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校教育改革

1 德国职业教育的演进历程:从手工业传统到双元制成熟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深刻反映了其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变革需求,其演变历程可划分为四个具有显著特征的阶段,每个阶段都为后续应对工业4.0奠定了基础:

1.1 手工业传统与制度萌芽(19世纪前-20世纪初)中世纪行会制度:德国职业教育最早可追溯至中世纪的手工业行会制度,学徒在师傅指导下通过“边看、边学、边做”的方式掌握技能,这种实践导向的培训模式为后来双元制职业教育埋下了基因种子。学徒期通常持续3-7年,期间学徒与师傅同吃同住,形成全人教育模式,不仅学习技术,也接受职业道德和社会规范熏陶。工业革命推动制度化:19世纪后期,伴随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传统手工业培训已无法满足新兴工业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1883年,普鲁士王国颁布《手工业保护法》,首次确立了企业培训的法定地位;1897年的《手工业法庭法》进一步规定手工业协会负责监管学徒培训,这标志着职业教育开始从纯民间传统走向公共治理。双轨雏形初现:20世纪初,德国开始出现职业学校义务制,1906年萨克森州率先要求企业学徒必须接受义务职业教育,形成了“一周工作场所培训+一天职业学校学习”的模式,这种企业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形式成为现代双元制的雏形。1.2 双元制确立与体系化(20世纪50-70年代)战后经济重建需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重建面临技术工人严重短缺的困境。1969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BBiG)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法案首次明确定义“双元制”,规定职业教育由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承担,并明确行业协会作为监管主体的权责。标准化与体系化建设:这一时期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职业培训标准,每个被国家认可的培训职业都须制定《职业培训条例》,明确规定培训时长、技能目录和考核要求。同时,跨企业培训中心(Überbetriebliche Berufsbildungsstätte)作为补充机构出现,解决中小企业培训资源不足问题,形成“企业+学校+跨企业中心”的三支柱模式。社会认同机制形成:双元制毕业生可获得全国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工匠师傅Meister),其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与大学毕业生形成“等值不同类”的关系。这种普职等值的制度设计使职业教育成为青年人的主流选择之一,20世纪70年代鼎盛时期超过70%的适龄青年选择职业教育路径。1.3 能力本位转向与国际化(20世纪80-2000年代)能力导向改革:面对全球化竞争加剧,德国职业教育开始从专业技能传授转向综合职业能力培养。20世纪80年代引入“行动导向教学”(Handlungsorientierter Unterricht),强调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培养学员的计划、实施、评估等完整行动能力。欧盟资格框架整合:1999年博洛尼亚进程启动后,德国积极参与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系统(ECVET)建设,将国内职业资格等级与欧洲资格框架(EQF)对接。2005年引入的《德国资格框架》(DQR)将工匠师傅(Meister)证书定位为第6级,与学士学位等值,进一步强化了普职融通。双元制高等教育创新:伴随知识经济兴起,德国部分应用科学大学(FH)开始试点“双元制大学课程”,学生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每周3-4天在企业实践,1-2天在大学学习,毕业同时获得学位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这种模式满足了高端技术岗位对理论实践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至2010年全德已有超10万学生参与。1.4 数字化转型准备阶段(21世纪初-2013年)国家信息化战略布局:2006年德国联邦政府推出《高科技战略》,首次将“数字教育”列为国家优先发展领域。2010年更新版战略明确提出“通过教育迎接数字化挑战”,职业教育信息化项目获得专项资助。职业重构机制形成:针对信息技术革命,德国建立了动态职业监测与更新机制。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BIBB)牵头每三年修订一次《职业培训条例》,2011年对IT系统电子员、信息技术专员等数字化相关职业进行全面重组,新增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技能模块。企业培训数字化转型先行:大型工业企业率先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培训实践。例如,博世集团2012年在其跨企业培训中心建立“虚拟装配实验室”,学徒通过增强现实(AR)技术模拟复杂设备维修,缩短了40%的技能掌握时间。

