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大学留学生活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10月25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我在埃及做考古”》的报道。

绿脸木乃伊棺、猫女神神庙的地下宝藏……来自埃及“永恒之地”萨卡拉的400余件新鲜出土文物,7月以来在中国和埃及联合举办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上备受瞩目。

作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与埃及国家考古队联合考古的成果,它们展示了中国考古“出海”、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最新收获。

“很难,也很幸运!”中埃萨卡拉联合考古项目负责人之一、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研究员薛江向本报记者讲述了在埃及考古的苦乐——他们如何深入温度高达六七十摄氏度的沙漠地下,呼吸着混合几千年细菌和香料的“独特配方”空气,拂去文物上堆积数千年的尘埃,让那些“一眼万年”的墓葬壁画和精美绝伦的人形木乃伊棺重见天日。

他们一出手,

就在考古必争之地拿到了“C位”

萨卡拉,尼罗河西岸的沙漠、震撼世界的“永恒之地”。这块长约6公里、宽约1.5公里的沙漠里,散落着3到13王朝的15座金字塔,包括大约建于公元前2630年的乔赛尔梯形金字塔。它是古埃及王陵、贵族墓地和动物木乃伊埋葬极为密集之处。

2020年,萨卡拉“一掘惊天下”。考古学家在萨卡拉发现了一处距今2500年前的墓葬群,入选当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萨卡拉,成为全球顶级考古团队“必争”之地。

“研究古埃及文明,萨卡拉有多重要?萨卡拉可以说是古埃及‘记忆的原点’和‘历史的开端’。今天全世界广泛使用的埃及英文名Egypt,就源自埃及最古老都城孟菲斯的‘普塔神灵魂之庙’,萨卡拉是孟菲斯的核心墓地。”薛江说。

如此全球瞩目的重要考古遗址,中国学者是如何参与发掘,并取得令人惊叹成果的?

“那是2023年1月28日,春节还没过完,我们已经出发飞赴开罗。”薛江说,在埃及考古的故事,起始于一次“奔赴”。

受上海外国语大学委托,著名埃及学学者颜海英、专攻世界艺术史的朱青生教授和薛江一行人直奔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期待沟通并达成中埃联合考古与文物修复协议。

这并非心血来潮或是异想天开,而是源于30余年的积累。数十年如一日专攻埃及学研究的颜海英,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此校素有“世界古代史研究的黄埔军校”之称。在中国,研究古埃及文明似乎是个小众选择。不过在世界学术领域,埃及学如敦煌学一般是炙手可热的“显学”。

30余年前,颜海英去开罗大学留学,与埃及文博界结下情谊,此后每年都要去开罗交流,情谊与日俱增。再加上深耕艺术史的朱青生教授在国内30多年的汉画数字化采集与研究工作,他不仅编纂了63卷本《汉画总录》并建设了数据库,同时还创造了全新的图像理论、数据库观念、微痕扫描技术等多项新理论与新技术,为赴外考古合作打下了基础。

世界古文明考古,无法跳过埃及。在埃及有考古项目,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文化软实力的展示。不过,埃及学研究的学术话语权一直被掌握在西方学者手中。

作为颜海英的弟子,薛江也一直梦想去埃及实地考古,取得埃及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在世界埃及学研究中为中国取得重要一席之地。

冥冥之中,中国考古学者似乎与萨卡拉有缘。薛江记得,拿下萨卡拉考古项目的过程既有着“一波三折”的变化,也有着“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机缘巧合。

埃及文物浩瀚,如何选一块考古的“风水宝地”?真让中国学者们大伤脑筋!目标一变再变——最初看上了尼罗河畔的一块三角洲,随后是个神庙遗址……几个人犹豫中还来不及做决定,隔天就被告知——神庙考古项目已被另一支外国考古队“捷足先登”。

在一次又一次与埃及文物最高委员的沟通中,中国考古队提出:在埃及,中国人既要做考古发掘,更能做学术研究。他们还提出了让埃及人“眼睛一亮”的提议——用高科技手段对发掘出来的古埃及文物进行360度扫描、记录、整理,以中英阿三种文字出版发行,并建立一个中英阿三种语言的文物数据库,向全世界开放共享。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对此回复:入选世界十大考古发现的萨卡拉猫女神庙遗址发掘与整理工作,“请中国的考古文物专家带你们最先进的技术来加入!”

