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卡里利亚大学

来源:生命时报微信

无论是运动健身,还是学习备考,「能量饮料」近些年频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场景中。

有些人将其视作蓄能的营养饮品,还会与其他饮品混着喝。但一项新研究发现,能量饮料与酒精饮品混在一起喝,会损伤大脑认知功能。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能量饮品的适用人群,并告诉你为什么不能多喝。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营养师 石正莉

能量饮料、酒精混着喝,伤大脑

近日,一项由意大利卡利亚里大学研究团队发表于国际期刊《神经病理学》的研究发现,能量饮料与酒精混合饮用,可能永久影响大脑中海马体的可塑性,导致长期的认知功能损害。对青少年来说,这种影响更大。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行为测试、生理测试和脑部扫描,分析了酒精、能量饮料、酒精+能量饮料对青少年大鼠模型中海马可塑性的长期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从青春期到成年期,能量饮料会对生物体产生长期的行为影响;

由于能量饮料会导致酒精中毒的主观感知降低,会让人不自觉地多喝,增加酒精中毒风险;

青春期饮用这些饮料,会导致海马体可塑性发生长期变化,如认知能力受损、记忆受损、行为障碍等,即大脑能力骤降。

能量饮料为什么不能多喝?

酒精对身体的伤害毋庸置疑,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曾指出,安全的饮酒量为0。然而,不少人对于功能饮料仍存有认知误区,将其当作普通饮料或提神醒脑、恢复体力的饮品。

现行的国家标准中,其实没有“功能饮料”这个类别,它的学名叫“特殊用途饮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能量饮料

添加了营养素和其他特定成分,包括单糖(葡萄糖、果糖等)、B族维生素、牛磺酸、咖啡因等,能为机体补充能量,或加速能量释放和吸收的制品。

2

运动饮料

添加了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其营养素构成和含量能适应运动或重体力活动人群的生理特点,能为机体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营养素可被迅速吸收。

3

营养素饮料

添加适量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以补充机体营养需要的制品。

4

电解质饮料

添加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其他成分,能为机体补充新陈代谢消耗的电解质、水分的制品。

功能饮料的首要受众是运动员以及其他高体力劳动者,目的在于补充水分、电解质、能量,提高运动和工作表现。

但这类饮料现在越来越受普通人的青睐,尤其是年轻人,甚至不少儿童,由于对功能饮料并不完全了解而当普通饮料喝,有些人还误以为其有利健康。

事实恰恰相反,能量饮料中有一个被忽略的成分——咖啡因。数据显示,每240毫升功能饮料中含咖啡因70~316毫克。随着社交媒体、广告等的大力宣传,能量饮料开始频繁出现在普通人的日常饮食中,尤其是12~34岁年龄段的人群。

不少临床病例和科学研究指向了一个事实:因为大剂量咖啡因,以及其他提取于植物的兴奋剂的存在,无论是短期大剂量,还是长期大剂量喝能量饮料,都可能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胃肠道系统的不良反应,比如心悸、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痉挛、焦虑等;极端情况下,还可能导致死亡。

喝能量饮料,别超过这个安全限量

长期盲目喝能量饮料,可能造成失眠、高血压、心率异常等问题。因此,喝这类饮料有几个安全提醒:

中高强度运动后喝

普通成年人如果能保持少量、低频次的节奏摄入能量饮料,是相对安全的,而且最好选择中、高强度运动后再喝。

不能与酒精饮品一起喝

不要混合酒精,睡觉前6小时内不要喝。

很多人其实不适合喝

特殊人群最好完全规避能量饮料,或者咨询医生、营养师等专业人士后,确定安全剂量后再摄入,包括儿童、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妇女、咖啡因敏感者、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患者。

需要提醒的是,除能量饮料外,不含咖啡因的功能饮料也并非绝对安全,因为很多产品中含大量简单糖,如蔗糖、果葡糖浆等。

普通人的生活节奏不会大量脱水,也不会大量消耗营养储备,所以只要保证饮水充分、膳食模式健康,就能满足身体需求,不需要通过饮料额外补充。

相反,在身体不缺乏的情况下大量喝这些饮料,糖、能量摄入超标风险大大增加。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6104.html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0日

