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中文版

前言

这不刚过完清明节吗,我妈突然和我说:对了,咱们家族的坟墓,位置好像不够用了,到时我和你爸死了葬哪里呢?

我们家族的坟墓,是一家人葬在一起的。

然后煞有其事的和我讨论墓地选址的事情,怎么装修的事情,整个过程就是在讨论一个项目,死亡对我妈来说,就和搬房子似的,那样稀疏平常。

奇怪了,我妈怎么就那么淡定呢,我是非常怕死的人,生了病,问百度,是癌症,吓三天,备遗嘱,然没事的那种人。

还有一种找死的人,最近上热搜的天门山跳崖事件,你应该听说过吧。

天门山跳崖

我就在想,死亡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不怕死的,怕死的,找死的。

所以我想再深入了解一下,死亡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然后我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发现《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这本书的观点很让我颠覆。作者是从哲学的角度看到死亡问题,不是鸡汤文,教你不要害怕死亡,要勇敢面对这样的,也不是那种神叨叨的和你讲大道理,让你云里雾里。他是思考死亡的本质是什么,死亡到底发生了什么。虽然这是一本哲学类的书,他是真正能够对生活有指导意义的,道理非常浅显易懂。

下面我来给你分享一下我的收获,本书的中文版大约34万字,我浓缩成五千字左右。挑两个和我们生活比较相关的话题聊一下

第一,死亡意味着什么?

我们恐惧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所带来的剥夺感。

第二,面对死亡,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度过这一生。

感激、体验人生,追求成就感。

一、死亡意味着什么?

死亡它就是剥夺,我们恐惧的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所带来的的剥夺感。

这个作者的观点是,人压根就不相信自己会死,死亡本身就不存在恐惧感,恐惧的是死了之后,啥都没有了那种感觉,这个叫做剥夺感。

先说下人不相信自己会死,这是啥意思?这里指的是潜意识里不相信,你要让潜意识相信某件事情,首先他在脑海中得能够想象的出来那种感觉。死亡这种状态是没有人真正体验过的。

那你可能会问,没体验过,是不是都不会相信呢?

也不是这么说,人有联想功能,类体验,也可以让潜意识相信的,比如你没有被酒瓶砸过脑袋,但你仍然会相信,酒瓶砸脑袋会很疼。那是因为你小时候应该被其它东西砸过,那种疼痛感可以关联上。

那你可能又会问,死亡的类体验也有呀,比如无梦睡眠,全麻手术。

这个还真不能够,我们只能记得无梦之前或之后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是体会不到的。

所以人是不相信自己会死的。

但是这个剥夺感,你可是能够切身体会的,你丢过钱吧,失过业吧,分过手吧,经历过亲人永别吧,这些都是局部的剥夺。那假如把这种感受放大到N倍,就是你的死亡恐惧来源,剥夺你的一切,你将会失去你的亲人,你的财产,喜怒哀乐的感受,再也尝不到美食,再也无法和异性摩擦身体,人生中的所有体验,将会灰飞烟灭,死亡会剥夺你的一切。

太可怕了,抽根烟压压惊先。

但死亡真的是让所有人都感到恐惧吗?

其实也不是,对待死亡的态度,大概有三种人,不怕死的,怕死的,找死的

解释这三种心理现象,就按照这个剥夺理论来解释,死亡恐惧感=对世界的期待度,期待的事物越多,你就越不舍得这个世界,死亡带给你的剥夺感越强烈。

怕死的人:你还有很多美食没有尝过,没出过国,没体验过和异性身体摩擦感觉,这些你都没体验过,或者还没体验够,你会非常的不舍得,死亡对你来说,就是剥夺这些体验的敌人。

不怕死人:就比如我妈那样,这个问题我侧面问过他,他感觉是,活着没什么不好,死了也没什么不好。因为死亡对她来说,没有任何剥夺感。说一下我妈的情况,她小学没毕业的,今年六十多岁,没什么远大的追求,对物质欲望不强,我哥是比较有钱的,给我妈打了很多钱,但他也不去用。

她一辈子相夫教子,现在已经是儿孙满堂,我有2个儿子,我哥1儿1女,我姐3个女儿,3个儿女6个子孙。我们三姐妹事业上没什么大的问题,身体也健康。

也就是说,这世上没什么东西值得她留恋了,死亡对她来说,不存在剥夺,那他当然不怕死咯。

找死的人:当生命不再向你提供美好的事物——你没有死去,但你在人生体验上,得到的负面结果总体上压倒了正面结果。死亡对于你来说,没有剥夺,反而可以避免这种痛苦的。

我从头条上搜集了一下天门山事件的人物背景,其中一位刘某,年龄和我相仿,89年出生的,他7岁丧母,10岁父亲脑梗,半身不遂,还有一位90多岁年迈的奶奶,2年前离婚,儿子归女方。职业是保安,收入肯定高不了哪里去。从这些信息可以推敲出来,这个世界应该没什么值得他失去的了。本来人生就没什么值得他期待的,如果身边再加上一点打击,那就是绝杀了。

以上介绍了三种面对死亡的态度,分别是怕死的,对世界体验需求多。不怕死的,体验够了。找死的,痛苦大于期待。

三、向死而生

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度过这一生呢?