“实在是太幸运了!”薛江感叹,没想到一出手,就拿下了全球考古高地的“C位”项目。

202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与埃及国家考古队组成的一支中埃联合考古队,在萨卡拉启动了合作项目。

一年之后,400余件古埃及文物被从萨卡拉考古遗址的库房直递中国上海,从尼罗河畔到黄浦江畔,完成它们面向世界的“首次公开亮相”,标志着中埃联合展开考古和文物研究取得了巨大突破。

在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的“萨卡拉之谜”展厅里,有一件文物让薛江特别自豪——那是他在猫女神神庙遗址发现的一件巨大的绿色木乃伊棺,又称“绿脸棺”。

“绿脸棺”长约1.9米,宽0.6米,立体地呈现了一位逝者,脸部涂绘成墨绿色,目光有神;胸前“佩戴”多达12层的巨型项链以及代表死而复生之神奥塞里斯,彰显尊贵身份。这件属于后期埃及的彩绘人形棺,距今已有约3000年历史。

“在埃及的永恒沉睡之地‘萨卡拉’,我们被吊下十几米的竖井墓……在一层层堆叠起来的十几具棺木中,我一眼就看见了那具异常精美、无比完整的‘绿脸棺’。一瞬间,心都要跳出来了。”薛江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个时刻。

埃及也是“全球考古最卷的地方”。高峰时期,这里云集着500多支各国考古队。不过萨卡拉似乎是中国考古队的“福地”。

去埃及考古,要一层层“通关”:首先要申报考古地点,经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原则同意”;其次,要开始填写复杂的申请表格;最终还需要埃及国家安全部授予安全许可证……一步步走下来,短则要半年一年,长则遥遥无期。

“获得萨卡拉考古项目,有中埃友谊的加持,也源自中埃考古和文物保护理念的契合。”薛江认为。

显然,中国学者们“组团”拿下中埃萨卡拉联合考古项目,是运气更是实力。

在法老和猫女神沉睡之地,

拂去千年尘埃……

漫漫黄沙、沙漠炙热——拿到萨卡拉考古项目,意味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奇妙而艰苦的工作正式启动。

这是中国高校第一支参与埃及考古的团队,以一手资料、中国视角深度解读古埃及文明。在16人组成的中埃联合考古队里,薛江担任中方队长。时间长了,他被昵称为“薛工头”。

“薛工头”的一天这样开始——早晨,中方和埃方考古队长到达考古遗址现场。为确保文物安全,在警察见证、视频记录下,双方队长用钳子绞断烙有中埃双方队长名字封印的钢丝门锁,整个过程充满仪式感。

考古人员一个接着一个踩着草编篮子下竖井墓。因为篮子小,必须练就一门“绝技”——用一只脚猛踩篮子,另一只脚悬在空中。倘使体重过轻或掌握不好平衡,就只能抱着绳子在空中狼狈地打转,根本钻不进狭窄的墓穴。

墓地有深有浅,通常深达12米至15米。先下去的人,需要用手电打光,在地下无尽的黑暗里“挖”出一条光柱,寻一个安全的容身之地。薛江记得,当人和草篮晃晃悠悠终于落地之际,一股夹杂土腥味、灰尘味、腐烂植物和香料气息的“古埃及考古配方空气”就会扑鼻而来,侵入脑髓。

“每过半小时必须出来呼吸一下空气,否则真的会窒息。”他说。

在埃及考古,“时间”是一个关键要素。

埃及地处非洲,气候炎热。而埋藏文物的地方主要是酷热的沙漠——正因为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数千年不变,古埃及数量极其庞大的文物才得到近乎完美的保存。