相关推荐

  • 欧洲前十大学

    根据2025年QS欧洲大学排名,以下是欧洲大学的前十名: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瑞士) 帝国理工学院(英国) 牛津大学(英国) 剑桥大学(英国) 伦敦大学学院(英国) 爱丁堡大学(英国) 曼彻斯特大学(英国) 伦敦国王学院(英国) 巴黎科学艺术人文大学(法国)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 英国在本次排名中表现尤为突出,占据了前十名中的七个席位。瑞士也有两所大学进…

    2025年4月17日
  • 桂林电子科技大(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广西重点建设大学。 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四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入选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广西唯…

    2023年10月12日
  • 法国综合理工学校

    全球城市排名生活质量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于今年6月发布了最新的全球城市指数(Global Cities Index)。该指数从经济、人力资本、生活质量、环境和治理五个不同类别对全球1000个大型城市进行了评估。 其中,在“生活质量”这个类别下,两所法国城市进入全球前10:格勒诺布尔和南特。其中,格勒诺布尔更是荣登榜首,成为全球…

    2025年6月19日
  • 土耳其首都(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

    单纯从知名度上说,伊斯坦布尔远强于安卡拉,即便土耳其已经定都安卡拉将近百年,人们提起土耳其的第一印象仍旧是伊斯坦布尔。与安卡拉相比,伊斯坦布尔的历史积淀和战略位置太重要了,但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时,凯末尔选择了人口不过1.5万人的安卡拉作为新国家的首都,拥有1600年建都历史的伊斯坦布尔却最终落选。那么彼时的土耳其究竟出于何种考量,将伊斯坦布尔这座历史…

    2023年9月13日
  • 上海落户海外大学名单

    这两年留学生毕业后回国考公、考编越来越多,所以大家对于定向选调接受的名单也格外关注。这种现象背后既有理性计算的合理性,也折射出全球劳动力市场的深层矛盾。 大家都说留学的尽头是考公?的确,越来越多留学生将考公纳入职业规划,而地方政府选调对海外院校的认可标准成为关键。 01什么是选调? 选调,是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

    2025年7月31日
  • 西交利物浦大学是985吗

    获得更多报考信息,欢迎关注我们的今日头条号,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独到的见解,和我们保持亲密的互动,祝各位考生都能花开六月,金榜题名。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学术意识的不断崛起,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考虑高等教育的多元化与多样性。普通高考之外,其实还有很多通向理想高校的路径,如综合评价、出国留学等等。 今天我们想聊一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每年学费88000,如…

    2025年8月21日
  • 俄勒冈大学详细介绍

    俄勒冈州立大学(Oregon State University),创办于1858年,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该校由当时的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亲自主持建立,作为全美国仅有的两所获得政府赠地同时用于参与海洋、航空、能源计划的大学之一而享有独特的荣誉,被誉为 “西海岸的MIT”。据2021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美国国内 66-94 段位,位列世界201-300…

    2025年2月26日
  • 首尔大学在韩国地位

    小 i 导 读 6月4日,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以创纪录的49.42%得票率当选第21届总统。韩国再度出现政权更迭,或将深刻调整和重塑韩国的政治社会生态。中国亚太学会理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春福撰文,深度剖析韩国政治极化的制度性根源及新政府面临的多重挑战。李春福指出,李在明政府将推行"三四五七"战略框架,实施多边自主的…

    2025年7月27日
  • 特朗普的移民政策_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是什么

    美国优先是特朗普上任强调的绝对重要政策之一。在这个指导原则下,无论内政外交,特朗普必须要把美国利益推向极致,让移民靠边站的政策就是一个最好体现。从筑墙令开始,特朗普上任后的移民政策尽管伴随各种声势浩大的反对声音,但移民政策的一步步收紧并不令人意外。 美国智库“移民政策研究所”发布的报告《特朗普统治下的美国移民政策:深刻的变化和持久的影响》认为,特朗普上任以来…

    2024年3月20日
  • 芝加哥大学排名qs排名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份最新的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榜单,涵盖了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高校。这份榜单不仅包含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知名学府,还有来自中国大陆的5所高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顶尖学府吧! 2025QS世界大学排名50强 1麻省理工学院 2帝国理工学院 3牛津大学 4哈佛大学 5剑桥大学 6斯坦福大学 7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瑞士联…

    2025年9月9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