注意了! 一、美国洛杉矶电影学院(Los Angeles Film School) 作为全球最著名的电影学校之一,洛杉矶电影学院被誉为“好莱坞教育圣地”,是好莱坞电影行业最重要的培训基地之一。该校成立于1999年,教授涵盖影视制作的各个方面。学生在这里可以学到拍摄、剪辑、制作、特效等方…

    2024年4月2日
  • 纽约公立大学有哪些

    上期小编为大家分享了由CNBC 发布的关于 “2020年求学性价比最高的50家美国大学(上)——排名前25位的私立大学”,重点介绍25所美国私立大学所需要学生提供的学习成本、及能赚取最高薪水。今天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分享“2020年求学性价比最高的50家美国大学(下)——排名前25位的公立大学”,用真实权威数据将公立和私立大学实际对比,在美国求学成本及费用产出比…

    2024年11月27日
  • 弗吉尼亚大学所在地

    地理位置 弗吉尼亚大学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中部的夏洛茨维尔(Charlattesville)市。从这个城市到该州首府里士满(Richmond)市仅需1个半小时,到美国首府华盛顿市需2个半小时,到邻近的Ridge山及Shenandoah国家公园仅需半个小时。根据美国《钱》杂志的报导,夏洛茨维尔市是美国最佳的城市之一。另外,美国《Point of View》杂志也…

    2025年2月24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