表: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及特征

时期

核心制度

教学导向

典型职业

社会功能

手工业时代

行会学徒制

经验传承

铁匠、木匠

维持行业标准

双元制确立期

《职业教育法》

技能标准化

机械技工、电工

支撑工业重建

能力本位期

欧盟资格框架

行动能力

机电技师、商务助理

适应全球化竞争

数字转型期

职业教育4.0

数字能力

IT系统管理商务员

驱动智能升级

2 工业4.0的战略内涵与教育挑战: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

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正式提出“工业4.0”国家战略,这不仅是技术范式的变革,更是对劳动力素质的系统性升级要求,职业教育由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2.1 工业4.0的核心特征与人才需求转型

工业4.0的本质是通过信息物理系统(CPS)实现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其核心特征体现为三个维度的变革:

生产模式智能化: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工厂实现从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控制的转变,生产线具备自组织、自优化能力。如西门子安贝格工厂通过数字化双胞胎技术,将产品不良率降低至0.001%,同时产能提升8倍。这种变革要求技术工人从设备操作者转型为系统监控者与异常处理专家。产品服务融合化:“产品即平台”理念催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宝马集团通过联网汽车收集用户数据,提供实时导航、预警等增值服务,服务收入占比从2010年12%升至2020年34%。这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跨界整合能力,如机械工程师需理解数据分析,IT人员需掌握设备原理。定制生产规模化:依托柔性制造系统,工业4.0实现大批量个性化生产。阿迪达斯“速度工厂”(Speedfactory)可在48小时内完成从设计到交付的全流程,单品成本仅增加10%。这种模式要求技术工人掌握快速重构技能,能够根据订单需求调整产线参数。2.2 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革

工业4.0对就业结构产生“极化效应”,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BIBB)2015年预测:

岗位创造与消失并存:到2025年,德国将新增43万个数字化相关岗位,主要集中在数据分析、人机协作设计、智能制造工程等领域;同时消失49万个传统岗位,如基础金属加工、简单装配等重复性工种。技能错配危机加剧:德国工商大会(DIHK)调查显示,2016年约78%的制造业企业面临“合格技术工人短缺”,其中工业机器人运维、数字化生产管理等新兴岗位缺口率达62%。这种错配源于职业教育培养周期(3-3.5年)与技术迭代速度(1-2年)的矛盾。能力结构根本重构:工业4.0要求劳动者具备“T型能力结构”——垂直维度的专业技术深度与水平维度的跨领域协作广度。如汽车机电技师除掌握传统机修技能外,还需具备车联网安全维护、用户数据隐私管理等复合能力。2.3 教育供给端的适应性挑战

面对工业4.0的冲击,德国职业教育体系暴露出多重结构性矛盾:

生源数量与质量双降:2014年德国职业教育新生注册数降至52万,较2013年减少1.4%,为两德统一后最低值。同时,选择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比例首次超过职业教育,达51.2%。更严峻的是,企业反映新学徒的数学基础、抽象思维等关键能力显著下滑。教学资源更新滞后:联邦职教所(BIBB)调查显示,2015年仅28%的职业学校配备工业级CAD/CAM软件,15%拥有物联网实训设备。跨企业培训中心的设备老化率高达60%,无法满足工业4.0培训需求。师资队伍转型困境:职业学校教师平均年龄48.5岁,仅32%具备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教学能力。企业培训师多来自传统技术背景,数字素养不足成为制约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3 职业教育4.0的体系构建:系统性回应工业4.0

为应对上述挑战,2016年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与联邦职教所(BIBB)联合启动“职业教育4.0”战略框架,通过目标重构、课程创新、师资升级三位一体的改革,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全面转型:

3.1 培养目标转型:从单一技能到数字能力与跨领域素养

职业教育4.0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备“数字化生存能力”的新型技术人才,其能力模型包含三个维度:

数字专业能力(Digital Fachkompetenz):要求掌握智能设备操作、数据流分析、系统故障诊断等硬技能。如工业机械师需具备预测性维护系统(Predictive Maintenance)的配置能力,通过传感器数据预判设备故障。数字方法能力(Digitale Methodenkompetenz):强调人机协作设计、虚拟团队管理、敏捷项目管理等软技能。如梅赛德斯生产线引入协作机器人后,技术工人需掌握任务分配算法优化,合理划分人机工作边界。数字社会能力(Digitale Sozialkompetenz):涵盖数据伦理判断、网络安全责任、用户隐私保护等素养。德国工商业联合会(IHK)将“数字伦理章程”纳入所有职业的考核标准,要求从业者理解技术应用的社会影响。3.2 课程体系重构:职业重组与学习模式创新