薛江介绍,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是考古发掘的“黄金时间”。在埃及,进入五六月,近乎炙烤的天气会给考古人员带来生命危险。在地下待得太久,中暑脱水十分常见。但他们为了抢时间,赶进度,依然决定在最炎热的6月开工。

在高温下,考古工作者们每天只能工作到下午1点。致命的高温庇护了干燥的木乃伊,但对考古学者们却意味着巨大的危险。

“在萨卡拉,沙漠温度47摄氏度,而墓室里温度高达70摄氏度。为保障安全,中方考古队员们一天只能工作4个小时,即使如此也很容易中暑生病。”薛江介绍。

中方拿到的墓地面积很大。每个墓穴里都有上百个木乃伊棺,层层叠叠地堆放,十分壮观。在炎热的沙漠地心里,这些来自中国的考古学者们一点点拂去木乃伊棺上堆积千年的灰尘,等待它奇迹般展露精致绚丽的彩绘、图案,有些人形木乃伊棺上描绘着逝者的肖像——它们从黑暗中浮现,栩栩如生,向考古工作者投来永恒而动人的凝视。

除了发掘和清理文物,薛江和小伙伴们大部分的时间用于抄写壁画和木乃伊棺上的古埃及文字,逐一识别,以此辨认死者的地位身份。

除了气温,最恐怖的是蚊子。被这些体型硕大的蚊子围攻,后果严重,有时整条胳膊都高高肿起,消肿之后甚至会留下疤痕。

为了防蚊,考古队员的宿舍里往往同时点着五六个液体蚊香,再加上蚊帐屏蔽,最后再加一招“用烟熏”……放出种种“防蚊”大招,然而收效甚微之后,考古队员们逐渐习惯“喂蚊”,自然形成了免疫。

白天和数以百计的木乃伊棺打交道,晚上睡的宿舍又紧挨着装满木乃伊的文物库房……中国考古队员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收工都要喝几杯啤酒,用以“壮胆”。

过了高温、蚊子和心理因素这三关,才能充分享受在埃及考古的乐趣。“古埃及人和古代中国人非常相似,有很高的精神追求和道德要求。在永生和来世信仰引导下,他们在墓葬中以艺术方式想象和描绘宇宙万物,这些墓葬绘画实在是太精彩,太好看了!”薛江说。

这些壁画神似动漫绘本:古埃及人打猎捕兽、抓鸟捞鱼,制作烤鸭和鱼干;他们酿葡萄酒、挤牛奶,津津有味、大快朵颐吃火锅……墓葬里的“死亡之书”洋溢着如此鲜活的生命气息,穿越数千年时光依然感染人心。

“我们甚至发现了古埃及壁画里的‘Excel表格’,统计工具非常先进。”薛江笑言,这些古埃及墓葬里,人们会在壁画上逐一描绘出死后需要以什么贡品祭祀,品类和数量都非常精确。

对古埃及人而言,“万物皆可木乃伊”。除了猫女神庙里的猫木乃伊,这里还有许多“脑洞大开”的木乃伊——比如“无花果木乃伊”和“烤鸭木乃伊”,还有朱鹭、鹰、狒狒、蛇、蜣螂、幼狮的木乃伊……它们都被填入特制的草药香料,再用亚麻布层层包裹。

死亡习俗映射了古埃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演进。在考古过程中,薛江和小伙伴们惊喜地发现——萨卡拉的墓地基本都是“循环利用”的。这意味着,最初的古代墓地,会被后人反复打开,不断在其中放置新的木乃伊棺木,最大程度节约人力和资源。

“超乎意料!我们打开的每一个墓穴,都像是一本古埃及木乃伊棺椁的百科全书。”薛江期待,通过此次中埃联合考古,中方考古团队有机会形成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对古埃及棺椁类型学加以有力地丰富与完善,从而在世界埃及学研究中占据一席之地。

