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名单…
每年,它都准时出现,上面写满了全世界大学的名字。
对于很多人,这只是一份印着文字的纸,或者手机屏幕上滚动的数据。可对于另外一些人,这里面的每一个名字,每一个数字,都牵动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今年,这张名单又来了,带着熟悉又陌生的排列。
一个名字,总是固定在一个位置,牛津大学!
已经是第九年了,这个名字和“第一”这个位置绑定在一起。这个事实,没有太多悬念,就是这样。名单上,它就在那里,一个英国的地址,一个全球的位置。
翻动这张名单,总会下意识地去寻找一些熟悉的名字,那些属于我们自己的印记。
找到了!
中国!有十三个名字出现在全球前200的行列里。这个数字不大不小,就是十三个。它们分布在这张长长的名单中,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座校园,无数的人。
视线很容易就聚焦到最前面的位置。
清华大学,它的旁边写着一个数字,12。
北京大学,它的旁边是另一个数字,14。
这两个名字,一前一后,就排在那里,在全球目光的注视下。它们的位置很靠前,在成百上千个名字里,显得很突出。
这仅仅是数字吗?12和14?或许吧。但这两个数字,确实让很多人反复地看,反复地念。它们代表了一种存在感,一种在全球这张“地图”上的坐标。
美国哈佛大学,在第二的位置。
英国剑桥大学,在第三的位置。
第一和第三都来自英国,第二来自美国。这三个名字,很多人都听说过,从小就在书本上,在故事里。现在,它们就印在纸上,用数字标注了自己的位置。它们三个,构成了金字塔的顶端,是这张名单里最头部的风景。
这三所学校,似乎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俱乐部。它们之间的竞争,外人很难体会,只能从这些微小的数字变动中,去猜测里面的故事。
再看中国。
除了清华和北大,还有复旦大学,还有上海交通大学。
它们俩的名字,也进入了前100的范围!
这是一个重要的区间。从几百到一百,是一个台阶。复旦和上交大,就站上了这个台阶,进入了那个由全球一百个名字组成的圈子。
这让那十三个名字的整体分量,显得更足了一些。不只是头部有两个闪耀的名字,在中间位置,同样有坚实的身影。这四个名字,清华、北大、复旦、上交大,常常被人一同提起。现在,它们在这份名单上,也形成了某种队伍。
这个榜单的全名,叫“泰晤士高等教育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
听起来很长,很正式。
可抛开这些,它到底是什么?
它是一面镜子?还是一把尺子?
它把全球的大学都放在同一个平面上,用一套标准去衡量,然后给出一个个数字。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争议,也充满了吸引力。有人信奉,有人质疑,但很少有人能完全忽视它。
因为,它制造了话题,制造了谈资。
它让远隔重洋的学校,有了站在一起被比较的机会。
让我们再回到那个不变的第一名。
牛津大学……
九年,意味着一个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毕业。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世界变化很大,各种事情来来去去。可是在这张名单的顶端,那个名字,几乎没有动过。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是习惯了?还是麻木了?或者,每年看到这个结果时,人们依然会发出一声感叹!
这种稳定,本身就成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守擂”的故事。后面无数的学校,都在努力,都在变化,希望能挑战这个位置。可年复一年,结果都没有改变。
再把目光拉回中国的那十三个名字。
它们是谁?它们在哪里?
除了前面提到的四所,还有其他的九所。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内地高校在世界前200强中的版图。
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城市,一种学术气质。
它们被看到,被注意,被放入全球的框架中去讨论。这件事本身,就比排名数字有更多的意义。它们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全球高等教育这个巨大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
有人会仔细研究这份名单,分析每一个数据的变化,每一所学校的进退。
有人只是扫一眼,找到自己关心的那几个名字,然后就关掉了页面。
有人用它来规划未来,选择自己要去的地方。
有人用它来感慨过去,看看自己的母校,如今在世界上的位置。
名单就是名单。
它冰冷,客观,用数字说话。
但看名单的人,是有感情的。
看到熟悉的名字排在前面,会高兴;看到它的位置下滑,会失落。这种情绪的连接,才是这份名单每年都能引发巨大关注的原因。它不只是一份给教育专家看的研究报告,它早就成了一件公共事件。
这份名单到底是什么?
它是一场全球大学的“年度体检”?
还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智力奥运会”?
或许,它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
它就在那里,数字、名字、顺序……等着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眼光,去读出完全不同的内容来。这,可能就是它最大的魅力吧?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9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