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季又引发家长争论,老李头家门口吹捧南航排第二、贬低沈航中航大的场景,暴露了盲目追捧排名的普遍焦虑。
查了最新数据,2023软科航空航天类高校排名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确实位列第二(全国综合排名第37),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实际排名全国第235(航空航天类第6),中国民航大学全国排名第268(民航类第1)。
三家院校定位本就不同:南航侧重航天器研发,沈航专注通用航空,中航大主攻民航系统——老李头硬拿综合排名踩一踩四,纯属外行较劲。
家长争论时往往忽略关键数据。
南航毕业生32%进入航天科工等军工集团,中航大超65%入职民航系统,沈航在无人机领域就业率连年95%以上。
王大妈家亲戚选沈航是因高考分数够不上南航重点专业,但凭沈航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进了中飞院。
这种错位竞争案例比比皆是,非要把三校拉通比名次,就像拿香蕉和苹果比甜度。
国内航空航天类院校梯队早就有共识。
北航南航属第一梯队搞尖端研发,中航大沈航属第二梯队做特色应用,还有像南昌航空大学这类区域性强校。
去年沈航获评国家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中航大签下民航局35亿实训基地项目——这些实打实的专业建设,可比老李头嘴里飘忽的排名靠谱多了。
真懂行的家长都在查目标院校的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数量、民航系统校招比例。
高校宣传也该背锅。
南航官网把"航天科技集团人才输送基地"挂首页,中航大官网突出"民航局直属"金字招牌,沈航则猛推"东北唯一航空航天大学"称号。这种营销话术传到家长耳朵里,就变成"南航压沈航一头"的扭曲认知。说到底排名只是参考维度,连教育部学科评估都分ABC档,老李头们硬要争个座次实在没劲。
看评论还有人在吵南航该不该排第二。建议翻翻《航空学报》近三年论文作者单位统计,南航发文量仅次于北航,沈航在复合材料领域排进前五。中航大的空管论文被FAA引用次数国内第一。这种细分领域的数据不比综合排名香?老李头们歇歇吧,让孩子按专业选学校才是正经事。
航空类院校的就业壁垒比排名重要百倍。南航优势在航天系统内部招聘,中航大垄断民航系统校招通道,沈航深耕通航企业合作——跨行业就业难度极大。去年某考生放弃南航机械专业去了中航大空管,今年校招直接进白云机场塔台。这种选择可比盯着排名明智多了。真关心孩子前途的家长,该去查目标院校的校企合作清单而不是排行榜。
大学排名看看就得。中航大在民航系统的认可度吊打一堆985,沈航在通航领域人脉网让南航都眼红。老李头吹南航时怕是不晓得,民航招飞体检淘汰率40%,他儿子体重超标压根过不了初检。这种现实差距比排名残酷多了。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9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