为适应工业4.0需求,德国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性重构:

职业分类重组:BIBB主导完成四类IT职业的全面更新:数字化管理商务员:新增智能制造系统协调模块,聚焦生产数据流优化IT系统管理商务员:强化工业云安全、边缘计算等技能信息技术专员:融入机器学习基础、预测分析能力IT系统电子员:增加物联网设备集成、传感器网络构建内容学分银行与国际认证:实施“双证书贯通制”,学生通过“学分银行”积累学习成果,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德国IHK职业资格证书与欧盟数字能力认证(EDSC)。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试点表明,该模式使毕业生在德资企业录用率提升40%。学习环境智能化改造:巴登-符腾堡州率先建成15所“学习工厂4.0”,其特征为:虚实融合实训平台:集成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技术,学员可在虚拟环境模拟设备拆装模块化生产单元:采用可重构工作台,支持小批量定制生产训练实时数据追踪系统:通过射频识别(RFID)捕捉学员操作数据,生成个性化能力图谱3.3 师资队伍转型:双师能力与持续更新机制

职业教育4.0的关键支撑是打造“数字双师型”教师队伍:

能力标准重构:2017年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发布《数字时代的教师》新标准,要求职教教师具备:技术整合能力:将AR/VR、数字孪生等融入教学数据分析素养:解读学习分析系统,优化教学设计终身学习能力:持续更新工业物联网(IIoT)知识多元培训体系:高校职前培养: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开设“职业教育数字工程”硕士,课程含工业数据科学、智能教育装备开发等企业实践浸润:教师每年完成2个月企业研修,如参与西门子“数字企业计划”国际联合研训:与麻省理工(MIT)合作开发“AI+制造”师资课程激励保障机制:下萨克森州实施“数字教学津贴”,通过微认证的教师月薪增加12%;巴伐利亚州建立“数字名师工作室”,资助创新项目开发。4 实施路径与协同创新机制:多维度保障体系

职业教育4.0的有效推进依赖于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通过多维度机制构建完整的支撑体系:

4.1 多部门协作治理模式

为破解职业教育条块分割困境,德国创新性地构建了“整体政府”(Whole-of-Government)治理模式:

纵向联动机制:2014年成立“技职教育联盟”(Allianz für Aus- und Weiterbildung),由联邦教研部牵头,整合16个州政府、工会、行业协会力量。联盟设立“数字化教改基金”,2016-2019年投入7400万欧元支持跨企业培训中心装备升级。横向协调平台:2016年启动“数字契约#D”(DigitalPakt#D),联邦政府承诺五年内提供50亿欧元,支持4万所职业学校的数字基建。项目由BMBF统筹,经济部负责设备标准制定,各州文教厅落地实施。国际资源引入:与欧盟“数字教育行动”计划联动,德国职业院校接入“欧洲数字教育中心”(EDIH)网络,共享芬兰的工业物联网课程、荷兰的虚拟实训平台等资源。4.2 终身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应对技术加速迭代,德国将职业教育延展为覆盖全职业生涯的生态系统:

进阶式资格框架:德国国家资格框架(DQR)设8个等级,形成清晰进阶路径:4级:专业工人(Facharbeiter) → 5级:技术员(Techniker) → 6级:工匠师傅(Meister)/应用科学学士 → 7级:专业硕士(Professional Master)2017年《升级培训法》(AFBG)强化“教育休假”制度,雇员每年享5天带薪学习假。模块化继续教育:企业培训转向“微证书”体系,如博世集团的“工业4.0能力矩阵”:基础模块:工业物联网基础(40学时)专业模块:预测性维护(60学时)、数字质量管理(45学时)领导力模块:智能工厂管理(80学时)在职学习支持政策:实施“继续教育津贴”(Aufstiegs-BAföG),技师进修可获最高15,000欧元补助;“技能奖学金”资助企业骨干赴美进修智能制造。4.3 数字化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

职业教育4.0依托于强大的数字化底座:

智慧学习环境:2016年德国启动“跨企业培训中心数字化计划”,核心建设内容:智能实训设备:3D打印机、协作机器人等工业4.0标准装备混合现实平台:基于微软HoloLens的AR装配指导系统数字孪生系统:虚拟调试软件Plant Simulation开放教育资源:BIBB建设“职业4.0媒体库”(Berufe 4.0-Mediathek),已开发:交互式教材:如《工业数据科学》三维可视化手册情境化慕课:“智能工厂安全”虚拟实境课程智能测评工具:自适应考试系统,实时诊断能力短板数据互联互通:构建“教育数据空间”(Bildungs-Datenraum),实现:学习记录可追溯:实训操作数据存入区块链学分银行能力画像精准化:AI分析生成个人能力雷达图岗位匹配智能化:对接联邦就业局职位数据库4.4 企业深度参与的创新实践

作为双元制的核心主体,企业成为职业教育4.0的关键驱动者:

龙头企业引领:博世集团:2017年投入1200万欧元改造培训中心,开发“数字装配台”(Digitaler Montagetisch),集成传感器实时纠正学徒动作。西门子教育:创建“数字化双胞胎教学平台”,学生可远程控制安贝格工厂设备。中小企业协同:2017年启动“中小企业数字化培训计划”,特色举措包括:共享培训中心:北威州建立8个区域“能力中心”,提供设备租赁虚拟导师系统:通过AR眼镜实现专家远程实时指导模块化微课程:“工业4.0入门”等在线资源免费开放产教融合新形态:深圳与德国合作探索“厂中校”模式,比亚迪在宝安基地设教学区,实现“车间即课堂,师傅即教师”。首期工业机器人班毕业生获德国HWK证书,90%进入德企。

表:德国职业教育4.0的核心举措与实施主体

改革维度

核心举措

主要实施主体

典型项目

投入规模

课程体系

IT职业重组

BIBB、行业协会

信息技术专员标准更新

专业开发275万欧元

教学环境

学习工厂建设

州政府、企业

巴符州15所学习工厂

每所150万欧元

师资发展

数字能力培训

高校、企业研发部

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硕士项目

联邦资助500万欧元

数字基建

校园网络升级

联邦政府、电信企业

DigitalPakt#D

五年50亿欧元

5 成效评估与结构性挑战:改革进程中的得失

经过近十年探索,德国职业教育4.0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其经验与困境对全球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5.1 改革成效初步显现教学质量提升:2019-2024年,德国学生在世界技能大赛数字化类别奖项增长40%,工业机器人项目蝉联三届冠军。双元制大学毕业生在工业软件开发、智能产线规划等新兴岗位就业率超85%。企业创新力增强:职业教育4.0推动德国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率从2016年28%升至2024年67%。隐形冠军企业普遍反馈,经数字化培训的技术工人使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30%,设备OEE(综合效率)提升22%。国际影响力扩展:德国双元制4.0模式已在全球46国落地,包括:中国:深圳建设中德职教基地,培养工业机器人人才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引进IHK考试标准墨西哥:大众工厂复制“学习工厂”模式5.2 内生性矛盾与挑战区域发展失衡:东部地区职业学校数字化设备达标率仅41%,远低于西部的79%。巴伐利亚州生均数字投入达850欧元/年,而梅前州不足200欧元,导致“数字鸿沟”加剧。企业参与动力弱化:提供培训岗位的中小企业比例从2014年23.8%降至2023年18.5%,主因是:成本压力:工业4.0培训设备投入超传统三倍人才流失恐惧:担心培训后员工跳槽至大企业标准滞后:30%职业培训条例未及时更新技术伦理困境:智能教育系统引发诸多争议:数据隐私风险:学习行为追踪涉嫌侵犯隐私算法偏见:AI能力评估系统歧视女性工程学员人文素养弱化:过度关注技术能力忽视社会责任5.3 未来转型方向人本主义转向:2023年BIBB提出“负责任的教育4.0”框架,强调:技术向善:将伦理模块嵌入所有数字课程生态责任:新增“绿色数字技能”认证包容性设计:保障弱势群体数字权利敏捷治理创新:试点“职业云”(Berufe-Cloud)机制:动态职业监测:AI实时分析岗位技能变化快速标准更新:精简条例修订流程至6个月微证书体系:分解职业能力为可堆叠模块全球-本地协同:构建“欧洲数字教育空间”:学分互认:ECVET系统对接区块链存证资源流动:芬兰AR课程、德国双元慕课共享危机响应:跨国数字学院应对供应链重组6 对中国的启示与实践建议:本土化路径探索

