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英国高等教育资讯和分析数据提供商Quacquarelli Symonds(QS)公司正式发布了2026 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6)。
本次排名延续学术声誉(30%)、雇主声誉(15%)、师均论文引用(20%)等核心指标,新增"国际学生多样性(ISD)”参考项(暂不计分),覆盖106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所高校。以下是核心看点:
Top 100排名概览
(图片来源:QS官方微信公众号)
我们看到,英美高校延续强势地位,包揽前十名中的八席。其中,麻省理工学院连续14年蝉联榜首;帝国理工学院稳居全球第二,创英国高校历史最佳;斯坦福大学跃升三位至季军,成为前十名中进步最显著的顶尖学府。
而非英美院校仅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第7)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第8)跻身第一梯队。
亚洲势力表现抢眼。香港大学飙升至第11名(上升6名),创亚洲高校历史新高;南洋理工大学稳居第12名,凸显亚洲高等教育竞争力持续提升。
主要国家/地区表现深度解析
美国:
我们特将2025 US News美国T14法学院所属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的表现总结整理如下表:
我们看到,美国T14法学院所属大学中,有11所高校的QS排名位列全球前50,综合实力十分强劲。
具体来看,除了进入全球前10的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外,表现最佳的是分别位列全球第13和第15名的芝加哥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表现同样十分亮眼,占据全球第17名;耶鲁大学位列全球第21名;哥伦比亚大学来到全球第38名;西北大学前进至全球第42名;密歇根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别位列全球第45、46名。
纽约大学跌出全球前50,此次位列第55名;杜克大学则排在全球第62名,依然未能跻身前50;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位列全球第68名;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位列全球第167名;首次冲进T14的范德堡大学全球排名并不算亮眼,位于第250名;弗吉尼亚大学和乔治城大学在排在全球第275名和285名,但相较去年均有所提升。
英国:
英国高校迎来复苏,共有17所入围TOP 100,相较于去年的15所有所进步。
头部院校中,帝国理工学院连续两年压制牛津剑桥,稳居全球第二;牛津大学(第4)、剑桥大学(第6)虽微降1位,仍保持顶尖地位。
中游院校呈现剧烈波动——伦敦国王学院飙升9位至全球第31名,成为英国涨幅最高学府;谢菲尔德大学(↑13至92)、诺丁汉大学(↑11至97)强势回归百强;而爱丁堡大学和LSE排名均有所下滑,分别位列全球第34名和第56名。
中国香港:
香港地区实现历史性突破,5所高校稳居全球百强,且整体排名显著提升。香港大学飙升6位至全球第11名,首度触摸全球顶尖学府门槛;香港中文大学(↑4至32)、香港科技大学(↑3至44)、香港理工大学(↑3至54)均稳步上升;香港城市大学虽微降1位至第63名,但其"教员论文引用"指标高居亚洲第一。更值得瞩目的是,香港都会大学首次进入排名体系,成为香港首间上榜的自资大学。
中国内地:
(图片来源:QS官方微信公众号)
中国大陆高校延续崛起势头,此次进入QS世界大学排名的高校数量位列全球第三,有72所高校上榜,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其中32所(45%)高校的排名较去年有所提升。
共5所中国大陆高校进入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其中,北京大学稳居全球第14位(亚洲第三),清华大学上升3位至第17名,复旦大学飙升9位跻身全球前30(第30);进入全球前50的还有上海交通大学(第47)和浙江大学(第49)。
此外,还有4所高校进入全球前200,分别是:南京大学(第10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132)、同济大学(第177)和武汉大学(第186)。其中,南京大学的排名提升最多,从全球第145位跃升至103位。
律政观点
中国内地高校在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持续展现强劲发展态势,多所院校全球位次显著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榜单头部阵营依然由美英顶尖学府主导,这些院校凭借深厚的教学资源积累、学术研究实力及国际影响力,持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对于留学申请者而言,综合排名可作为院校选择的参考维度之一,但需结合具体专业排名进行综合判断——例如法学领域申请者更应关注学科专项排名,因其更能反映特定领域的教学质量。需知任何排名体系均受评估指标与方法论变动的动态影响,建议申请者理性分析数据,结合自身发展规划做出最优选择。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9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