死亡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作者的观点是,人能够获得人生的体验,是非常幸运的,应该要感激。其次要追求人生体验,追求有成就感的事。

为什么要感激呢,这里不是讲大道理,而是逻辑推理出来的观点。

作者把人分成两种状态,生存状态和死亡状态

死亡对于死亡状态的那个人,是没有任何坏处的,因为他本身什么都没有了。

但对于生存状态的人是不友好的,这种不友好是来自于情绪的不友好(恐惧),但这不是客观上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举个例子,你的同事,最近两天,每天早上都给你带茶叶蛋,前天给你一个,昨天给你一个,但是今天没有给你,你是不是应该感到生气?有些人可能会生气,这是人性。但这不合理,因为他前两天都给你带了,你应该感激他。

回到生命这个话题,谁赋予了你的生命? 我们本来是宇宙中的粒子,由于某种原因,组合而成的一个生命体,然后体验了这个生命,最后又化为粒子,回到宇宙中。 这个过程,我们什么也没有失去,但增加了一段奇妙的人生体验,应该是要感激。死亡对你来说是难受的事实,但如果可以意识到你至少曾经拥有过,是和多么的幸运,或许能够抵消这种难受的情绪。

但是毕竟客观和主观,这是两回事,我们最终还是要解决情绪上的问题。

以剥夺感理论为基础,再聊一下三种面对死亡态度的人。

1:怕死的人

我们已经知道了,人为何怕死,如果你现在是这种状态其实是非常好的 ,说明你非常热爱生命,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你要做的,是减少剥夺感,用魔法打败魔法。那就是拼命的造吧,把所有想玩的都造一遍,尽情的去和 异性摩擦身体吧,合理(伦理)合法(法律)的前提下。玩腻了,你就没有剥夺感了,最后你就可以坦然接受死亡。这个我想是作为人,最好的一种状态了。

怕死的人,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是不是觉得永生是一个好事?

不,作者给出否定的答案,你想象一下,你活了10万年,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玩腻了,和各种异性(黑白黄,高矮胖瘦)摩擦身体,都摩擦秃噜皮了。那剩下的呢?就是给你带了的是无尽的空虚。空虚感是痛苦的,痛苦大于剥夺感,这样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你怕的不是死,而是没玩够。

2:不怕死的人

这种状态的人,用通俗的话说,应该是玩腻了。那是不是应该先走一步呢?

不是的,虽然玩腻了,但活着也没什么坏处。假如你今年八九十岁了,这种状态没什么不好的。

但是如果你还年轻,就有这样的状态,这个是比较危险的。很有可能是进入了“习得性无助”的这种心理状态。

习得性无助说明:当一个人想做某件事,多次失败,或者阻力非常大,老是失败,为了降低这种挫败感,在行为上会降低任务的难度,减少做事的次数,从而规避这种挫败感。 久而久之,就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如果生活再给你一些负面的事情,你可能就会被推向深渊了。

我们身边不缺少上面那种人,又坏又蠢。就是有一群坏逼(有些父母也是这样的坏逼,老是贬低孩子),把他们逼上绝路。

如果遇到这样的人或事,你可以大胆的说一声(条件若不允许,起码内心上)去Tmd,老子是会死的,不陪你玩儿。

最后尽量做一些可以让你有成就感的事情,不一定是工作上的,重拾对世界的好奇心。

3:找死的人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自杀,是否合理?

本书作者的观点,要分情况。一种是绝症晚期,一种是冲动型。

先说下绝症晚期,有个人今年80岁,癌症晚期,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性,每天都要面对痛苦的折磨。生命中的痛苦体验大于美好体验,这个时候让他本人做一次选择,也许是更好的。

另一种是冲动的选择,自杀的人,生命的体验上基本是处于痛苦大于美好的状态之中,这时候的死亡,可以让他避免痛苦的这样体验,所以做出了这么一个选择。

但是请注意,冲动的选择,这个是不理性的,是绝对错误的,当你有这样的想法是,一定要批判性的思考一下。我前阵子看到过这么一个新闻,一个十多岁的小伙子,因为他妈妈和他爸爸离婚了,然后他妈妈离开了这个家,然后小伙子忍受不了思念之苦,喝了百草枯,最后死了。这个小伙子选择死亡是为了不想经历思念之苦,但是他没有想到,思念之苦是短暂的,时间一长,完全是可以被冲淡或者完全会消失的,他是可以继续体验美好的人生的,非常可惜,他没想到这点。很多人因为失恋,失业,或者其它种种原因,做了一个不理性的选择。一定要批判性的思考一下,加一个时间维度,或者其它的维度,是否真的无法改变了。生命是非常难得可贵的,一定要珍惜。