深圳与德国的职教合作案例表明,中国正积极借鉴德国经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基于德国实践的经验教训,中国可重点推进以下战略行动:

6.1 战略定位与体系设计顶层设计优化:将职业教育数字化纳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制定“中国职业教育4.0发展路线图”建立“产教融合型城市”认证制度,对先进地区给予财政奖励与政策倾斜标准体系对接:在“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中增设“数字能力账户”,记录AR/VR实训等新型学习成果推动“1+X证书”与德国IHK、欧盟EDSC等国际认证互认区域协同机制:粤港澳大湾区试点“职教数字化共同体”,深圳侧重工业机器人、广州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东莞负责智能制造6.2 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专业动态调整:建立“职业数字画像系统”,实时监测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技能需求变化优先更新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应用等专业标准课程模式创新:开发“双载体课程”:如《智能设备维护》以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平台为教学载体推广“问题导向学习”(PBL):基于企业真实问题(如“降低数控机床能耗”)设计教学项目学习环境升级:建设“5G+智能实训基地”,集成:虚实融合工场:数字孪生系统模拟设备拆装柔性产教融合线:可重构生产线支持小批量教学产品生产数据驾驶舱:实时分析学生操作数据6.3 师资队伍与校企协同教师能力再造:实施“技术教授”计划:引进企业专家担任产业导师,待遇对标正教授建立“双岗互聘”机制:职业院校教师每年赴企业实践2个月,企业工程师兼任专业教师企业深度参与:落实“教育费附加减免”政策:企业投入职业教育4.0项目可抵免30%税费推广“教学工厂”模式:如华为-深圳职院共建“工业4.0认证中心”,联合开发智能传感器课程数字化资源开发: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数字资源中心”,汇聚:虚拟仿真资源库:智能制造工厂VR场景典型项目案例库:工业互联网实施案例能力测评工具库:数字技能自适应测试系统6.4 制度保障与文化构建法律政策支持:修订《职业教育法》,明确“企业数字化教育投入”的强制性要求制定《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条例》,规范数据产权、隐私保护等经费投入机制:设立“职业教育数字化专项债券”,募集社会资本投入智能实训基地建立“绩效导向拨款”:学校数字技能达标率与财政拨款挂钩文化生态营造:举办“全国数字技能大赛”,设置工业机器人运维、数字工厂设计等赛项实施“大国数字工匠”评选,提升技术人才社会声望

德国经验表明,工业革命与教育变革始终是相互交织的双螺旋。工业4.0与职业教育4.0的互动关系,揭示了技术变革与人类发展的深刻命题:在智能化浪潮中,人不仅是技术的使用者,更应是技术伦理的守护者与价值方向的定义者。中国职业教育在拥抱数字化的同时,需立足“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构建技术赋能与人文涵育相融合的新型教育生态,方能为制造强国建设筑牢人才根基。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0953.html

(0)
上一篇 2025年8月14日
下一篇 2025年8月14日

相关推荐

  • 多伦多墨尔本大学有哪些

    1-10名 1. 麻省理工学院,位于美国 2. 帝国理工学院,位于英国 3. 斯坦福大学,位于美国 4. 牛津大学,位于英国 5. 哈佛大学,位于美国 6. 剑桥大学,位于英国 7.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位于瑞士 8. 新加坡国立大学,位于新加坡 9. 伦敦大学学院,位于英国 10. 加州理工大学,位于美国 11-20名 11. 香港大学…

    2025年8月22日
  • 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申请要求

    芝加哥大学是美国著名的私立大学,在全球享有盛誉。作为一所顶尖的名校,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申请条件也十分严格。以下是该校研究生申请的基本条件: 1.学历要求 申请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项目,需要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在申请时,需要提交学位证明和成绩单。 2.成绩要求 芝加哥大学对申请者的成绩要求非常高。在本科阶段,申请者需要有一个很好的成绩单,包括优秀的绩点和出色的排名…