从学者、工头到医生……

做中非友谊的使者

在埃及的世界各国考古队很多,来来去去。但来自中国的考古队颇为稀罕。

中埃友谊源远流长。萨卡拉的埃及居民对中国考古队员们特别热情友好。通常,天气炎热,考古队只能上午工作。到了傍晚,天气转凉爽,考古队员们就去埃及老乡家“串门”。

“当地的美食是烤玉米。每天都有当地老乡请客,每天都有热乎乎的烤玉米等着我们。”薛江笑着说。

去埃及乡亲家做客,盘着腿坐在地上啃玉米——这是中国考古队在萨卡拉生活的“B面”。

相处日久,薛江发现当地居民很多患有中医所谓的“热症”,头疼脑热非常普遍。薛江的母亲从事医疗相关工作,自己也会些中医推拿,他就主动给埃及朋友推拿、按摩、针灸。

一次救治一位脱水昏迷的中暑考古队员,薛江使出了浑身本领,给他拔罐、推大椎,还加上针灸、清凉油,足足折腾了一个多小时,那名考古队员神奇地好转了。还有的队员因皮肤晒伤起泡或溃烂,薛江用藿香正气水帮他涂抹,再挤上就地采集的芦荟汁,几天后患者伤处结痂,恢复健康。

渐渐的,因埃方考古同事的传播,“薛工头”变成了口口相传的“Dr.薛”。“名气大了,有时候晚上也休息不了。附近腿疼、头疼的村民会来求治疗。”

是考古专家,也是中非友谊的使者——考古队变成了医疗队,埃及老乡也把中国考古学者当成了真正的“兄弟”。

“吃饭时,全家人要和我们合用一个杯子,轮流喝水——这是埃及人接待亲人和兄弟的最高礼仪。”薛江说,每次离开埃及,当地居民热情拥抱、依依不舍的情谊,让人留恋。

“中埃历史悠久、文脉绵长。古老文明灵犀相通,情感交流方式也极其相似。我们都重视道德、一诺千金,追求心灵的共鸣。在埃及,我们深深感受到这种认同。”

眼下,中埃萨卡拉联合考古项目推进顺利。对身为“80后”的薛江,在埃及考古的故事才刚“落墨提笔”,精彩还在后面。

“第一步,先完成一个小目标。”薛江说,按照中埃联合考古项目启动初始的承诺,在萨卡拉发现的上千具木乃伊棺椁将尽快实现数字化,建成文物数据库实现全球共享,并以中文、英文、阿拉伯文三种语言向全世界发布考古成果,以丰富世界埃及学尤其是木乃伊棺椁类型学的内容。

“与以往西方主导的考古发掘项目不同,我们更强调聚焦考古成果的数字化、文物修复及文物资源研究,让文明互鉴与学术价值立于前沿。”薛江介绍说,在中国考古队的工作日程表上还有许多重大项目:数字化采集和修复重现埃及卡纳克神庙拉美西斯二世巨型雕像、第十塔门阿蒙霍太普三世国王巨型雕像以及卡纳克神庙与卢克索神庙之间的“伟大巡行大道”……尤其是卡纳克神庙的修复项目,一旦完成,将为埃及增加全球瞩目的新景观。

“通过考古,我们重新‘看见’古代的智慧,用于当下和未来……在世界日益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我们更需要紧密合作、回望历史,认知自己和他人。”薛江认为。

跨越数千年的时光和7000多公里的距离,中埃合作考古“未来可期,故事很长”。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3816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学录取分数线

    当前,各种各样的大学排行榜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如果冷静冷静,理性思考,参考国际四大权威排名,进行客观评价,还是可以理清思路的。 当然,各种各样的排行榜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排名,主要原因是排名的标准、依据很不相同。 因此,通过各种各样的排行榜,并了解它的排名标准,从而加深对各类大学的了解,也是十分必要的。 从网友们反馈的情况来看,认为大学排行榜应以高考录取分数…

    2024年12月1日
  • 突然特朗普发声!事关半导体!美商务部长:对电子产品的关税“很快就会出台”

    美国的“关税大棒”仍在挥舞! 针对美国海关豁免部分电子产品“对等关税”一事,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3日表示,上周五没有宣布关税“例外”,它们只是转移到不同的关税类别。特朗普暗示,美国政府仍可能对半导体行业和更广泛的电子产品供应链征收单独的关税。 特朗普称,“在即将进行的国家安全关税调查中,我们仍将关注半导体和整个电子产品供应链。”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