三、结语

你该如何度过这一生,你应该知道你会怎么死。

感谢你能阅读到最后,说明你没有刻意回避这个另人不愉快的话题,哪怕你不同意以上的观点,但我想你也对死亡的本质进行了一次思考。

对于我来说,认识了死亡,就有了生命的边界感。

接下来的余生,我会拼命体验人生,最后心怀感激,坦然接受死亡,化身为粒子,若干年后(或许时间没有任何意义了)在地球,或奔向其它星系,人马星座,黑洞,再次成为宇宙中的一份子。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0906.html

(0)
上一篇 2025年1月16日
下一篇 2025年1月16日

相关推荐

  • 澳大利亚的大学分布图

    近年来,澳大利亚以其“教育+移民”双轨优势稳居全球留学目的地前列。据2025年QS数据显示,澳洲9所高校跻身全球TOP 100,且毕业生工签最长可达4年。叠加移民政策倾斜等,使澳大利亚成为“高性价比留学之王”。 而在澳大利亚的众多城市中,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凭借差异化的城市基因与教育资源,构成中国留学生的主流选择——悉尼以国际化都市与金融中心定位吸引职业导…

    2025年6月19日
  • 985大学排名次

    高考,作为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点,其志愿填报环节尤为关键。而对于众多高三学子来说,985大学作为国内顶尖学府,无疑成为了他们心中的梦想殿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2024年985大学的排名情况,为未来的志愿填报做好准备。 一、985大学排名概览 根据最新的校友会排名,2024年985大学排名前十的院校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

    2025年2月17日
  • 深圳留学咨询机构排名_深圳留学咨询机构排名榜

    深圳留学机构众多,选择靠谱的留学机构尤为重要,尤其是去美国留学。很多家长和学生在选择机构的时候都比较纠结,毕竟留学是一件大事,谁都耽误不起。今天小编就推荐几家靠谱的美国留学机构,这些机构都有自己优势和强项,大家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去选择合适自己的机构! 一、 新东方前途出国 机构规模:目前在全国42个城市设立了分公司,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西安、武汉…

    2024年4月26日
  • 纽约大学医学院免学费_纽约大学医学院免除所有学生学费

    去年,纽约大学(NYU)医学院宣布,将免除所有学生的学费(包括国际学生),无论学生成绩或经济能力如何。 这一举动使纽约大学成为唯一一家向所有学生提供全额学费奖学金的美国顶级医学院。 随之,杜克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也官宣免除学费。 最近,老牌贵族名校范德堡大学也加入「免学费」大军——家庭年收入低于15万美元的学生学费全免! “贵族出身”的范德堡大学从前是专收…

    2024年4月9日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哪个城市

    宾夕法尼亚大学是美国一所全球顶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学,也是美国著名的额8所藤校之一,在美国以及世界学术界都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术实力和讲学水平毋庸置疑,相信大家也都比较了解,那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哪个城市,这所顶尖院校的学校环境如何呢? 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哪个城市 宾夕法尼亚大学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顶尖院校,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常见于1740年,费城…

    2024年7月6日
  • 经济学专业硕士考试科目

    经济学一直是考研热度很高的专业,考研竞争虽说不小,但好在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非常多,因此是一个性价比不错的考研专业。今天就一起看看经济学考研要考哪些科目,以及经济学考研的上岸难度如何。 一、经济学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先说最重要的问题——经济学考研初试考什么?经济学考研分为学硕和专硕,考试科目有所区别。 学硕:包含0201理论经济学、0202应用经济学、0203…

    2024年1月5日
  • 纽约初中学校排名

    【侨报网报道】一项新排名显示,纽约市的精英高中不仅是纽约市最好的高中,还跻身全美最好高中前100名之列。 据Patch报道,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最新发布的“最好高中”年度排名中,纽约市皇后区秋园小丘(Kew Gardens Hills)的汤森哈里斯高中(Townsend Harris High Schoo…

    2024年7月25日
  • 郑强东京大学亚洲第一

    通过对全球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可以发现,凭借着坚实的经济基础,欧美国家的高等学府有着极高的办学水平,多年以来,常春藤联盟等欧美院校也成为了全球顶尖人才的向往之处。 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受战争等负面因素的影响,整个亚洲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均有所欠缺,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今,亚洲各国高校的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而关于亚洲最强高校究竟应当花落谁家,也有着许…

    2024年11月1日
  • 澳洲大学四大排名榜

    澳洲八大(Group of Eight,简称Go8)作为该国高等教育的领军者,在全球各大排名榜上均表现出色。因此,本文将从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以及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四个维度,详细探讨澳洲八大的最新排名情况,并对比中国部分顶尖高校,以期为有意留学澳洲的学子提供择校参考。 一、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墨尔…

    2025年5月30日
  • 世界最顶尖的前20名大学

    世界大学权威排名200强—最新四大排行榜加权平均综合排名数据一览。 全球共有4.5万所大学。其中,进入前1000名叫世界知名大学,进入前500名叫世界高水平大学,进入前200名叫世界高水平前列大学,进入前100名叫世界一流大学,进入前50名叫世界顶尖大学。世界500强大学,约占全球的1.2%;世界200强大学,约占全球的0.48%;世界100强,约占全球的0…

    2024年11月27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