    2025年10月15日
  • 出国劳务信息(出国劳务信息网站)

    成都海聘劳务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成都天府新区中交国际中心9-911 出国咨询电话:18梁180总监044110 1818微0044信110 签证类型:工作签证 工作地点:墨尔本、悉尼 招聘职位: 建筑工(细木工、瓦工、瓷砖工、钢筋工、水电工、油漆工、抹灰工、焊工、架子工、厨师、钳工、通风工、水暖工、管工、铆工、打桩操作工等)小工、工程车司机 (翻斗车、挖掘机…

    2023年11月4日
  • 冶金工程排名_冶金工程排名全国大学

    世界钢铁协会发布了《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21》报告,报告对全球钢铁产量等主要指标进行了介绍,同时也发布了全球50强主要钢铁生产国/地区和全球50强钢铁公司。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以10.64亿吨粗钢产量蝉联榜单第一名,尤其是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也以1.15亿吨产量成为全球第一大钢铁公司。下面分别介绍世界各国钢产量具体情况如下: 一、中国(钢产量百万吨:1064.8)…

    2024年3月25日
  • 曼谷大学研学活动方案

    6月30日—7月3日,来自泰国兰实大学的15名留学生在贵州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以下简称农资系)圆满完成了为期四天的研学活动。本次活动以“农业资源与环境”为主题,通过专业课程与沉浸式研学,引导泰国学生深入了解贵州大学在贵州现代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实践经验,切身感受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的创新活力。 理论深耕:奠定学科基础 活动开展前两日组织…

    2025年9月2日
  • 中国比较认可的世界大学排名

    首先感谢小伙伴的阅读,欢迎大家进行点赞、关注、收藏。小编在此也祝大家日进斗金、财源滚滚。 \r U.S.News全球最佳院校排名新鲜出炉,内地TOP30高校榜单来了!看看你的母校有没有上榜,选校、择业参考不迷路,数据权威,信息实用,赶紧收藏吧! \r\r\r\r\r\r 无论排名如何,每一所高校都有独特的价值。\r榜单只是参考,成长靠自己努力。愿每位学子都能…

    2025年8月27日
  • 意大利私立大学排名

    意大利高校哪家强? 还得看本土排名: 最权威的意大利高校排名 CENSIS排名简介 Censis( 意大利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是意大利一家知名的社会经济研究机构,该排名在意大利已经连续25年出版,其发布的大学排名在意大利具有较高影响力。 2025年7月17日,意大利Censis大学排名2025/2026 年度版正式公布。这份新的年度排名涵盖意大利公立及私立大学…

    2025年8月8日
  • 英国时尚管理专业排名_

    近些年,随着时代的更迭,时尚潮流的不断冲击,越来越多的学生将目光投向了时尚行业,英国作为时尚前沿的领军者,拥有着众多知名时尚品牌。例如:BURBERRY、PAUL SMITH、LEE COOPER等等。同时伦敦更是时尚之都,因此,英国是学习时尚管理专业的最佳之地,那么,留学生该选择哪些英国大学呢? 接下来,就随立思辰留学小编来看看英国时尚管理专业最强的十大名…

    2024年4月29日
  • 特拉维夫大学博物馆

    来源:【冰城+】 “藏于闹市,隐于深巷”。在哈尔滨市道里区经纬四道街普通居民楼中,隐藏着一座114年前的豪华私邸。历经百年风雨,这幢仿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典雅依旧。 走过8根粗壮廊柱托起的高大拱形门洞,一排巨大科林斯柱首先映入眼帘。青灰色的古朴色彩、花瓶式的栏杆造型、柱顶檐下的白色花饰……简洁又富有变化的厚重外观,令这幢建筑难掩岁月沧桑与神秘过往。拾阶而上,推…

    2025年8月23日
  • 全国唯一没有985和211大学的省份

    河北为什么没有985、211? 河北是全国唯一一个既没有985也没有211大学的省份。我就想问一下是河北高考人数不够多还是河北的题不够难?根据数据统计,河北省内共有124所大学,其中本科院校有61所,专科院校有63所,但就是没有一所985、211。 有人说怎么没有?华北电力不是在保定吗?它可是211,在保定是没错,可华北电力是教育部直属大学,不归河北管,人家…

    2024年9月11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