    2025年4月14日
  • 芝加哥德保罗大学商科排名

    德保罗大学(DePaul University,简称DPU),是一所美国顶级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898年,坐落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著名的国际大都市芝加哥,为纪念17世纪法国牧师DePaul而命名。德保罗大学是全美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大学和私立大学,也是伊利诺伊州最好的私立大学,以及美国东北部Big East体育联盟的成员之一。在校学生人数约为24,300人…

    2024年11月17日
  • 意大利博尔顿学校

    明店(China Live)餐厅副厨林俊文(左一)(黄宇 摄) 厨房那道门 布莱德利·库珀(Bradley Cooper)出演的电影《燃情主厨》(Burnt)讲述一个有点偏执的厨师为米其林三星死磕自己的故事,这是厨师界公认最贴近他们工作区域的电影。在旧金山的“原位”(In Situ)和圣地亚哥的“乔治”(George’s at the Cove)…

    2024年12月21日
  • 堪萨斯州立大学河北农业大学

    第四章 自强不息 爱国奉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古老的北平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下,处在白色恐怖之中。农大党组织和进步师生们在党的领导下,与国民党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最终迎来了北平和平解放。 1945年9月26日,国民党政府正式公布《收复区中等以上学校学生甄审办法》,原沦陷区的毕业生、肄业生以及在校学生均为“伪学生”,要进行甄审和培训。在农学院党组织的领导下,先后…

    2024年8月21日
  • 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排名_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排名 qs

    美国排名第39的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 UWM学校的心理学、教育学、核工程、化学工程、地理、气象、地球科学、市场营销、社会学、药剂学、兽医学等众多专业均位居全美前10。 ·本科申请要求: →1、学历要求:申请者能够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并且获得毕业证书。 →2、均分要求:申请者需要有3.5以上的GPA。 →3、语言要求:雅思成绩需达到6.5分或者托福网考成绩达到95…

    2024年3月27日
  • 非985和211申请香港理工大学难吗

    我的本科不是985/211,我也没申请到香港理工大学的硕士,但是我申请到了香港中文大学的硕士。 很多人觉得香港的学校排名太高,申请起来肯定很难,我不是985/211我就去不了。 这个观点对也不对。 1.学校排名的确高。 香港有八所公立大学,其中有5所排在世界前100。港前三+城市大学全都排在世界前50,香港理工大学排在世界第75。 2.申请起来不容易,但不是…

    2024年10月10日
  • 开罗大学在哪里

    剪彩(图片来源:中国驻埃及大使馆网站) 中国侨网4月24日电 据中国驻埃及大使馆网站消息,4月21日,驻埃及大使宋爱国出席埃及开罗大学孔子学院大楼落成仪式,国家汉办副主任、埃及高教与科研部长、埃及部分高校代表等逾百人参加活动。 宋爱国大使讲话(图片来源:中国驻埃及大使馆网站) 宋爱国大使在致辞中说,两年前,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亲自为开罗大学示范孔子学院…

    2025年7月3日
  • 如何查询新加坡国立大学

    Hihi各位预备NUSer好呀,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申请季了,NUS在今年也更新了新的申请系统,今天给大家讲讲要怎么申请NUS吧,我就是纯纯diy选手哟! 新的申请系统是GDA3,大家在申请之前可以先在学校官网查看都有什么项目,具体的项目内容,课程设置等等。 1 注册账号,链接: https://gradapp.nus.edu.sg/account/regist…

    2025年1月6日
  •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怎么样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怎么样 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建校于1967年,位于澳大利亚的西澳大利亚州首府珀斯市(Perth),1986年命名为“科廷科技大学 ”,2010年,正式命名为科廷大学。 澳大利亚科技大学联盟(ATN)成员,素有澳洲的“麻省理工”之称。 据立思辰留学介绍,它是澳大利亚西海岸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大学,全澳名列榜首的科技大学,同…

    2024年5月24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