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插班生名单出了,40人录取上海大学占16个,连计算机学霸都转去学生物,这波操作值不值?
扩招六成也难消名校焦虑,学历内卷快把211逼成高考复读班了!
今年扩到40个名额算惊喜,可分数线还是高得吓人。
哲学人工智能双学位要379分,热门专业转冷门的更拼——上大计算机绩点前10%的学生,转头扎进复旦环境科学。
贴吧早吵翻了,有人说浪费专业优势,可人家赌的是复旦文凭的含金量。
毕竟普通企业筛简历,985title就是比211多撑三秒。
上海大学今年16人上榜太扎眼。
仔细看名单,连华理、东华这些211的都来挤,同济3.9绩点的大神宁愿降转专业也要来。
插班生早成了上海高校的隐形战场,大一刚入学就备考,图书馆通宵的怕是比考研党还拼。
上大被戏称"复旦预科班"不是没道理,去年他们插班生录取人数就占全市三成。
新增的智能力学和哲学AI专业算亮点,可核工程、历史学这些冷门占了大半。有考生私下吐槽:冲着智能科学报的名,结果调剂到生物医学工程。但更多人认命——能挤进复旦围墙,专业冷热早不是首要考量。毕竟普通本科的校招季,复旦摊位前永远排长队。
名校情结年年催生插班生热,可40个名额背后是2000多人报名。当211学霸们争当"二次高考"卷王,或许该想想:用冷门专业换的985标签,真能跑赢四年后的就业战场吗?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0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